查看原文
其他

《北大法律评论》2021年学术研讨会暨专题征稿

pkulawrev PKULAWREVIEW 2022-03-25

《北大法律评论》

2021年学术研讨会

法学研究中的多学科交叉与对话


一、主题介绍

        

    社会的飞速变革孕育了瞩目的成就,也诱发了大量的问题。由于许多新问题难以被归入既有单一学科的视域,缺乏成熟的化解机制,解决起来便容易感到棘手。作为一个复杂的、多层结构的开放系统,法学学科面对着类似的状况。部门法的人为划分虽提高了体系思考效率,但却阻碍了研究者对具体问题的理解与分析。在这种情况下,破除学科障壁、促成学科交叉对话就成了推动法学研究发展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必由之路。尤其是在面对下述当前较为重要的问题与挑战时,学界更需要通过多学科交叉对话的方式进行深入探索。


  • 法秩序统一原理的司法适用。

    法秩序统一原理已逐渐成为法学界共识,言说的重心已从违法性等基础理论延伸到确实有助于司法实践的规则、框架与逻辑。然则,虽然以统一的共识相称,但任一学科都有扩张至宇宙万物的野心。法律部门之间“治理手段”扩张适用,冠以“积极”之名、或称“不完善”之理,但在扩张疆土之时,学科交叉的边境却仅有“法秩序统一”一杆司令官,麾下部将鲜见请缨。现如今恰是求贤若渴之时:积极刑法观推动下的轻罪体系建立,如何与行政处罚相协调?认罪认罚从宽中是否伴有契约精神?《民法典》视野下,其他法律部门的实体认定会发生什么变化?有鉴于此,我们需要从实践精神和本土意识出发,探究我国法律体系如何从静态走向动态、从书本走向乡土、从原则走向规则。

  • 司法制度的实践状况、运行机制与实际影响。

    作为法治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司法制度与各学科、领域发生着紧密的勾连,是学科交叉的“前沿阵地”:在法治系统内部,它关系到法律法规的具体落实状况,裁判的方式、过程和效果,司法组织机构的职能划分与权责分配;而在法治系统外部,它又与自身所处的时空、结构、各类主体发生着多样的关系。并且,实践中的司法制度并不处于真空之中,而是被鲜活地运行和发展着。以至于如果不能细致观察、描述和分析其具体实践现象,我们就难以准确地理解和研究它。因此,司法制度的经验研究尤为重要。二十年前,《送法下乡》开辟了这一进路。二十年后,我国司法制度的实践步入深水区,其所面临的问题与麻烦也变得更为复杂。面对着大量当前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以经验研究的方法来观察看待当前的司法制度实践,也就变得更有现实意义。

  • 合同作为跨法域的概念。

    在民商事领域中,凝聚共识、减轻交易成本的合同可以提升个体福利与整体福祉,是得到广泛应用的交易工具。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对合同之认识的加深,在其他部门法中,也出现了对合同概念的技术移植。比如,行政法领域的行政协议,诉讼法领域的诉讼契约、证据契约,知识产权中的专利许可合同等,都是部门法在移转合同概念的前提下结合自身知识进行的修正。而由此引发的跨法域解释问题,也常常需要研究者综合运用几大部门法的专业知识,以广阔的视野兼采众长。

  • 平台经济的治理问题。

    平台本质上是市场的具化,是时代的创新和滋生创新的母体。平台经济作为极具影响力的新兴经济业态,具有其特有的内生力量和运营逻辑。其在优化经济运转组织形态、激活闲置社会资源、加强供给侧与需求侧互动、激发经济个体的创新力和创造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之而来的数据风险、个人信息保护失范、垄断滋生、知识产权侵权、税制调控与金融监管缺位等问题逐步导致消费者福利减损,甚至影响市场竞争秩序。随着平台规模的不断扩大,平台经济治理成为监管的核心领域。为此,有必要聚焦平台经济治理热点议题,结合全球平台经济政策发展的最新动态,从不同维度和交叉学科的视角对平台经济治理予以探究思考。

  • 帝国、国际关系与国际法。

    自天下秩序遭到西方普世主义挑战,应以何种态度如何对待西方殖民秩序及其遗产的问题,便横亘在研究者心头。全盘西化与全盘抵制自然皆不可取,认真清理先前西方帝国与国际法秩序的遗产,并在其基础之上实现中国对世界秩序建构的积极参与,才是学术自信之共同体应为之事。为此,充分利用政治学、历史学等学科的工具,以问题为导向,恢复西方帝国治理的法律技术与国际法建构过程便意义重大。在当前国际背景下,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不断提升国际规则制定的话语权是我国涉外法治建设的基本立场。需要尝试通过国际法话语体系,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与国际经贸规则变革,设定国际议程以塑造新的国际秩序的价值基础和运行规则,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


    基于此,我们拟以“法学研究中的多学科交叉与对话”为主题举办学术研讨会,参会稿件或专题投稿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主题:

    1. 法秩序统一原理的司法适用

    2. 司法制度的经验研究

    3. 合同作为跨法域的概念

    4. 平台经济治理的多维度和交叉学科视角分析

        (1)数据治理、个人信息保护与国际竞争规则

        (2)知识产权与反垄断

        (3)法学与经济学交叉视角下的平台创新与算法治理

        (4)平台治理的财税法维度

        (5)平台治理的金融法维度

    5. 帝国、国际关系与国际法

        (1)帝国治理的法律技术

        (2)涉外法治建设与国际规则重构


二、会议形式与安排

    本次会议的各主题将以“主报告-评议”的形式进行。各主题将选出1-2位报告人作主报告,2-3位评议人在提前阅读报告的基础上撰写书面评议意见,并现场对报告作出评议、展开讨论。我们将从报告论文及其评议文章中择优录用,刊载于《北大法律评论》第二十三卷。

    

    本次会议定于2021年11月14日(周日)举行,具体议程和会议地点将于会前一周内发布,敬请关注本刊官网和官微。

    

    有意参会者请于11月4日(周四)24:00前提交论文,短期内无法提交完整论文的专家学者可在联系编辑部同意后,先行提交较为详细的发言提纲。提交论文与会务联系方式:pkulawrev@gmail.com

    

    投稿时请修改邮件标题和附件文件名为“会议投稿-主题序号-姓名-文章标题-联系电话”。(示例:会议投稿-5.1-张三-《XXXXXXXXX》-18812345678)

    

    我们将为受邀请的嘉宾安排食宿,并报销交通费与住宿费。




《北大法律评论》编委会

2021年10月13日


欢迎关注《北大法律评论》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