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长沙刘蓉芳老师《丝绸之路》历史微课赏析

王珏 学习科学与技术研究 2022-07-02

2017/7/26晚,在王珏老师的cctalk直播群中,针对长沙长郡中学刘蓉芳等老师制作的历史微课《丝绸之路》进行了研讨。


首先请欣赏刘老师的精彩微课: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c0530gqct9j&width=500&height=375&auto=0


在网络交流中,刘蓉芳老师介绍了该微课制作的背景、设计思路、制作技术、应用情况、以及心得与困惑,有很多干货。建议微课爱好者扫码观看网络交流实录:



以下是刘老师介绍经验时用的一小部分PPT页面节选,大家一睹为快吧!





刘老师提到的这一点——微课需要在教学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媒体设计”,是王珏老师的原创观点哈,非常荣幸能够被实际运用上、并且取得优异的效果!



刘老师在此非常感慨,PPT其实是老师最实用、最强大的工具,强烈建议大家多学习、多摸索。刘老师自己是一点一点跟着王珏老师的公众号、秋叶PPT的公众号学习的,日积月累,一定会成为一个合格的PPTer。



刘老师在这里特别提到了本公众号交流的另外一个微课中配音所带来的魅力:《Body Parts》微课赏析。很多老师都特别提到了这一点,非常值得一观!


另外,刘老师还传授了一个非常好的经验:到哪里去寻找微课所需用到的背景音乐呢?具体细节请观看直播。



【王珏老师点评:优点】


该微课从教学设计、媒体设计方面都是非常出色的,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微课。


从教学设计上,叙事逻辑清楚,知识组织合理,结构非常清晰,而且特别注重符合新生代学习者的口味,这一点是比较难得的。


从媒体设计上,通过素材的积累、组合,营造了很好的历史情境感。历史(以及很多学科知识),离学生都比较远,单纯的语言、文字表达,很难在学生头脑中唤起生动、鲜明的感受。


而通过恰当的音画呈现,就把这些离学生较远的知识,通过视觉、音乐、老师的讲述瞬间拉近和所有学生的距离。


学生在情境观察、感受中,较容易在大脑中对信息进行全方位的理解和建构、产生原初性的观点,老师要做的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梳理、启发、组织交流、最终引向学科概念体系。


通过知识的“视觉化”、“情境化”、进而促进“情感化”学习,正是微课媒体设计的指针与目标,也是微课的知识传递效果可能超越面授的关键之处。


优秀微课即使是在课堂上播放,也能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和兴趣,也在于此。


【王珏老师的建议】


该微课各方面均比较出色,部分细节之处或可考虑锦上添花。


1、更加有意识地注意“调动学生的思维卷入”


本微课的开头“秦始皇能吃到什么菜”的问题引入是非常好的,很吸引人,让人脑洞大开。



但在此叙事过程中,还有些缺乏对学生思维的有效调动——或者说,还没有调动学生略微思考一下,老师就公布了答案。此时,学生的大脑处在“感知”的状态,需不是思考的状态。


如果在此情境中,有意识地加入一个提问,对思维调动的效果可能会好很多,比如:


“贵为中国的第一个大帝,他的午餐是不是比今天普通百姓要丰富得多呢?老师列出6道菜,请你猜猜秦始皇能吃到几道菜呢?”。


如果可能的话,还可以“装模作样”地给出选项(因为视频中是不可能让学生选择的):1、2、3、4,并略作几秒的停顿。


在引人的、学生熟知的情境中,以及提问的激发下,学生的思维就很容易得到调动。这种“思维卷入”感对于微课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微课缺乏物理上的交互性,但如果我们能调动学习者的思维积极地对知识进行加工,其实效果也是无庸置疑的——百家讲坛、大学的名家报告都是这个套路。


而且,这个问题的答案,就直接为后面的“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这样一个情境+问题,就为这个知识奠定了“意义感”——意义即动机,这一点王珏老师会找机会进一步阐释的。


2、表述中对于情境要注意更彻底的“具体化”


“情境”和“语义”是一对,语义就是学科概念,而要想让学科概念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他自己的“语义网络”,只能借由“情境”由他自己的大脑进行加工。


人的基本认知特点是:从具体化开始,逐步走向语义化。因此强调“情境化”,其基本的要素就是“具体化”、“具像化”。


本微课在大多数地方处理得都很好,个别地方需要注意,比如:



上图中的“良种马”,需要更加具像化,比如:郭靖骑的汗血宝马(来自于西域)——尤其是蒙古马本身也是良种马,就更需要突出强调以避免这种歧义了。



上图中的“官人”、“商人”、“僧人”,是抽象的名词,不容易给学习者留下印象。因为学生作为一个初级入门者,头脑中不可能马上反应出来他所知道的人中,哪些是官人、商人、僧人。老师的语言中只需带出:”官人,如张骞,僧人,如玄奘“,立马会让学生留下一定的印象。


3、进一步增强和揭示信息与人、信息与信息之间的关联


对于大脑来说,信息本身并无意义,信息与人(学生)的关联、以及信息之间的关联,才会使大脑产生意义感。因此,我们在作教学设计时,应该特别注意揭示这两个方面的关联。




比如:在上图中,首先,我们应该将这里的蔬菜,与刚开始的秦始皇进行呼应。这样的呼应,将使得两处的信息、情境都得到强化,非常有利于大脑的认知。


其次,在这8种物品中,丝绸是应该特别强调的,因为这是”丝绸之路“的名称来源。


还有一个最应该强调,那就是瓷器。因为瓷器的英文china,正是”中国“的英文单词,这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熟悉的信息。通过这样的关联,大脑就扩展了自己的认知能力,建立了更多的神经连接,这是大脑非常喜爱的。


而且,丝绸、瓷器(再加茶叶),本身也是丝路作为经济文化交流中,最大宗的货物。你想一个瓷器,居然就成为中国的代称,可见丝路对于中西方文化交流,是多么地重要!这也间接是呼应了后面的主题——丝路精神。


4、最后的视频与学生的关联度不够,说服力不强



微课的第三部分是“展望未来”,这里采用了央视的纪录片中的一个片段,但由于“丝路精神”、“丝路战略”都是需要全新揭示、全新尝试的,所以说服力并不强,而且离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的距离也比较远。



连带来说,如上图所示,在视频前面这一页所提到的”丝路精神是肩负使命、不畏艰险、开拓创新、合作共赢“的说理也是不充分的。


——不过,上页是作者超越教材,根据自己的理解而添加的,这一点是非常值得赞赏的!因为这一点是从历史人物的角度,呼应了后面视频中所提到的”未来“。较可惜的是,本页说理也不充分,所以难以获得学生的认同感,也难以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


所以,建议上页和”展望未来“的第三点,可以整个重新梳理一下。先把历史中的”丝路精神“讲讲清楚(以上图为例深入说明即可),把丝路精神总结出来。


另外,在讲未来之前,最好还能举出历史中的事例,说明丝路精神确实是有助于国家发展、合作共赢的。——比如大唐盛世,我个人猜测,如果没有丝路的话,恐怕就不会有那么多西域人、阿拉伯人、欧洲人来长安了吧?!这是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历史案例。


剩下的就简单了,既然历史上丝路和丝路精神成就了大唐盛世,那么今天当然也有可能成就一个新的盛世。


以上建议,大多属于锦上添花。而且,具体建议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该如何思考微课设计、乃至于教学设计,才能促进学习者的思考和学习,以及其背后的原理是什么。至于具体如何落地、如何侧重、如何取舍,各凭理解即可。




王珏微课设计制作公众号提供全面、深度的微课设计、制作、应用文章!到公众号首页输入代码:

  • yhq:《微课设计与制作》网络课程

  • sj:微课设计专题

  • zz:微课制作移动码书

  • yy:微课应用移动码书

  • wk:优秀微课案例推荐

  • pptN:PPT实用技巧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