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宽:小鱼成长记
🐔Tips:点击上方蓝色【宽余时光】查看往期内容 🐤
某日,一位妈妈吐槽:认为自己很难理解孩子,和孩子之间完全无法沟通,她说自己也忘记是怎样做孩子的了。
她的困惑突然启发了我:如果教育仅仅是针对孩子的,那么教育很可能就是不全面或不完整的,而且很难运作。
我们每个人,几乎每天都在成长,“教学相长”其实适用于我们每一个人,而且是人生的任何阶段。养育孩子的过程就是自我完善、自我提升,以及成长和再教育的另一种形式。
我们一旦意识到这些,并付诸行动的时候,也许已经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不知不觉地又前进了一大步。
——孙宽
(1)
我养的热带观赏鱼,在我和马克度假回来后,失踪了几条,于是我去观赏鱼店补充一些鱼。我很快就选中了一些,它们能和目前我的大鱼缸里的鱼共处。
我正准备拿这些五颜六色的鱼回家,鱼店老板告诉我,有一条这几天一定要生小鱼了,必须单独养在育婴缸里,等小鱼生完以后,才放进大缸里。
这实在太好了,盼望新生命的到来,心中不胜欢喜。
鱼妈妈很快就生下了许多小鱼,小鱼密密麻麻,总体上大小看起来差别不大,只有几条看上去有点儿小,大概有五十多条。和以前的鱼妈妈比起来,这位妈妈实在是多产。
我从一开始就做好精心照顾小鱼的心理准备,争取最大限量的存活率。过了几天,在给鱼喂食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另外一个中型鱼缸里又有了一些小鱼。我真的完全没有注意到,另外一条鱼妈妈也在这几天里生了小鱼。
我想办法从中型鱼缸里,捞出几条小鱼,把它们和几天前出生的小鱼放在一起。但是,实在太难捞了。这些小鱼十分敏锐,躲藏的功夫一流,几乎找不到它们在哪里。另外,小鱼缸里,已经有五十多条小鱼了,生存环境已经太拥挤,也许不一定对新出生的小鱼有利。
因此,我打算让其他的未被营救上来的小鱼,在中型缸里和其他的几条大鱼共存,让它们自生自灭。真是孩子也不能生得太多,不然真顾不过来。
然而,不久我就发现,这些留在中型鱼缸中的小鱼,不仅都活了下来,而且比在那小缸里的优生优育的小鱼,长得更快。
这些小家伙,开始都躲在小山石和水草下面,觅食时非常小心。逃生应该是它们的本能,它们不仅仅需要躲避大鱼的追捕,而且还要小心同伴的争抢,因此,它们反而特别的努力觅食。我看到它们在大鱼吃饱了休息的时候,基本上才警觉地开始觅食,寻找那些落在石缝里,或水草下面残留的食物。
而小鱼缸中的情况则完全不同,小鱼们想要吃的时候,随时都有很多食物,居然每天都大量的剩食沉入缸底。可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有一两条小鱼死了。
我仔细观察着这几个小尸体,心疼得要命。它们的肚子里面完全没有一点儿食物,看起来是饿死的。而且,还有一两条小鱼看起来十分瘦弱,已经奄奄一息了,肚子瘪瘪的,也快要饿死了。
我立刻把它们抢救出来,分到一个更小的育婴缸里。经过喂食,这几条快死的小鱼,很快又都活跃起来,几天后还都长大了不少。
是什么原因使这些小鱼在拥有大量剩食的情况下饿死的呢?
(2)
又经过一些日子的细心观察,我慢慢发现:由于小鱼缸里面没有生存危险,小鱼大小都差不多,喂食的时候,大家都游到水面上,好像吃大锅饭,大家都抢着吃,因此造成大量的浪费,不少的食物很快沉入缸底。
只不过因为小鱼数量比较多,所以总有几条更小的小鱼,不敢到水面上来吃食。但有趣的是,这些没有经历过与大鱼共存的危险,甚至没有经历过需要躲藏,或需要反复寻找的食物的小鱼,它们也不去吃那些慢慢从水面上沉下来的食物,竟然躺在满是剩食的缸底饿死了。
安逸的生活,使它们失去了生存本能!
反观那些与大鱼共存的小鱼们,很快找到了自己的生存方法。没过多久,它们基本可以大摇大摆地在水里游来游去了。大鱼偶尔还是会追赶它们,或企图吃掉它们,但是这些小家伙儿逃跑的速度太快了。久而久之,大鱼们便放弃猎食了。
这些留在大缸里的小鱼,明显已经长得比那些早出生在小缸里的大多了。于是,我迅速的把五十多条小鱼分成了三个小鱼缸,大点儿的、中不溜儿的和一些幼弱的各占一小鱼缸。这样,小鱼们不仅有了比较大的空间活动,而且还避免了一些强壮的霸道的小鱼抢食,致使一些幼弱的小鱼饿死。
(3)
又过了三四个星期,大鱼缸中的某位鱼妈妈,又生了一些小鱼。我的大鱼缸有一些比较彪悍霸道的大鱼,有一些小鱼为了逃生,竟然逃到了鱼缸后面的过滤器里,于是我又弄了一个小鱼缸来养育这些新生儿。
大鱼缸太大了,想拯救这些小东西可真不容易,它们都东躲西藏,经过了四五天整个大鱼缸的清理,才把大部分的小鱼捞出来。至于那些天生就是逃生专家的小鱼实在营救不上来,真的只能靠它们自己努力了。
这些残存在大鱼缸里小鱼的生存能力明显的更强,它们在大鱼缸里,真得每天经历出生入死的奇迹。然而,这几个无法营救上来的小家伙儿,游泳的速度不仅仅特快,而且它们很会曲线前进。我明明看到了它们,就在我拿网子尝试去捞它们的瞬间,它们已经藏起来了。另外,最惊人的是,它们长得也出奇的快,几天的功夫,它们就长得和第一个鱼妈妈生的那些比较幼弱的差不多大了。
好像只有长得够大,长得够壮,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因为强大到一定程度,大鱼再凶也吃不了它们了。
两个星期后,新生儿已经比一个月前中等缸中的小鱼大了。原因很简单,它们都非常努力,总是不停的寻找食物,不论是水面上的食物,还是沉落在水下的,同时它们总是不停的游动寻找食物,并随时准备着应变各种意外情况。
而那些出生在育婴缸里的小鱼,总是处于休息状态。优生优育的它们,总体上都不活跃,很少看到他们游来游去或机警勤奋的觅食。即便是到处都是食物,总有一些要随时被急救出去,以免饿死在漂满食物的鱼缸里。
平安舒适的环境使它们完全不需要觅食,时间长了就丧失了觅食能力,只要食物不是正好放在嘴里的,就会饿死。
几个月下来,养鱼的感受颇多,小鱼的成长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吗?
如果我们是那些小鱼,就一定要在大风大浪里成长。经风雨,见世面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安逸的环境未必是成长的最好环境,充满竞争和危险的环境,,也许才是一种良性的生存锻炼。
这正如俗语有道:阴沟里是成长不出蛟龙的。
而纵观一个复杂多变的大环境,即便是一条最小的鱼,似乎每天都只能吃大鱼们吃剩下的渣子,但是由于竞争和危险无处不在,并时刻与强大的对手在一起,因此学习到的生存技能却更丰富。它们不仅仅没有被大鱼吃掉,而且很快就长得比第一位鱼妈妈生的最大的小鱼还大了。
这些小鱼的参照物是大鱼,那些比它们强大几十倍的大鱼。每一条小鱼的努力对象就是成为它们的参照物,因此,它们都绝对有可能成长为一条大鱼。
如果我们就是那小鱼,想要壮大自己,实际上并没有诀窍。除了要和大鱼为伍,时刻面对挑战以外,还要永远比大鱼们,再勤奋一点儿,再努力一点儿。即使大鱼停下来休息的时候,也决不放弃努力的觅食机会。
而这个世界里的食物不算丰富,但只要肯去寻找,似乎总还是有的。即使有很多食物,也只有真正努力的小鱼,才能生存下来。
亲爱的小鱼们,如果我们要成长,要更强更大,只有更努力一些,再努力一些。
(感谢阅读,图片中的小鱼是孙宽家近期出生的。)
孙宽:原名孙宽余。做过播音主持,经商从教若干年;现在是自由写作者,定居新加坡。2016新年前创办微信公号《宽余时光》(ID:kuanyushiguang-sky),目前已发文210余篇,部分作品曾发表于新加坡《联合早报》及国内报刊杂志。孙宽的私人微信号:kuanyushiguang
请和我一起祷告
马克和我,刚刚从马尔代夫潜水归来,一落地新加坡机场,收到的第一个信息竟然是个噩耗:一位本地南大校友的孩子去世了,震惊唏嘘不已。我无法想象做父母失去孩子的巨大损失和痛苦,在此请和我一起为他们祷告,愿她和家人节哀顺便,愿孩子安息!
我们拥有的每一天,甚至此刻都可能成为永恒。愿生命的每一个瞬间,我们都曾好好地珍惜;我们所走的每一步,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我们活着的每一刻,都不曾留下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