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 | 什么是菌根性状?
性状被定义为个体有机体的可测量特征(形态、生理、物候、行为等),可在个体水平或其他相关组织水平上测量。植物和动物通常具有许多可区分的形态特征,并且经过数十年或数百年的研究,它们的生活史通常得到很好的描述。因此,基于性状的生态学的概念框架被开发并主要应用于植物和动物,并出现了相应数量的植物和动物性状数据库来支持这些努力。
基于性状的方法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生态学和进化的各个学科。优势包括能够在时间、空间和组织尺度上进行生态推断,以及对群落和生态系统过程的预测性理解。常用的方法采用物种性状来了解物种对环境条件变化的反应背后的机制(即反应性状)以及将物种与生态系统过程和功能模式联系起来的性状(即效应性状)。对于微生物,基于性状的生态学研究方法尤为重要,因为许多个体和物种不容易识别或培养以进行深入的实验室研究。基于性状的方法为解决生态学中的“大局”问题提供了关键,例如群落对人为全球变化的反应,这取决于地上和地下的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
2022年5月1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发表了美国达特茅斯学院Bala Chaudhary团队和英国约克大学Thorunn Helgason教授团队的最新相关研究成果,题为What are mycorrhizal traits?的观点综述论文。
性状是生物体的固有特性,但如何为菌根共生等生物体网络定义它们?菌根共生体是植物和真菌之间复杂多样的地下共生体,已证明难以融入统一和连贯的性状框架。本文提出了一个包容性的菌根性状框架,将性状分类为对共生具有功能意义的形态、生理和物候特征。进一步按位置(植物、真菌或共生关系)对菌根特征进行分类,这突出了基于特征的菌根生态学中的新问题,旨在向科学界发起挑战。这个新框架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机会,可以查询他们的数据,以确定我们对菌根共生体理解的新见解和差距。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下方“往期回顾”
Nature Communications | 研究揭示大麦叶锈病抗性基因抗病新机制!
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 | 共生和宿主对变热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