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Host & Microbe | Jeff Dangl团队揭示植物免疫受体调节细胞死亡的机制!
植物进化出一个两层的免疫系统来抵御病原体侵染。细胞外微生物/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MAMPs/PAMPs)被细胞表面定位的模式识别受体(PRRs)识别,并启动模式触发免疫(PTI)。一些被病原体送入宿主植物以规避PTI和促进致病的效应蛋白被细胞内核苷酸结合(NB)、富含亮氨酸重复(LRR)的受体(NLRs)识别,导致效应蛋白触发免疫(ETI),通常最终导致超敏细胞死亡反应(HR)。免疫信号通路的两个层次相互促进。
2022年10月17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Cell Host & Microbe发表了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Jeffery Dangl(一年内两篇Science一篇Nature!北卡教堂山分校Dangl团队在植物免疫和微生物组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近5年50篇高水平文章!Jeff Dangl院士团队在植物微生物互作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团队的最新相关研究成果,题为Allelic variation in the Arabidopsis TNL CHS3/CSA1 immune receptor pair reveals two functional cell-death regulatory modes的研究论文。
一些植物NLR免疫受体以头对头的"传感蛋白-执行蛋白"配对编码,共同发挥作用。NLR对CHS3/CSA1的等位基因形成三个支系。第1支系的传感蛋白CHS3含有一个与调控域同源的整合域(ID),而第2和第3支系则缺乏这个整合域。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为CHS3/CSA1定义了两种细胞死亡调节模式。一种是由第1支系CHS3上的ID域介导,另一种是依靠所有支系的CHS3/CSA1检测相关的模式识别受体(PRR)共受体的扰动。科研人员的数据支持这样的假设:拟南芥的CHS3/CSA1通过ID获得了第二种识别特异性和调节机制,同时保留了其原来的特异性,作为对PRR共受体扰动的"防护"。这可能是有代价的,因为通过平衡选择,该配对的ID和非ID等位基因都在不同的拟南芥种群中持续存在。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下方“往期回顾”
Nature Plants | 英国塞恩斯伯里实验室研究揭示植物免疫受体的协同共进化机制!
Molecular Plant | 四川农业大学研究揭示水稻稻曲病的抗性基因!
Plant Cell | 南京农业大学王源超团队研究揭示疫霉核效应蛋白调控植物免疫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