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事业家庭完美平衡的科学家李敏慧教授

点击上方“蓝字” 一键订阅
她是一位低调的科学家,热爱学术,成就斐然,曾在法国居里研究所担任主任研究员多年,居里夫人是她的偶像。二十七年前,她走出清华园,留学法国。母校行胜于言的校风早已融入血液,她笃实进取,干一行爱一行,一步一个脚印,数十年如一日地跋涉在她钟爱的化学世界里。
科学无国界,而科学家有祖国。虽然旅法几十年,学术、生活和事业都在法国,但她仍心系祖国,籍以自己在国际学界的影响,搭建中法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桥梁,引荐法国一流学术机构和学者,或来中国或在法国合作办学,为中国培养大量高层次人才,谱写新世纪中法高等教育合作的动人篇章。
她有一个幸福的四口之家。先生是卓有成就的汽车发动机振动专家,也是清华旅法校友。上大学的女儿青春阳光,读中学的儿子童真灿烂。事业和生活,一如美丽人生的双翼,让她自由地翱翔。
李敏慧,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从偏僻大山沟到世界大都市
20世纪60年代,李敏慧出生于著名铜都江西德兴市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动荡不堪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她随家人颠簸辗转于县城、农村、工厂之间,自幼就接触到了不同层次、形形色色的人。当时德兴虽地处偏僻的三省交界的山区,却有许多各地移民、下放干部、知识分子。尽管上大学之前,她连省城都没去过,可是因为众多下放到此地的知识分子,使李敏慧有幸接受了标准的普通话教育,也结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
李敏慧天资聪颖,从小学到高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981年,年仅16岁的她,轻松高考,成绩突出,拿到了清华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系的录取通知书,成为德兴县有史以来第一个上清华的女生,也是该县有史以来第三个上清华的学生。走进清华,拉开了李敏慧科学人生舞台的大幕。她说,立志学工当工程师,起源于童年时,她生活在德兴三线军工厂—5318厂的特殊生活经历。科技兴邦、理工强国,也是20世纪八十年代许许多多有志青少年的理想和追求。
在大学期间,李敏慧学习高分子化学与工程。“当时清华是五年制,学生只是在大学四五年级才接触到专业课。因此,我们受到的是完整的、侧重于化学和化学工程的全科教育。这样打下的扎实基础,对我后来的学习和工作,意义深远。”李敏慧说。当年清华被称为 “红色工程师的摇篮”,身边的学长们大都以做工程师为目标。尽管当时尚不明确以后的道路,但是她依然一步一个脚印,尽最大努力学好每一门功课。“那时中国刚刚走出十年动乱,大家都有一种紧迫感,要追回文革耽搁的时间。同学们都很用功,非常珍惜在清华学习的机会。清华的老师们也非常敬业,对学生高标准、严要求。”她微笑地说,“北京、清华园, 对我这个大山里来的孩子,就像天堂一样。天堂里的时光是绝不能被辜负的!”
大学毕业后,李敏慧以优异成绩被母校保送留下攻读硕士学位。20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优秀学子纷纷出国留学,李敏慧的先生走出清华园赴法留学。为了同赴海外,她在拿到硕士学位后,申请到法国原子能署的博士研究生奖学金,1989年秋天开启在法国的学术之旅。
“我的求学经历,听起来蛮简单的呵!”她笑着说,“到了法国,我被震撼了!我幸运地遇见当时法国乃至世界上最优秀的一批知识分子。我的博士课题——液晶高分子构象的研究,就是围绕着软物质之父Pierre-Gilles de Gennes教授的一个理论的实验证明展开的。”(1991年Pierre-Gilles de Gennes教授因在高分子和液晶科学领域的杰出贡献,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在法国,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各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紧密联系,各大实验室之间的合作十分密切。李敏慧在原子能署萨克雷研究中心LLB实验室(LABORATOIRE LEON BRILLOUIN)做博士论文,她的导师Jean-Pierre Cotton是一位研究中子散射的物理学家,她每天与有机化学家、高分子物理及化学专家共事。博士期间,她还获得了到英国剑桥大学和斯特拉斯堡高分子研究所学习与合作研究的机会。她认为,“如果说清华的教育给了我基础和自信,那么在原子能署的博士研究则打开了我的视野,培养了我对科学研究的极大兴趣。”三年半后,李敏慧以优异成绩顺利地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获得巴黎居里大学化学博士学位。“有意思的是,我发表的第一篇学术文章,不是在化学领域的期刊,而是在物理学界一本很棒的期刊——美国物理学会的Physical Review Letters。” 刚拿到博士学位的李敏慧,仍忘不了想当工程师的初衷,曾给法国好几家化工企业的研发部门写求职信。但在1993年,法国企业招聘中国博士的机会还是很少的。“我意识到作为中国人,要做应用研究可能比较难,所以开始考虑做基础科研工作。”

李敏慧先在法国石油研究院做了一年博士后,1994年顺利地通过了法国国家科研中心CNRS(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的选拔考试,被录取到波尔多地区的一个物理化学实验室(Centre de Recherche Paul Pascal),很快成为CNRS的终身研究人员。她工作后的第一个课题是新型小分子液晶的开发和研究。对于她,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这意味着她在科研道路上需要探索新的起点。她很快适应了新的环境,做出了很好的成绩。1997年,女儿的出生让她决定调往巴黎工作,与爱人团聚。她如愿调到了法国最好的实验室之一——巴黎居里研究所的居里物理化学实验室,这之后的17年,她就在居里夫人曾经工作过的、令人向往的研究所里,从事软物质智能材料的研究。2011年,在经历了数次严格的选拔考试之后,因为不凡的科研成果,李敏慧晋升为法国国家科研中心教授级主任研究员(Directeur de Recherhce)。或许还是因为年少时的工程师之梦,2015年,她决定加盟法国的一所精英工程师学校——巴黎国家高等化学学院(E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e Chimie de Paris),这所学院又称作巴黎高科化学学院,是法国化学、化工领域最好的一所精英工程师大学。在这里李敏慧带着她的博士生们,继续软物质科学研究,同时还作为该校校长的中国事务顾问,积极策划、参与中法科研及工程师教育的合作与交流。
干一行爱一行,潜心做学问
当记者问到,“你当初为什么选择学化学?是什么原因让你博士毕业后决定留在法国继续科研之路?”李敏慧很肯定地说,“法国是最适合女性科学家发展的国度,社会和国家都给她们很多支持和鼓励,别忘了世界上第一位女大学教授——玛丽·居里就出自巴黎 !”
“其实,除了童年的特殊经历让我立志学工,后来其他的选择都充满了偶然性。上清华,是因为高考考得好,我和父母的愿望都是考上大学就行,从未把考清华作为目标。选了化学系,只是因为高考化学比物理多考了两分,随性填的志愿。如果我的志愿顺序调一下,我完全可以被清华无线电电子学系录取的,因为我的总分519,在当年足够高了。我对物理和化学同等喜欢。”她笑着说道。“我来法国留学,则是因为我的男朋友当年被派到法国留学。尽管这样,我还是在清华硕士毕业后才来法国读博士的。我该算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吧,我想我的特点是,执着坚守,干一行爱一行,每做一件事,都竭尽全力做好。”
“我很幸运,一路走来都遇见很多优秀的老师、同学、同事!在清华我尤其敬重教过我的女教师们,系里的孙以实、刘庄、洪炜、汪昆华、吴嘉真、刘慧、邢玉芳等老师,教科技法语的王杰老师,还有教基础课数值分析和线性代数的陆淑兰、李国瑞老师,她们都是敬业的良师!我当时私下里的愿望是希望将来不要像她们那样艰辛,因为那时中国知识分子的待遇太低了。”
“要事业也要生活!这是1980年代初我的一位学姐在北京市大学生演讲比赛上获奖的题目,这也是我们大多数清华女生的理想,是我一生的追求。当时的清华女生比例很少,平均不到20%。快要出国的时候,汪昆华老师嘱咐我:‘敏慧,永远不要放弃自己的追求。’”
“到了法国,我十分欣喜地发现我的导师和同事们是一批充满理想主义的知识分子,他们因为热爱科学而从事科研事业。”在法国的科研界,以居里夫人为典型的女科学家很多,国家也创造良好的条件来鼓励女性从事科研事业,李敏慧的身边就有不少的女教授、女研究员。李敏慧回忆到,“我记得我的同事Brigitte Pansu教授,才华横溢,充满激情,她也是三个孩子的母亲。有一年她负责组织一个液晶学术研讨会,恰巧那时她刚刚生完第三个孩子还没满月。会议当天,她提着一个婴儿篮就来了。上台演讲的时候,把宝宝放在身边。当时刚博士毕业的我坐在台下听她演讲,她光彩照人,脸上还洋溢着做母亲的幸福,太棒了! 我就想做这样的科学家。”
正是法国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情怀和法国尊重与扶持女科学家、女学者的氛围,让李敏慧下定决心留在法国进行科研工作。“我大学时期看的法国的文学作品不多,其中有罗曼·罗兰的 《约翰·克里斯多夫》和艾芙·居里的《居里夫人传》。皮埃尔和玛丽·居里的第二个女儿艾芙居里笔下的居里夫人给我印象太深刻了。当时读的时候我绝对没想到,若干年以后我自己会来到玛丽·居里创立的居里研究所工作,每天走过展现她当年工作场景的居里博物馆 。”
居里夫人献身科学和自主自强的精神激励着李敏慧,她视居里夫人为学术偶像。“我感觉非常幸运能在这样一个环境里工作,中国许多老一辈科学家也在这里工作过,他们中有钱三强、何泽慧、施士元、严济慈、汪德昭、杨承宗等,他们都是我上学时心目中的偶像。更重要的是,我在这里和软物质领域的世界顶级科学家共事,Pierre-Gilles de Gennes, Jacques Prost, Patrick Keller, Jean-François Joanny, Françoise Brochard-Wyart,Jacques Malthete等等,他们一直在影响着我的学术生涯。”
做学问必须静得下心来,很多时候要甘于寂寞,不能急功近利。在居里研究所的十七年里,李敏慧也曾经感到矛盾和迷茫,但她坚持下来,潜心学问。她在软物质化学领域,在高分子、液晶和纳米材料方面,做出了世界一流的成果,在国际上获得好评。
人生是多彩的,生活是丰富的
李敏慧给人的印象,热情开朗,谈笑风声。她不但事业有成,而且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一对可爱的儿女。 记者不禁问,“你是怎么协调好科研工作和家庭生活的关系?”她说,“首先还是执着坚守,不轻易放弃。然后要得到家人的支持: 父母的支持,爱人和孩子的支持,兄弟姐妹的支持。”李敏慧的爱人也是清华校友,他们相互理解,相互帮助,比翼双飞。“能做到要事业也要生活,需要夫妻双方都有这个信念。我十分感谢我先生对我的理解和支持,他事业也做得好,还参加很多社会活动,但在家里也绝对能顶半边天!”如果说一切都是一帆风顺,那是不可能的。工作上她也遇到过巨大的困难,家人的身体也遇到过严峻的挑战。“这时候就要靠勇气和智慧,敢于担当,直面现实的生活。”
“人生是多彩的,生活是丰富的。”李敏慧在被问到怎么看目前国内有人调侃 “女博士”为另类人的现象时,她真心地希望中国社会也能给选择走学术道路的女性更多的宽容和理解。
“每个人的能力都不同,不分男女。”她建议女同学们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自己的路。如果发现自己最初的选择不合适,也要允许自己调整重选。毕竟现在社会给人们的机会越来越多。其实科学家也不是只活在学问的象牙塔里,理工科学生也可以充满浪漫的情怀。她说,“我们今天喜爱的歌曲《传奇》、《一生有你》、《同桌的你》,就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那个还只有理工科的清华园,它们讲述的就是那里的学人的故事。”
有梦想,有追求,热爱生活,勤奋工作,才有精彩的人生。李敏慧强调,还要有强健的身体。清华有优秀的体育传统,口号是  “无体育、不清华”, 目标是“为祖国健康地工作50年”。“虽然我体育成绩不够好,没当过校队运动员,但是在校园里养成了喜好运动的习惯,比如那时受启蒙打网球,就一直坚持至今,受益无穷。”
在法国生活多年的李敏慧,对法国文化也有着深刻的理解。面对着文化差异,如何融入主流社会是不少旅法学人的困惑。李敏慧认为,“需要去认识、理解当地的文化与历史,这个过程很漫长,这里面语言和交流非常重要。”她谈了自己学语言的经历。在大学选修第二外语时,她阴差阳错地选了法语,那时候开的课是科技法语,主要是为了读懂文献。但法语课老师王杰非常重视教授标准的法语发音,李敏慧学得很认真。没想到若干年后来法留学,她标准的法语发音派上了大用场,帮了大忙。“语言和专业一样重要,一定要善于与人交流”,李敏慧认为,要入乡随俗,在细节上做到尊重当地人的习惯。还要不卑不亢,对人对事满意时要会欣赏赞许,遭遇不公也要表达不满,有的时候要据理力争。
搭建中法教育合作的桥梁
20世纪80年代的理工科学生,大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结,那就是总想为祖国的科技强盛贡献力量。从2000年开始,李敏慧就积极与国内同行联络,进行科研合作,为中国培养博士、博士后,她先后到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上海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浙江大学等校讲学,进行合作研究。作为北京化工大学和浙江大学的兼职教授,李敏慧每年都会回国工作几个月。作为师者,她用高水准的要求与悉心的指导,为学生们传道授业解惑。她从来自清华、北大、中科院、浙大和上交大等校的学生身上,欣慰地看到国内教育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对比中法的科研现状,李敏慧认为,中国的科研特别是在化学领域成绩已经十分喜人,经费也比法国丰厚。她说,“中国的科研发展势头真的很好,非常鼓舞人心。”
李敏慧还积极为中法科研和教育的合作搭桥铺路、辛勤工作。她协助组织了由复旦大学江明院士倡导的中法高分子和软物质科学研讨会,首届研讨会2009年5月在上海复旦举办,第二届2010年10月在巴黎ESPCI召开。2011年清华百年校庆之际,她策划并主持了由居里博物馆和清华大学合办的“居里研究所和清华人”的展览,以纪念清华百年校庆和百年中法科学合作。展览回顾了清华校友钱三强、何泽慧、施士元等中国学者在居里研究所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展览之际受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胡和平之邀请,居里夫人的外孙、法兰西科学院院士Pierre Joliot,和居里研究所研究部主任、法兰西科学院院士Daniel Louvard等访问了清华。
2015年以来,李敏慧开始参加中法“9+9”项目的招生选拔工作,这是法国最好的12所工程师学院和中国最好的12所大学合作培养精英工程师和硕士的项目。除此之外,她还负责巴黎高科集团接收中国留学基金委外派的博士留学生的选拔工作。能够亲身参与中法高等教育的交流合作,为众多中国学生提供机会,一直是这位留法学者的心愿。
法国精英工程师教育是世界顶级的,而中国的精英工程师教育才刚刚起步。中国的工业如果要有自主突破性的发展,实现《中国制造2025》,就需要有坚实的工程师教育做后盾。
以巴黎国家高等化学学院为例,它由著名的傅-克反应(Friedel-Craft Reaction)发明人之一Charles Friedel创立于1896年,其第二任校长Henri Moissan则是1906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众所周知的欧莱雅公司的创始人Eugene Schueller就毕业于该校。120年前学院的创立是基于第一任校长Charles Friedel提出的理念,” Young chemists devoted to industrial careers should have as a solid scientific background as those embracing purely academic ones “(投身于工业界的化学家,必须具备和从事纯粹基础研究的化学家所具备的同样坚实的科学背景和底蕴)。它是法国化学类最好的学校,其规模虽小,但每年为社会输送不少高质量的化学工程师和研究人员。
现在国内已有六七所中法工程师学院,其中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Centrale Pékin)、上海交大和中山大学的中法工程师学院就是很好的例子,它们完全采用法国的工程师教育模式,至少三分之一的课程由法国老师用法语教授,6年一贯学制下来,学生获工程师文凭和法国工程师协会认可的硕士学位。目前国内中法合作办学的模式正从萌芽走向发展阶段,今年9月浙江大学又刚刚成立了浙江工程师学院,巴黎综合理工等学校就是他们的国际合作伙伴。但是目前还没有一所化学方面的中法学院。李敏慧现在就参与到一个创办中法化学工程师学院的计划中,即北京化工大学和巴黎国家高等化学学院等法国十几所化学工程师学院联手,拟创建北京化工大学中法工程师学院(Chimie Pékin)。今年6月底在巴黎举行的中法高等教育论坛期间,合作办学意向已在中法两国领导人的见证下签署了,争取在2017年得以落实。
“我就是想做这么一个桥梁,沟通中法在化学与化学工程方面的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李敏慧说,“其实中法合作办学,也不光是单方向的中国向法国学习,法国也可以向中国学习。现在中国的校园建设得非常好,大学里生机勃勃,充满活力。我相信中法联合,一定能培养出未来国际型的优秀人才,为中法两国经济的繁荣、为人类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结束语
李敏慧低调笃实,在科研道路上默默坚守,为中法教育合作辛勤奉献。她说,“清华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我理解的清华精神是‘行胜于言’,清华女生的精神是‘要事业也要生活’。”
回顾自己走过的路,李敏慧感慨地说,“现在工农差别、城乡差别,乃至欧美和中国的差别,都已经不再像往日那么巨大,世界平了。我会一如既往地热爱生活,努力工作,报答每一方养育过我的水土!”
策划:郑师竹,记者:陶玉寇萌,特约记者:钟秀斌 ,来源:全法学联

免责声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
诚邀投稿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chemshow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