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京大学朱嘉教授课题组在界面光热转换上取得最新进展

点击上方“蓝字” 一键订阅

近日,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朱嘉教授课题组在高效界面光热-蒸汽转换上取得最新进展。该工作以《Enhancement of interfacial solar vapor generation by environmental energy》为题发表在Cell press旗下期刊Joule上。课题组博士研究生李秀强与硕士研究生李金磊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朱嘉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了阿联酋哈利法科技大学张铁军教授课题组的帮助和支持,同时也得到了南京大学祝世宁院士的指导和支持。


界面光热转换作为新兴太阳能技术因其高转换效率及在海水淡化、水处理等诸多领域的应用前景,引起学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过去一段时间的发展,诸多工作聚焦于通过材料结构设计、光学调控、热学管理以及水通道的设计来提高光-蒸汽的转化效率。然而业界通常认为因为吸收体向环境的能量耗散(包括光学与热学损耗)不可避免,因此最大的蒸发量会受限于太阳能功率密度而存在上限(按照标准太阳能谱计算,~1.47L/m2/h),光-蒸汽产生的净蒸发量会趋近但无法超过这一上限。


图1. 传统界面光蒸汽转化 (A) 与环境能量增强的界面光蒸汽转化(B)对比示意图


针对这一问题,朱嘉教授团队提出了新的材料结构设计思路,可以使环境从能源耗散方变成能源的供给方;吸收体从环境有净能量输入,从而有效增强蒸发,打破传统认为的蒸发极限,即100%太阳能利用情况下的蒸发量。要实现这一环境能量增强的光-蒸汽产生,需要在宏观尺度上设计了一系列不连续的柱状蒸发体。这些不连续的蒸发体可为蒸汽逸散提供有效通道,增大蒸发体的有效蒸发面积,同时一维水通道的设计可有效降低热损失。在微观尺度上,利用具有多级连通孔结构的亲水纤维素膜作为包覆层包覆在柱状蒸发体外来进一步增大有效蒸发面积;同时利用具有高吸光系数的碳纳米颗粒沉积在纤维素膜上作为吸收体来充分利用太阳能。通过精细结构调控,最终可实现在正常光照条件下,吸收体的平均温度低于环境温度(如图1)。在此情况下,环境能量可有效增强蒸发,使得蒸发量可以超过传统认为极限,即100%太阳能利用下的蒸发量。


作为应用示例,该工作展示了这种环境能量增强光-蒸汽转化装置可大幅提升对工业污水(如含重金属、染料分子的废水)的处理能力。此工作不仅为突破传统认知蒸发极限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式,同时为高效的太阳能光蒸汽技术的应用迈出坚实一步。


这一工作受到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群体及面上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江苏省优势学科等项目的支持。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joule.2018.04.004


来源: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

免责声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

相关进展南京大学朱嘉教授课题组在界面光热转换及太阳能海水淡化取得新进展
中科院青岛能源所江河清研究员团队在纳米复合光热膜促进水蒸发方面取得新进展
清华大学王训教授课题组:亚纳米尺度光热转换材料取得新进展
天津大学封伟教授团队:基于高能量偶氮基光热转换材料的温度控制技术

关注高分子科学技术  👉


长按二维码关注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