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师大蒋加兴教授和天津大学许运华教授团队在共轭微孔聚合物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领域取得新进展
有限的锂资源使得传统的锂离子电池技术在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储能器件的重大需求上面临严峻挑战。由于钾元素储量丰富、成本低及与锂具有相似的物理化学性质,因而钾离子电池被认为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电化学储能技术。然而,由于钾离子较大的离子半径,使得电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变化大,严重破坏电极结构,进而导致钾离子电池较差的循环稳定性。共轭微孔聚合物兼具共轭的骨架结构和丰富的孔洞结构,其共轭的分子链赋予了聚合物可逆的电化学掺杂特性,而丰富的孔洞结构又为稳定地存储较大尺寸的电荷载流子提供了可能。
鉴于此,陕西师范大学蒋加兴教授团队与天津大学许运华教授团队合作,设计合成了系列新型的共轭微孔聚合物电极材料,通过调节共聚单体的共轭结构实现了制备聚合物电子结构(如带隙、LUMO能级及LUMO的分布)的有效调控(图1),并深入研究了制备聚合物的电子结构与电化学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该研究工作发现,随着构建单元的共轭程度的不断增加(即构建单元从联苯到芘),含有苯环系列的共轭微孔聚合物的储钾能力不断下降。然而,含有苯并噻二唑系列的共轭微孔聚合物的储钾能力却不断增加。为了揭示聚合物结构与电池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作者首先对比了材料的比表面积及钾离子的扩散系数,结果表明材料的比表面积和钾离子的迁移系数其对钾离子的存储能力没有明显的影响。考虑到共轭聚合物的充放电行为源于其电化学掺杂反应,聚合物的电子结构对其氧化还原活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作者进一步通过循环伏安法、紫外-可见荧光光谱并结合DFT计算模拟深入研究了共轭微孔聚合物的储钾能力与其电子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共轭微孔聚合物电极材料的氧化还原活性与其电子结构具有紧密的联系。低的LUMO能级和窄的带隙宽度均有利于共轭微孔聚合物表现出高的氧化还原活性(图2a-c)。更重要的是,聚合物的LUMO轨道分布的均匀程度对这些共轭微孔聚合物的储钾能力有着决定性影响,LUMO轨道分布越均匀,聚合物的储钾能力越高。而聚合物的LUMO轨道分布可以通过改变构建单元之间的LUMO能级差实现有效地调节(图2d, e)。
图1.共轭微孔聚合物的(a, b)结构和(c, d)恒流充放电曲线
图2. 共轭微孔聚合物的(a)能级和(b, c)LUMO分布;构建单元的(d)能级和(e)LUMO能级差
由于以芘和苯并噻二唑为构建单元构筑的共轭聚合物PyBT兼具有低的LUMO能级,窄的带隙和均匀的LUMO轨道分布等特点,从而表现出高的储钾能力和优异的循环性(图3)。在30 mA/g的电流密度下,PyBT表现出高达420 mAh/g的可逆比容量,在50 mA/g的电流密度下循环500次后仍具有270 mAh/g的可逆比容量。作者进一步通过红外光谱研究了PyBT的储钾机理,结果表明构建单元芘和苯并噻二唑均表现出高度可逆的储钾能力(图4)。该研究工作不仅为设计合成具有高储钾能力的共轭微孔聚合物电极材料提供了有效的设计策略,同时也推动了多孔聚合物在电化学储能领域的发展。
图3. (a)PyBT和(b)PyBz循环伏安曲线; (c)PyBT在30 mA/g电流密度下的充放电曲线;(d)PyBT在不同电流密度下的充放电曲线;(e)PyBT的倍率性能;(f)PyBT的循环稳定性
图4.(a)PyBT的首周充放电曲线;(b)PyBT电极在不同充放电状态下红外光谱;(c)PyBT的储钾机理
该研究工作发表在ACS Nano(2019,DOI: 10.1021/acsnano.8b08046)。论文第一作者为陕西师范大学的博士生张崇,蒋加兴教授和许运华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陕西师范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蒋加兴教授长期致力于有机共轭微孔聚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在电化学能源存储、光催化分解水制氢及气体吸附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已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ACS Nano、ACS Catal.、Adv. Funct. Mater.、Chem. Sci.、Appl. Catal. B等期刊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论文引用3500余次。
论文链接: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8b08046
相关进展
陕西师范大学蒋加兴教授:合理设计D-π-A结构共轭微孔聚合物用于光催化分解水制氢
吉林师范大学许彦红教授:氟化物功能化含氮基团的共轭微孔聚合物,有效提高多孔材料对CO2捕获能力
高分子科技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
关注高分子科学技术 👉
长按二维码关注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