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华大学冯雪教授课题组:用于外周神经电刺激与信号采集的形状记忆基仿攀爬缠绕电极

点击上方“蓝字” 一键订阅

4月19日,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柔性电子技术研究中心冯雪教授课题组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在线发表了题为“用于外周神经电刺激与信号采集的形状记忆基仿攀爬缠绕电极”(Climbing-inspired twining electrodes using shape memory for peripheral nerve stimulation and recording)的研究成果。冯雪教授课题组通过力学理论并与信息、材料、化学等学科深度交叉,发展了一种能够在体温驱动下自动攀爬至外周神经束上的三维螺旋形缠绕电极,依靠自然粘附形成稳定且柔性的电极-神经束界面,为外周神经调控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仿攀爬缠绕电极用于外周神经调控示意图


外周神经电刺激与信号采集在治疗一些药物难治性疾病如癫痫,抑郁,心衰,假肢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而现有的外周神经电极与外周神经束软组织力学性质、几何结构极度不匹配,无法适应外周神经动态变形的特点,且电极的手术植入与固定过程复杂。由此会造成神经束不可逆的损伤,如组织发炎,神经束退化,伴随的副作用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如恶心,呕吐,呼吸障碍等,严重时还会带来生命危险。


受缠绕植物攀爬行为启发,冯雪教授课题组提出了一种三维仿攀爬缠绕电极,以解决上述的电极-神经束界面失配问题。该神经电极能够在二维平面完成复杂结构的制备;利用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可重构功能,并根据外周神经束的几何尺寸设计神经电极的永久形状,完成三维缠绕电极的制备。在手术植入前,将三维螺旋状缠绕电极展平至平面状态以方便手术操作;在手术植入中,利用37 ℃ 生理盐水的驱动,该电极将自动恢复至设计好的三维螺旋形,利用电极与神经束间的自然粘附而形成良好的电极-神经束界面,无需额外的手术固定。智能材料形状记忆聚合物所具有的低弹性模量,以及合理的力学设计(网络状蛇形结构)降低了神经电极的拉伸和弯曲刚度,保证了神经电极能够随着神经束的动态变形而变形,不对神经束造成过大的压力。


仿攀爬缠绕电极自攀爬至外周神经束上(在体动物实验)


冯雪教授课题组还开展了两组在体动物实验,即迷走神经电刺激调控心率、坐骨神经电刺激与信号采集,分别验证了所发展的缠绕电极在外周神经电刺激与信号采集方面的应用潜力。


迷走神经电刺激调控心率


坐骨神经电信号采集


为指导仿攀爬缠绕电极的结构优化与设计,冯雪教授课题组还对自然界中的缠绕植的攀爬行为与粘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用固体力学中有限变形理论揭示了植物攀爬的内在机理,给出了植物缠绕角的变化规律以及缠绕物与支撑物间的作用力。相关成果于2018年4月28日发表在固体力学顶级期刊《固体力学与物理学报》(Journal of the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Solids),题为 “A finite deformation theory for the climbing habits and attachment of twining plants”(缠绕植物攀爬行为与粘附的有限变形理论)。


自然界中的缠绕植物及力学模型


另外,冯雪教授课题组关于形状记忆聚合物基三维神经电极的设计、制备等相关实验的研究成果,曾在微电子领域的顶级会议《国际电子器件大会》(“IEEE the 64th International Electron Devices Meeting”)上发表,题为 “Bio-inspired 3D neural electrodes for the peripheral nerves stimulation using shape memory polymers” (应用于外周神经电刺激的形状记忆聚合物基三维神经电极),并于2018年12月4日在美国旧金山作邀请报告。


清华大学航院、柔性电子技术研究中心博士生张迎超为文章第一作者,冯雪教授是论文通讯作者,参与该工作的还有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的陈颖、侯国辉、付际,以及浙江大学谢涛教授团队。该研究工作得到了科技部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

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5/4/eaaw1066


来源:清华大学


相关进展

清华大学冯雪教授课题组在三维多孔压阻材料制备及类皮肤柔性压力传感器中取得重要进展

清华大学冯雪教授课题组在类皮肤柔性生物器件及无创血糖测量上取得重大进展

哈尔滨工业大学冷劲松教授《Materials Horizons》综述:形状记忆柔性光/电子器件的研究现状与挑战

东华大学游正伟教授团队:水响应形状记忆组织工程支架-微创修复组织缺损的利器

免责声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

关注高分子科学技术  👉


长按二维码关注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