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江雷院士团队:有序组装构建导电纳米线阵列用于有机气体检测

老酒高分子 高分子科技 2021-05-22
点击上方“蓝字” 一键订阅

基于电信号的化学传感器一直是有机气体检测器的重要元件,这主要是因为电信号本身具有可放大性,从而可以提高检测器的灵敏度。该领域之前的研究主要都是基于掺杂如炭黑、银粒子和碳纳米管等导电材料的聚合物膜,通过有机气体接触聚合物膜时产生溶胀变化,从而引起电信号变化的原理进行检测。但是这种方法需要制备较大面积的膜,成本较高且灵敏度受到限制。因此,制备阵列化的一维纳米线结构来替代二维膜结构,通过增加检测元件的比表面积来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前期的工作中也极少有通过调控高分子结构来提高检测器效率的报道。

近日,中科院理化所江雷院士团队通过利用固体表面浸润性原理,将银纳米粒子溶液形成取向性液桥,再通过溶剂挥发制备出大面积规整的银粒子纳米线,在此基础上通过二次去浸润过程,将聚合物包覆在银粒子纳米线表面,制备一维同轴复合型纳米线阵列。当外层聚合物接触有机气体时发生溶胀现象,导致聚合物链对内层银粒子产生挤压,使纳米线的整体导电性下降。不同有机气体引起纳米线导电性下降的程度存在差异,从而实现对不同有机气体的检测。


图1基于浸润性原理,利用二次去浸润方法制备一维银粒子/聚合物复合纳米线阵列的方法及其对有机气体检测的原理


所制备的一维检测器元件具有良好的有机气体检测性能,检测器在响应时间、可擦除性、检测范围等方面均具有优异性能,其最低检测限可以达到0.5ppm级别。在此基础上通过利用不同种类的十种商用高分子材料分别作为包覆外层,制备出十种不同银粒子/聚合物复合纳米线阵列作为检测元件,利用这些元件对甲醇、乙醇、苯、甲苯、正己烷和丙酮等有机气体进行检测,并将将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证明利用这十种检测元件可以精准区分每一种气体,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气体识别检测器。


图2(a)检测器响应时间,(b)检测器循环检测效果,(c)不同有机气体分压下检测器性能,(d)最低检测限测试,(e)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运算实现不同气体的检测识别,(f)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运算验证未知气体种类


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团队首次通过调整聚合物的侧链结构来实现对性质相似有机气体的精确检测。团队合成出具有不同侧链结构的聚醚砜材料(PES-R),并将其分别作为包覆层构建出不同的银粒子/聚合物复合纳米线阵列,实现对甲醇和乙醇的区分。利用相似相容原理以及通过汉森溶度参数进行理论计算,可以确定出对甲醇和乙醇区分度最高的聚合物结构,从而利用这种聚合物制备检测器元件实现对甲醇和乙醇混合气体中各组分具体含量的精确识别。


图3(a)设计具有不同侧链结构的聚醚砜材料,利用侧链与甲醇和乙醇气体作用力差异实现对甲醇和乙醇的区分检测,(b)不同侧链对于甲醇和乙醇检测的区分度效果,(c)通过汉森溶度参数运算验证不同侧链与甲醇和乙醇的作用力差异,(d)检测器对甲醇和乙醇混合气体中各组分含量的检测


以上成果发表在Small(Small, 2019)上。论文第一作者为中科院理化所博士后姜翔宇,通讯作者为中科院理化所江雷院士张锡奇副研究员吴雨辰博士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02/smll.201900590


相关进展

中科院理化所江雷院士和张锡奇副研究员提出基于量子限域超流体的有序组装反应过程

中科院理化所江雷院士和张锡奇副研究员:纳米通道浸润性与应用取得新进展

江雷院士:仿生超浸润系统综述

中科院理化所江雷院士团队:高强Janus三维多孔膜成为“蓝色能源”的高效捕手

中科院理化所江雷院士首次提出“量子限域超流体”概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华伟教授、张德远教授与江雷院士合作:微纳结构表面液体超高速传输新原理
江雷院士:源于自然的仿生超浸润界面材料
中科院理化所江雷院士团队:高灵敏聚合物/AIE荧光气体传感器研究取得新进展
中科院理化所刘洪亮副研究员、江雷院士团队与兰州大学柳明珠教授合作:高性能铜网格柔性透明电极取得新进展
北航江雷院士和华南师范周国富教授、王耀教授合作研发可模仿狗鼻子检测气体的新型纳米材料 

高分子科技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

关注高分子科学技术 👉


长按二维码关注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