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课题组与西安交大软机器实验室合作研发水凝胶的可降解强韧粘接技术

老酒高分子 高分子科技 2021-04-03
点击上方“蓝字” 一键订阅

与传统的缝合线或缝合钉相比,使用粘合剂的方法能够更有效地闭合创口,阻止血液和气体的泄露。然而,现有的医用粘合剂不能完全满足术后要求,例如氰基丙烯酸酯类粘合剂(与502胶水类似)虽然粘接强度高,但是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且容易形成硬相区域;纤维蛋白类粘合剂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但与组织粘附性弱,不适合用来封堵诸如心血管及肺部等需要承受一定压力的区域。另一方面,粘合剂在植入人体后,应随伤口的愈合逐渐降解,避免二次手术。尽管需求明确,但目前仍缺乏同时具有强韧粘接和生物可降解的组织粘接材料。

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课题组与David Mooney教授提出适用于生物组织的湿表面粘接(Science 2017, 357 (6349), 378-381),实现了水凝胶与生物组织的强韧粘接。该方法以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壳聚糖作为桥接网络,成功将水凝胶与不同组织形成有效粘接。粘接能(>1000J/m2)远高于目前商用生物粘合剂(~10 J/m2),甚至能承受远高于血压的爆破压测试。


基于此上研究,他们进一步设计了强韧可降解的水凝胶作为敷料,使用上述粘接技术,实现了同时具有高强度和可降解性的水凝胶-生物组织粘接。


1.降解原理



实现强韧粘接,需要具有良好的粘接层和强韧的敷料材料。研究人员使用强韧的聚丙烯酰胺-海藻酸钠双网络水凝胶作为敷料材料。如图所示,使用钙离子Ca2+作为海藻酸钠交联点,在体内,由于体液中盐分与Ca2+发生离子交换进而使得海藻酸钠网络降解;使用二硫键作为聚丙烯酰胺的交联点,由于二硫键-巯基交换作用使得聚丙烯酰胺网络降解,人体本身的氨基酸具有巯基(如半胱氨酸)可作为降解材料。


2. 水凝胶本身的降解



研究人员比较了传统的不可降解韧性水凝胶(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A))和可降解韧性水凝胶(交联剂为具有二硫键-巯基交换的N-N’双(丙烯酰)胱胺(BACA)。在模拟体液的作用下,前者仍保持完整形态,而后者完全降解。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了物理交联点(离子交换)和化学交联点(二硫键-巯基交换)破坏对凝胶性能的影响。


3. 降解过程中的粘接性能变化



随着水凝胶的降解,其本体的断裂韧性降低,导致粘接能随时间逐渐降低。不同的溶液对于水凝胶的降解效果不同,引起的粘接性能变化也有所不同。


4. 组织粘接



研究人员使用此凝胶实现了与不同生物组织的强韧粘接,且粘接能均超过200 J/m2。与软骨组织粘接后能承受较大自由拉伸(λ>4),与肺部粘接后能承受超过160 mmHg的水压。与组织粘接后实现了完全降解,在人体浓度氨基酸作用下,凝胶一个月后失去承载能力。该韧性可降解凝胶设计为生物组织修复提供了一种新材料和设计思路。


该研究工作发表于ACS Applied Bio materials。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硕士生杨航为第一作者,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教师唐敬达与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论文链接:

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abm.9b00103?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相关进展

西安交通大学软机器实验室研发出磁凝胶形状控制技术

哈佛锁志刚教授课题组与西安交大软机器实验室合作《Adv. Funct. Mater.》:研发软结构复合3D打印中的强韧粘接技术

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课题组与西安交大软机器实验室合作研发光响应可拆卸粘接技术

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课题组:设计分子拓扑结构达到强力干-湿材料粘接

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课题组报道:共价拓扑粘接法

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课题组综述 “水凝胶粘接:一种高分子化学,拓扑结构,和耗散机制的协同作用”

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课题组综述:水凝胶的疲劳

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课题组和麻省大学Ryan Hayward课题组:毛细弹性褶皱

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课题组《PNAS》:设计高韧性、低滞后性的可拉伸材料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贺曦敏教授和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合作:高性能水凝胶化学传感器

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课题组报道可拉伸密封层:同时实现可拉伸,低韧性和低可透性

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和Joost J. Vlassak 教授合作研制高度可拉伸、抗冻韧性水凝胶

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课题组综述:水凝胶离电器件

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课题组首次报道含水材料拓扑粘接法“分子缝合”

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课题组报道软材料原位粘接法:适用于性质各异的软材料、任意加工工艺

美国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课题组报道双网络水凝胶疲劳断裂

美国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课题组首次报道基于水凝胶的可拉伸液晶器件

美国哈佛大学锁志刚教授课题组首次报道韧性水凝胶疲劳断裂   

高分子科技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

关注高分子科学技术 👉


长按二维码关注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