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麻省理工学院陈刚教授和Evelyn Wang教授课题组利用超透明隔热气凝胶大幅提升光热转换温度和效率

老酒高分子 高分子科技 2022-06-13
点击上方“蓝字” 一键订阅

太阳能光热利用因其低成本、易储能、理论效率高等优点,成为当前科学研究和商业化的热点技术。太阳能光热转换中的重要一步是将太阳光高效地转换为高温热能。目前,研究者主要通过提高光学系统聚光比,设计高效太阳能光热吸收板并配合真空管来达到这一目的。但是精密的控制机制、复杂的加工工艺、严苛的气密性要求等因素制约了其进一步的大规模应用。因此,如何在无需高聚光比、特殊吸收板和真空的条件下实现高温、高效的太阳能光热转换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点。

近日,陈刚教授Evelyn Wang教授团队共同研发了一种新型高透光、低导热的二氧化硅气凝胶,大幅提高了无聚光、非真空条件下的光热转换温度和效率。基于传统的溶胶-凝胶合成工艺,通过优化孔隙和粒径大小,这种新型气凝胶透光率达到95%以上,肉眼甚至难以察觉该气凝胶的存在。同时,这种新型气凝胶继承了传统非透明气凝胶的高孔隙率,低密度和低热导率的特点。由于其特殊的光学和热学性质,这种新型气凝胶可以大幅降低传统光热转换系统的热损失,并提高系统的工作温度(图1)。


图1. 通过提升透光率和降低热损失,新型高透光隔热气凝胶大幅提高光热转换的温度和效率。


经过长期的探索,由陈刚教授和Evelyn Wang教授带领的团队研发了一种快速水解沉淀(Rapid-hydrolysis-condensation)制备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精细调控气凝胶孔隙和粒径大小。由于传统气凝胶中较大的孔径和粒径(~20 nm)会严重地散射可见光,尤其是波长较短的蓝色光,传统气凝胶会呈现出淡蓝色的半透明状(透光率~70%)。经过系统性地制备参数优化,该团队大幅度缩小了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孔径和粒径(~6 nm)并成功实现了大面积、单片、高透光气凝胶的制备(图2)。这种新型气凝胶同时具有低密度(100-200kg/m3)、低热导率(0.02-0.1 W/mK)和耐高温(700 °C )等特点。


图2. 高透光气凝胶样品与玻璃载玻片透明度对比,(a) 光学照片,(b) 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光谱


利用这种新型气凝胶,该团队实现了自然太阳光(非聚光)、无真空条件下获得265 °C(室内)和220 °C(冬季室外,图3)高温的试验结果。这一成果开辟了一条太阳能光热利用的新思路。例如,传统非聚光太阳能集热器被大量应用于家用热水器。通过加入这种新型气凝胶,这些低成本太阳能集热器不再受限于提供热水(~80 °C),而是可以提供价值更高的工业用热、冬季取暖用热等等。通过进一步优化和规模化生产,这种新型气凝胶的生产成本有望大幅降低,使其拥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图3. (a) 气凝胶太阳能光热收集装置户外试验照片(地点:麻省理工学院楼顶平台),(b) 试验过程中太阳能吸收板温度,环境温度和太阳辐射强度数据


以上成果以“Harnessing Heat Beyond 200 °C from Unconcentrated Sunlight with Nonevacuated Transparent Aerogels”为题发表在ACS Nano。论文的第一作者为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生赵霖,共同通讯作者为麻省理工学院的陈刚教授Evelyn Wang教授。关于这种新型气凝胶的制备、理论计算和其他应用的相关文献已发表于Joule, Optics Express, Journal of Non-Crystalline Solids等期刊。

 

文章链接

Harnessing Heat Beyond 200 °C from Unconcentrated Sunlight with Nonevacuated Transparent Aerogels

https://doi.org/10.1021/acsnano.9b02976

 

A Hybrid Electric and Thermal Solar Receiver

https://doi.org/10.1016/j.joule.2018.02.009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haze in transparent aerogels

https://doi.org/10.1364/OE.27.000A39

 

High temperature annealing for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of silica aerogels in solar thermal applications

https://doi.org/10.1016/j.jnoncrysol.2017.02.009


相关进展

上海交通大学邓涛教授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陈刚教授、南京大学朱嘉教授合作发表太阳能光热界面蒸发综述论文

访MIT陈刚教授:“世界一流”是怎样炼成的

MIT陈刚教授谈中美科研现状

受北极熊毛发启发,中国科大俞书宏教授发展了一种中空碳管隔热气凝胶

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张学同研究员课题组在石墨烯气凝胶智能纤维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高分子科技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

关注高分子科学技术 👉


长按二维码关注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