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天津大学吴洪教授、姜忠义教授在超薄纳滤膜上取得新进展

老酒高分子 高分子科技 2022-09-08
点击上方“蓝字” 一键订阅

随着全球淡水资源供求矛盾日益加剧,脱盐纳滤膜在污水处理、硬水软化和苦咸水淡化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界面聚合是工业上制备纳滤膜的有效方法,通常以超滤或微滤膜为基底,利用水相胺单体和油相酰氯单体在油-水界面处发生聚合反应,制备得到复合聚酰胺(Polyamide, PA)纳滤膜。传统界面聚合法形成的聚酰胺皮层厚度多为几十到上百纳米,制约了纳滤膜的渗透通量。根据Freger等建立的聚酰胺层生长动力学模型,提高胺单体初始浓度可有效降低膜厚度,然而,传统高分子超滤/微滤基膜的孔密度较低、亲水性欠佳,吸附和储存胺单体能力有限。

针对上述问题,该团队采用共价有机框架介导界面聚合的策略,利用二维固有孔材料在基底上首先构筑高孔隙率超亲水层,再进行界面聚合,成功制备出超薄聚酰胺纳滤膜。合成了具有高比表面积且富含亲水基团(胺基、酮基)的TpPa-1型共价有机框架纳米片(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 nanosheets, CONs)作为构筑单元,在基底上组装一层CONs复合基膜(CONs-loading layer composite substrate, CLS)。在界面聚合过程中,CLS层可高效储存胺单体,并优化单体分布与扩散,与TMC聚合后可得到超薄聚酰胺脱盐膜。


首先采用真空辅助自组装将CONs沉积在商售聚醚砜微滤膜表面制得CLS。通过改变CONs的沉积量可调控CLS中胺单体负载量,进而优化界面聚合反应中胺单体的初始浓度。结果表明,提高CLS中胺单体负载量可促进界面聚合反应的自抑制过程,聚酰胺层厚度可从70 nm减薄至10 nm以下。


图1.(a) 共价有机框架介导的超薄脱盐膜制备过程;(b) PES基膜的表面形貌与表面亲水性;(c) CLS复合基膜的表面形貌、表面亲水性与断面形貌;(d) CONs沉积量对CLS复合基膜水吸附能力与胺单体储存能力的影响;(e) CONs沉积量对复合聚酰胺膜结构的影响。


制得的超薄纳滤膜水渗透速率可达535.5 L m−2 h−1 MPa−1,同时可保持良好的二价盐截留率(Na2SO4, 94.3%),是文献报道纳滤膜水渗透速率的2-8倍。此外,制得的超薄纳滤膜在不同盐浓度、不同操作压力下均表现出良好的脱盐性能和长期运行稳定性。


图2.(a) PA/CLS膜的分离性能;(b) 纳滤性能对比图;(c) PA/CLS膜对不同盐溶液的分离性能;(d) PA/CLS膜对不同浓度Na2SO4的分离性能;(e) PA/CLS膜的耐压性与(f)长期运行稳定性。


该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上(J. Mater. Chem. A, 2019,7, 25641-25649)并入选该期刊2019年度热点论文(HOT paper)。论文第一作者为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博士生袁锦秋。通讯作者为天津大学吴洪教授姜忠义教授


论文连接:

https://pubs_rsc.xilesou.top/ko/content/articlelanding/2019/ta/c9ta08163a/unauth


相关进展

天津大学姜忠义教授、吴洪教授在离子传导膜上取得新进展

东华大学冯训达研究员《Sci. Adv. 》:具有连续水通道、抗污染的自组装纳滤膜

华南理工大学王习文副研究员团队采用新方法改进纳滤膜性能

浙江大学徐志康教授课题组发展了一种荷正电纳滤膜

中科院苏州纳米所靳健研究员课题组在高性能纳滤膜方向取得研究进展

高分子科技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

关注高分子科学技术 👉


长按二维码关注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