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个平均水平的科学家——我能做什么?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物理所研究生教育 Author Sven Hendrix
来源:物理所研究生教育
作者:Sven Hendrix
我们总能看到学术大牛们在Nature与Science杂志上文章发不断,他们有巨额的经费,顶尖的设备,还带领着一支由同样想发文章的博士后和博士生组成的庞大团队。但你啥都没有!当你看到这些学术大牛们时,该如何处理自卑感呢?以及怎样才能变得更好呢?
当我们为博士生和博士后上“成为优秀研究者”的课程时,他们中的许多人都被“在科研中变得卓越”的目标所压倒。的确有部分年轻的研究人员怀着成为优秀人才的强烈抱负,而且也取得了成功。但不幸的是,大多数人倾向于把“卓越”理解为一个不切实际甚至毫无吸引力的目标。在过去的十年里,我意识到一些简单的策略可以帮助年轻的研究人员克服被“卓越”概念压倒的感觉。
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不要把自己和那些经验丰富、在事业上工作时间更长的前辈做比较。如果你是一个年轻的科学家,不要把自己和一个自80年代末就开始发表影响深远的论文的学术大牛相比——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不可能不沮丧。你必须意识到这些学术大牛是相当罕见的,换句话说,大多数科学家其实处于一个“平均值”的状态,他们会逐渐发现自己处于高斯分布的中间部分。所以再说一次,不要把自己和相当罕见的人比较。
把自己定性为“一般”或“平庸”在心理学上是一个很大的错误!你可能会说这只是一种谦虚的方式,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就是一种自卑的表现,而且别人也会因此对你有这样负面的评价。因此,永远不要称自己为“普通人”。至少别公开这么说:)。
大多数科学家都羡慕学术大牛,但是为了这样的成功你要付出什么代价呢?
许多科学家对自己的生活感到很满意了,而不想为成为顶尖学术大牛而付出代价。做科研是很煎熬的,往往会与家庭生活、其他爱好不相容。对于一个高水平的职业来说,高度的专注是必要的,这会带来很高的机会成本(当你专注于一项活动时,你会取消其他可能具有类似价值的活动)。因此,对于大多数高水平的职业来说,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强大的动力、耐力、刻苦且长时间的工作都是必要的。然而,大多数已过中年的学者认为他们的事业只是充实生活的一个要素。因此,要有意识地决定你是否愿意为你选择的职业付出代价。
一定有其他选择。有许多研究人员尽管没有定期在高影响力的期刊上发表文章,但由于他们找到了一个令人兴奋和舒适的科研定位,因此认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是“成功的”。许多成功的研究者只发表过一两篇高影响力的论文,并在他们被终身聘用后改变了他们的发表策略。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他们变得懒惰或失去雄心壮志。很多时候,他们只是发展了一个更广阔的视角,认为对于科研生产力与质量来说,追求高影响因子是一个不好的策略。相比之下,他们不断地研究他们发现的相关问题,并得到广泛的结果。这可能产出高影响因子的文章,但它们不是主要动机。然而,当你是一名教授并且在退休前有一个稳定的职位时,这种态度就容易培养。
首先我们要定义好“成为一个更好的科学家”意味着什么。更“好”是很难定义的,因为科研中有许多不同类型的优秀和成功。
为了对自己的愿望、才能和可能性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你必须先定义一个成功的科学生涯对你意味着什么,以及你认为哪些科学方面的优秀指标很重要。这也有助于了解是否存在可能会削弱你的积极性的内在冲突。
树立长远的目标
要想在科学领域成功,你需要一个长期的目标和策略。许多研究人员没有一个5年或10年的职业规划,这使得明智的长期决策不太可能。关于明确任务与制定目标的书有很多,从中找一本来读吧。对于追求自己关心的事业来说,没有什么比这更有帮助了。
你的环境决定了你的表现——好好选择它!
吉姆·罗恩说过一句名言:“你是与你相处时间最多的五个人中的平均数。”
大多数人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工作上…
如果你周围的大多数人都专注于教学或管理而讨厌研究,那么你迟早也会倾向于把注意力放在教学或管理上,或者离开这个环境。如果你在一个充满雄心壮志的环境中工作,有大量的技术支持、智力激励和足够的同侪压力,那么你很可能会调整自己的工作行为。根据你的长期规划,你应该明智地选择你的工作环境。
有意识地进行选择!
大多数年轻的研究人员不想在一个有7个博士后的激烈竞争的学术环境中工作。他们都在同一个大项目上工作,谁都想成为下一篇Nature论文的第一作者。因此,他们将在一个更适合他们的环境中找到一份工作。例如,如果你想帮助某一特定疾病的患者,你没必要非得在一个重点是在Nature和Cell上发表论文的研究小组中工作。也许加入一个临床导向的实验室会更好,这样的实验室会更关注病人的日常需求。
有意识地去选择你是更喜欢解开科学谜题还是更喜欢建造复杂的仪器,你是更喜欢写作还是更喜欢管理一个团队。最后你会发现有些工作会更有利于自己实现事业成功与家庭幸福的结合。
为了避免自卑感,为了追求自己真正热爱的事业,这些都是你必须认真考虑的重要决定。
相关资讯
研究表明:疫情期间科研人员论文写得少了,是因为在忙着带娃...
科技部等9部门印发《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
免责声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点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