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秦安军教授等:绿色单体CO2和炔类单体参与的四组分串联聚合反应制备区域和立构规整的聚烯胺酯

高分子科学 高分子科技 2022-05-03
点击上方“蓝字” 一键订阅

多组分聚合反应(Multicomponent polymerization, MCP)具有温和、高效、原子经济、操作简单、产物结构多变等一系列优点。近年来,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秦安军教授等利用绿色单体(H2O, O2CO2)和炔类单体,发展了一系列高效、温和的新型多组分聚合反应,制备得到一系列功能聚合物(Macromolecules 201851, 42−48; Macromolecules 2019,52, 5546−5554; Macromolecules 201851, 7013−7018; Macromolecules 201750, 8554−8561; Acta Chim. Sinica 202078, 9−22; Adv. Sci. 2020, 2000465)


串联反应(Tandem reaction)是将多步独立的反应整合为一步反应,可大大简化实验操作和节约时间,较便利地制备得到结构复杂的产物。因此,将多组分聚合反应和串联反应相结合,发展绿色单体CO2参与的多组分串联聚合反应(Multicomponent tandem polymerization, MCTP)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上述背景,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秦安军教授近期利用绿色单体CO2和炔类、卤代烷烃以及胺类单体,发展了四组分串联聚合反应,高产率(最高达95%)地制备得到了区域和立构规整的聚烯胺酯。当胺类单体为一级脂肪胺时,得到的聚烯胺酯全部为Z式构型;而当采用二级脂肪胺单体进行聚合反应时,得到的聚烯胺酯则主要以E式为主(1)。作者还利用了不同的单体策略,制备得到了不同主链结构的聚烯胺酯(2)

1. CO2和炔类、卤代烷烃以及胺类单体的四组分串联聚合反应


2. CO2炔类单体的不同单体组合策略的多组分串联聚合反应


得到的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热稳定性;含有四苯基乙烯(TPE)基元的聚烯胺酯同样表现出“聚集诱导发光”特性(3),其聚集体可实现对爆炸物三硝基苯酚的灵敏检测,检测限可低至5.5 × 10-6 mol/L (4)

3. (a) 含有四苯基乙烯(TPE)基元的聚烯胺酯在含水量不同的THF和水的混合溶剂中的荧光光谱; (b) 聚合物相对荧光强度随THF和水混合溶剂中水含量的变化曲线

4. (a) TPE基元的聚烯胺酯P1b/2/3a/CO2在含水量90%THF和水混合溶剂中随爆炸物三硝基苯酚浓度变化的荧光光谱响应图; (b) 相对荧光强度随三硝基苯酚浓度变化的曲线


宋波博士是该论文的第一作者,秦安军教授唐本忠院士为通讯作者。该项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s. 21788102, 2152541721490571)、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Nos. 2016A030312002和2019B030301003)和香港创新与科技基金(No. ITCCNERC14S01)等项目的资助。论文即将发表于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原文链接: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0118-020-2454-2

相关进展

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秦安军教授等《Adv. Sci.》:二氧化碳基超支化聚炔酯的构筑及选择性多步后修饰

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秦安军教授等发展了基于内炔的C(sp3)−H活化胺化聚合反应

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秦安军教授等:新型自发炔-胺点击聚合反应
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秦安军教授等在选择性活细胞成像上取得新进展

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秦安军教授团队综述:聚集诱导发光聚合物的合成与应用

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秦安军教授等发展了基于C(sp3)−H活化的内炔与醇类单体的新聚合反应

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秦安军教授等发展了二氧化碳和炔类单体的新聚合反应并制备了环状碳酸酯基聚合物

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秦安军教授团队:基于聚集诱导发光特性实现了“点亮”型的细胞成像和对细胞的原位杀伤

华南理工大学秦安军教授:创新点击反应,奏响聚合物研发新乐章
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秦安军教授等首次将氧气(O2)作为聚合单体制备功能化聚呋喃
华南理工大学秦安军教授和唐本忠院士:三键单体二异氰基乙酸酯的单组分聚合反应制备聚咪唑
春色满园关不住,点击聚合绽新花--浙大唐本忠院士、凌君教授和华南理工秦安军教授合作,开发出一种新型的“羟基-炔”点击聚合反应
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秦安军教授系统评述:聚集诱导发光聚合物
华南理工大学秦安军教授、唐本忠院士综述:基于三键单体的聚合反应
浙大钱骏教授、香港科大教授唐本忠院士与华南理工秦安军教授: 基于聚集诱导发光(AIE)材料的活体鼠脑穿颅三维成像
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秦安军教授开发出基于炔类单体的新型CO2聚合反应

免责声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