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里最卑微的这群人,看不到出路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有间大学 Author 小新同学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有间大学(ID:youjian-university)
作者:小新同学
6 月初,山西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新出台的人才吸引政策,其中明确提出了以上为科研人员加钱的要求。
这些变化看上去很美,仿佛科研人员期盼已久的春天终于要来了。毕竟,准入门槛高、做出成果难,普遍待遇和条件却与工作难度和价值极不匹配,向来被看做是科研行业的致命痛点。
网络上,科研已经和 「穷」 字紧密关联在了一起,各种 「做科研会不会穷」 的热烈讨论和 「科研穷三代,读博毁一生」 这种触目惊心的警句交相辉映。想来总不能是大家约好了一起唬人。 而相比企业科研人员,高校科研人员又尤其自带一股清贫的 「科研民工」 味儿。
01高校科研,到底有多穷
做科研穷不穷先不说,辛苦应该是公认的。在广大的高校普通科研人员群体中,像硕博生和 「青椒」 们(青年教师),都各有各的难。
普遍来说,大部分硕博生的日常基本就是上课、开会、啃文献、做实验、写文章,「搬砖」 生活枯燥又辛苦。然而学习之外,各种繁琐的打杂和出力也少不了,很多人可能因此获得了比财务还熟练的贴发票技能。
几年的日子好不好过取决于有没有碰上一个好导师。若是运气不好,要么身陷 996 工作制、无休止的组会和考核;要么化身为导师私人助理,忙前忙后,偶尔还得帮领导孩子做做科研项目;要么全程只能靠自己。这么看来,读研真的挺像做苦工的。
图片来源:化学加
而对于青年教师,生活紧紧围绕着上课、带学生、发文章、做项目和繁琐的行政事务展开,在国内高校日渐普及的 「非升即走」 制度下,他们在聘期内达不到考核要求就得直接走人,工作压力令人难以想象。
光从这两个群体来看,高校科研并不是那么安逸的工作,重担在身又处处是坑,对国家至关重要,一般人进不去也干不来。
然而这么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其待遇问题屡屡引发争议,已是老生常谈。
科研行业的总体待遇如何?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 「2018 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数据来看,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行业人员的平均工资在排名中位列第三,达到 123343 元。
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
乍一看这个数据,科研人员的收入名列前茅,情况似乎比一般人想象的要好很多。但 「平均工资」 这种东西就像马云和你的平均收入,掩盖了两极分化的事实,而高的那一头往往并非普通科研人员的现实。
2018 年中国科协发布的《第四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指出,相比过去几年,科研人员收入增加但收入满意度持续下降,33.5% 的科技工作者认为自身压力主要来源于经济收入。
超时工作情况也有所加剧,科研人员总体平均每周工作 49.7 小时,比法定劳动时间多 24.3%。影响科技工作者生活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是收入低、工作忙无法照顾家庭等。 总结一下,就是工作辛苦、工资还低,简直是 「又穷又秃」。
需注意的是,上述数据的统计对象包含了各类型的科研工作者。细分来看,相比能够依托企业资本、专注应用投产变现的企业科研,高校科研专注于学术研究,也没有企业的资本优势,因此待遇情况一般更不具优势。
领研网于 2018 年收集了 38 位科研人员的真实收入情况,总体来看,高校科研人员的待遇因身份、专业、学校、地域等情况而异。
这些例子中,博士生的收入在 1000-5000 元之间,福利奖金并非各校皆有;硕士生的补助在几百块到千余出头,与学费相比杯水车薪。
青年教师的底薪总体不高,工资在 3000-7000 元之间,其他绩效福利收入因校而异。对比之下,境外研究生和中外合办高校教师的待遇要显著高于国内普通高校的水平。
这些高校科研人员中,有多人表示其收入不抵生活开销、学费负担重、还房贷吃力,同时工作压力非常大。
小新同学从一位工科硕士生那里了解到,其每月收入约 1000 元,相比其他收入两、三百元的同学算是较高的水平。另一位语言学专业的硕士生则表示,其每月能获得 500 元补贴。
这也不难理解,毕竟硕士生刚刚踏入科研领域,还是以学生身份为主,收入多为补贴的性质。但延续整个学术生涯的低待遇水平也代表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都将很难脱离家庭的援助、做到经济独立,到博士阶段都可能如此。
即使当上了青年教师,偏低的工资水平可能会让其中本就家庭条件一般的同学依然过得拮据。
在知乎一个 「大学教授和科研人员能否请得起保姆」 的问题下,最高赞的回答来自一位 211 博士毕业、在双非一本高校做讲师的用户,其表示每月工资到手不到 6000 元,挣得还没家里月嫂多。而其他回答的中心思想也无非是,「绝大多数请不起」。
图片来源:知乎 @匿名用户
以上数据和例子都来自科研人员的个人经历,而个人情况千差万别,无法代表整个高校科研行业的形势。但人们也确实能从中窥见没有资源、人脉和头衔的广大 「科研民工」 的真实境遇。
若拿他们与其他热门高薪行业的从业人员相比,比如当下的码农和金融民工,待遇的对比可能会相当残酷。
同专业、同学历水平的人,一个转行一个继续做科研,收入水平可能从一开始就相差甚远,而后差距还会越拉越大。这样看来,做科研的机会成本是相当之高。
这也是为何开头政策里 「科技研发人员薪酬平均水平要高于企业管理人员薪酬平均水平」 这一说法,让人略有质疑。
但无论如何,它跟高校科研界本来也没什么关系。
02高校科研,也不是不能发财
正如凡事有例外,高校科研人员当然不可能全都很穷,总有一小部分大佬亲身证明 —— 搞科研也能致富。
很明显的是,相比广大 「科研民工」,那些拥有金光闪闪的高级头衔和教职、无数奖项硕果累累的核心圈学术大牛,自然是站在收入金字塔顶端的那小部分人。
发顶刊、拿基金、建实验室,当资历和水平到达一定程度,待遇和资源早已不是这些科研从业者需要担心的事。
就像整个社会一样,科研界也广泛存在着收入和资源分化的情况,而这种差距只会越拉越大。但将问题简化为个人能力的差别不可取,整体环境下各种因素都在发挥着作用。
不同的学校背景和地域条件从一开始已经为待遇差距奠定了基础,经费充足的部属高校和 985/211 高校自然比地方高校和双非高校要宽裕,对科研投入得更多,师生待遇通常也更有优势。
而学科专业之间的差距可能是更加难以逾越的鸿沟,它们的天然性质和发展道路已经决定了太多。
若出身自当下备受重视的热门工科专业,或是商学院这种自带厚实家底的地方,即使不进行业来做科研,待遇相对来说依然能有很大优势。
这种时候,文科师生总是默默退出群聊,而来自 「生化环材」 四大天坑专业的硕博生们已经身陷搬砖生活和学科内卷的囹圄,待遇这回事大概聊也懒得聊。
兴兴向荣的,多是那些顺应了时代需求与发展趋势的学科;而研究成果缺乏市场价值并陷入内卷化的学科,在人力过剩、发展停滞的现实中,前途已然不明朗,还谈何提高待遇。
学校、专业和方向选得好,收入和经费少不了;跟对了导师,福利、奖金和出国游不是梦。
只要肯花心思,科研人员并不总是需要成为顶级大牛才能获得高收入,拥有稳定教职也是一大优势。
光看学校一边的收入和福利,国内高校教授的普遍待遇可能总体上也只是中偏上水平,不算特别高,但他们之中很多人懂得通过兼职来获得灰色收入。
许多教授在学校工作之外,出去讲课、做顾问、开公司、接工程,由此获得了相当可观的外快收入,高效地将知识转化为财富。
这种副职灰色地带难以轻易评判,但基本的原则应当是不能影响本职工作。
一旦遇到传说中忙着搞副业,上课不好好上还水一堆论文要经费的教授们,很多人也是敢怒不敢言。
这还不算最厉害的,很多无所畏惧的学者们直接一步到位采取 「违法发财法」,大搞学术不端,各种学商勾结,骗取大笔科研经费再坑进自己腰包,顺便哄抬自己的身价。
比如在 2003 年,上海交大的陈进教授通过其主导的 「汉芯一号」 芯片造假事件骗取了上亿元的国家科研经费和大量学术头衔,造就了国家科研史上极为典型的重大造假事件。
这些科研人员发了大财,也在社会新闻里收获了名气,也算是 「名利双收」 了。在财富密码的诱惑下,学识和道德也是没有必然联系的。
说回来,科研致富要拼条件、拼资历、拼各种花样,其实永远只是少数人的竞技场。
最惨的还是那些遵纪守法、踏实干活的普通科研人员,「科研民工」 这名号诚不欺我。环境的局限已经难以突破,还有更多结构性的问题是个人无法左右的。
03科研人员,应该得到更多关注
国家不是没有重视科研,反而在不断加大对科研的经费投入。2018 年,我国的科研投入已经排名世界第二,但这之中又有多少落在了科研人员的劳务收入上?
早在 2016 年,我国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中 「重物轻人」 的现象就已为人所诟病。缺少资金投入和完善制度这些前提条件,科研人员的待遇问题就这样逐渐形成和加深。
普通的高校科研人员,尤其是新兴青年学者们,尤其受到待遇和资源不均的困扰。
复旦大学的王传超博士曾于 2015 年在 Nature 上发表过一篇名为 Give youth a chance 的文章,讲述国内初出茅庐的青年科研人员面临难以申请科研课题和经费的困境,引发人员外流或脱离科研界的问题。
图片来源:Nature
如今情况似乎也没有什么改变,国内面向学术界新人的基金能提供的资金依然相当有限。
无论科研界内部形势如何,外界总有这样一种说法,即高校科研人员的平均收入与广大普通群众相比,实际已是中上水平,所以不应 「哭穷」。
这话前半段可能不假,可是对比科研人员多年寒窗的大量前期投入,以及科研生涯中漫长且艰辛的攀登过程,做科研实际上算是一项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回报率不高的工作。
况且科研工作本身要求高、难度大,成果价值宝贵,科研工作和教育建设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科研人员理应得到应有的回报,而不应拿出来一概而论。
这一说法无疑也体现了社会中广泛存在的一种观念,即 「科研人员就应该安于清贫,甘于奉献、不求回报,不食人间烟火,维持高尚的‘人设’」。在一些人眼里,科研人员就不应该和 「不洁」 的金钱扯上关系,甚至官方也会潜移默化地宣传这种思想。
袁隆平院士在十多年前因为摸了一下豪车而遭到网络攻击;钟南山院士的儿子钟帷德,一位医学专家,因为接受采访时戴了一条爱马仕皮带而引发热议。
在这样的社会观念下,科研人员不敢大方追求更好的待遇,更加有苦难言。
那些出身困难的科研人员,真的靠知识改变命运了吗?长此以往,科研人员动力不足,甚至大量流失,愿意涉足科研界的年轻人只会越来越少。
如今不少国内科研人才流入国外科研界,可国外的高校科研人员待遇情况就一定比国内好很多吗?事实上,它们的科研界内也存在着大量问题。
Nature 在其 2018 年的科研工作者薪资调查中,收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 4334 位科研工作者的信息。结果显示,学术界科研人员的收入和工作满意度总体都不如来自其他部门的科研工作者。
其在另一项于 2016 年展开的有关科研界收入不平等现象的研究中发现,在多个国家的高校中,精英科学家与普通年轻科研人员的的待遇差距两极分化,且还在不断扩大;美国学术界与业界之间、不同学科内部多年来也一直存在着收入不平等现象。
而低收入和缺少职业发展是导致科研人员对工作不满的两大主要因素。
图片来源:Nature
而且别忘了,tenure track(终身教职制度)就来源于美国。在拿到终身教职前,这些高校科研人员的职业道路都在经历残酷的考验。
这样看来,高校科研人员待遇不佳的问题,于全世界普遍存在。大家都明白科研工作很重要、科研人员是人才,但现实似乎并未因此产生什么改变。
在这个许多人靠网络轻松赚快钱的时代,无数心怀向往而选择了科研道路的高校科研从业者,依然在为最基本的生活质量问题而烦恼焦虑。
相关资讯
用 30 万年薪做幌子,疯狂收割年轻博士当韭菜:日渐盛行的高校「研究员」岗位有多难?
因拒付哈佛论文装订费错失博士学位,毕业论文丢失半个世纪后重见天日
▼
推荐阅读
▼
猛戳二维码入学↑↑
免责声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点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