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华为北京博士后工作站正式成立”的消息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据知情人士透露,华为给入站的博士后开出了至少50万的高薪,极具吸引力。
事实上,近几年来,各大企业高薪招揽人才的新闻并不少见。2019年6月,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EMT会议中说道,今年华为将从全世界招进20-30名天才少年,明年从世界范围招进200-300名天才少年。同年7月,华为内部发文公布了8名顶尖学生的年薪方案,这8名人员全部为2019届应届顶尖学生,其年薪最低为89.6万元,最高为201万元。有网友羡慕地评论道:“这些年轻人一毕业一年的收入,差不多是我一辈子的收入了。”除了华为之外,其他企业也不甘示弱,通过各种方式留住人才。格力企业通过为优秀员工分房的方式延揽人才,增加员工的企业归属感;腾讯企业给员工分发3~6个月薪资的年终奖,业绩好的部门,其员工甚至能拿到24~48个月的工资作为年终奖……看到这一则则的新闻,别急着羡慕别人的高薪,不妨看看这些人才背后的履历。就拿进驻华为的这些博士来说,他们不仅要毕业于国内顶级名校,而且还要求在求学阶段就已经有突出的科研成绩。你看,这个时代多公平,你有本事,市场就会给予你高额的回报。你是金子,就不怕没有发光的一天。可遗憾的是,很多人只看到这些“天才少年”拿着高额年薪风光的样子,却没有看到他们在背后寒窗苦读二十年,默默付出的样子,于是把自己所有的失败归咎于世界不公,生活太苦。殊不知,人生就像老话说的那样,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当你努力到无能为力的时候,才发现,一个人逼不逼自己,过的是两种人生。 01 哪有什么天赋异禀,不过是百炼成钢还记得那个入选华为“天才少年”项目的博士毕业生张霁吗?才刚一毕业,华为就开出201万的高薪,招他入公司。可谁能想到,张霁其实并不是所谓的“天才”。当年的他,是通过一年的复读,才考上武昌理工大学。而武昌理工,当时还只是个三本学校。
虽然高考失利,但张霁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通过一路地复读、考研、考博,最终考上了华中科技大学,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还记得那个11岁就在世界舞台闪闪发光的钢琴家郎朗吗?作为一名“钢琴天才”,郎朗13岁就拿下柴可夫斯基国际青年音乐家比赛第一名。《纽约邮报》也曾以“NO.1 Piano Man”为标题,刊印了史上最大头条头版,讲述了郎朗的传奇人生经历。可是,你只看到郎朗的天赋,可曾看到他背后的努力?网上曾曝光一份郎朗7岁时的练琴时间表:早上:5:45起床,练一小时琴,7:00上学;中午:回家吃饭15分钟,练琴45分钟;晚上:放学后练琴两小时,然后吃晚饭,晚饭后再练琴两小时,写作业。每天近6个小时练琴,若遇到节假日和寒暑假,练习的时间还会加倍,从不间断。你看,这世上哪有什么天赋异禀,不过只是百炼成钢。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所以,孩子,每个人的天赋或许会不同,但天赋绝不是决定一个人成败的关键要素。天赋再高,没有后天的努力,也不过是像仲永一般,落了个“泯然众人”的结局。在努力面前,天赋其实并不重要。 02 请逼自己优秀,然后骄傲地生活前段时间,人民日报报道了一名叫魏凯伦的大学毕业生。从小生活在甘肃大山深处的魏凯伦,家里条件极其艰苦。
为了走出大山,魏凯伦每天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翻越好几座大山去读书。他的整个青春时代,不是在读书,就是在去往读书的路上,没有任何的娱乐。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年,魏凯伦以620分的高分被国防科技大学录取。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他正在搬砖,贴补家用。当他得知自己被录取时,魏凯伦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冲着大山喊道:“山,山,我走出去了!”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已到2020。今年7月,魏凯伦以专业排名第二的成绩,从国防科技大学毕业,成为了一名军官。他再也不用回到那闭塞的大山,再也不用去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如果你问,魏凯伦的人生苦吗?当然苦。十几岁,最是青春洋溢的年纪,可魏凯伦的青春却是寂寞无趣的。可是,没有年少时逼自己一把,魏凯伦恐怕还得回到那寸步难行的大山,重复他父辈们艰难的命运。所以,孩子,你要相信,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很多时候,你不逼自己一把,生活就会反过来逼你。你逼自己,只是逼一阵子,而生活逼你,往往会逼一辈子。还记得几年前,有网友在玉林本地论坛曝光了一篇日记。日记的主人公叫李菊兰,是一名农村女生,初中毕业之后,李菊兰就和同学一起到广东打工赚钱。她们在东莞的一家电子厂落脚,在流水线上做着简单又重复的工作。时间才过去不久,李菊兰就崩溃了。电子厂的工作枯燥又乏味,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早晨六点半起床,晚上12点以后才能睡觉。工作时间长不说,强度也大。上班期间,李菊兰连上个厕所都要叫人顶替,一分钟都不能偷懒。直到那个时候,李菊兰才怀念起上学的时候,甚至怀念那个常常惩罚她的“整人班主任”。日记结尾,女孩一句话让人读了心碎:“我不想打工了,我想回家上学。”李菊兰的经历,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共鸣。很多人表示,当年读书的时候总觉得读书太苦,想要出来打工。等出来打工才知道,努力读书才是最容易的那条路。原来,和生活的苦相比,读书的苦,真的不算什么。所以,孩子,多希望你能明白,你所学到的知识和本领,都会化作你对抗生活的铠甲。你要知道,人生虽然漫长,可是关键的就那么几年。逼自己一把,固然会苦,可那并不算太苦。真正的苦,是被生活扼住了喉咙,无法动弹。 03 孩子,别等长大了,埋怨爸妈当初没有“逼”你还记得很久之前那部经典的家庭情景剧《家有儿女》吗?剧中,刘星和妈妈刘梅的对话让人印象深刻。刘星向小雨抱怨,妈妈小时候没给自己报兴趣班。而刘梅委屈地说道:“我也有给你报这班那班,想让你学,你自己不学啊!”刘星回道:“我那时候还小,我还不懂事,您也不懂事吗?您应该从小教育我、逼着我呀……”刘梅瞬间哑口无言。其实,像刘星这样想法的人,还少吗?多少成年人在看到别人有这样那样的才艺,或是看到别人考入名牌大学,拿下高薪工作时,他们内心也会有过一丝的埋怨:要是当年我不好好读书,不好好努力的时候,爸妈能逼我一把就好了。你看,那些看似无情,看似整天逼迫孩子的父母,往往才是有远见的父母。他们难道不心疼自己的孩子吗?并不是。只不过父母之爱子,必为其计深远。父母之所以“绝情”,不过是怕你在最好的年纪选择了安逸,却要用后半生的岁月弥补。所以,孩子,请不要抱怨父母太“狠”。在你年纪还小,自制力还不够强的时候,父母逼你一把,是为了把你往正道上推。为人父母,谁人不是一边深爱,一边“狠心”,一边爱孩子,一边“逼”孩子。惟愿这一份“狠心”,能让孩子被世界温柔以待,更能得到孩子的理解。 04 《黄金时代》里说:“人的一生,可以自己选择的事情非常少。我们没法选择怎么生、怎么死,但我们可以选择怎么爱、怎么活。”孩子,希望你知道,当你每天在逛商场、打游戏、刷抖音的时候,这世上有另外一些人,正在坚持努力,用心学习……一天两天的时间,或许看不出你们的差距,可是一年两年,十年八年呢……很有可能,你们会过上不一样的后半生。所以,请相信,逼不逼自己,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人生路上,你总要逼自己的一把,才能遇到更好的自己。共勉之。本文来源《碧读好书》(ID:renshengbidu),原创文章、新书资讯、必读书单等,伴你成长!好书像碧玉般珍贵。部分图/摄图网
免责声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