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写给新入门的研究生:关于论文写作的那些事儿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学术志 Author 以学术为志业矢志不渝
来源:学术志(ID:xueshuzhi001)
作者:浴火凤凰
对于新入门的研究生来说,如何写出质量高的论文,无疑是应当尽快掌握的必备技巧。
很多新入门研究生们的共同感受是:虽然本科时也写过毕业论文,但那和研究生的论文根本不是同一个概念,相当于从头开始学习如何写论文,这一过程痛苦万分。
大家可能会在头脑中浮现出一个论文写作菜鸟的制式Pose:
深吸几口烟,45度仰望房顶,眉头紧锁,眼神里充满淡淡的忧伤,半天过去了,Word文档的输入光标依旧停留在原地闪烁,内心中有一种把电脑键盘全部砸碎,并扔进垃圾筒的冲动……
转眼间,我距离这个Pose已经有近十年的时间了。
我这么说,大家千万别以为我是一个发际线上移、眼镜片宽厚、法令纹深陷、椎间盘突出、大腹便便的“典型”颓废博士男形象。
事实上,本人头发浓密且无一根白发,虽有些近视但不戴眼镜,法令纹淡淡那是成熟的见证,椎间盘突出但并不严重,腹部上还有几块肌肉,三公里跑15分钟轻松搞定,还有一点必须要强调的是,我从不抽烟。
这些年来,自己始终秉持“会写论文是研究生核心技能”的理念,硬着头皮与电脑为伴、与实验共舞。经历过无数个孤灯长夜,“不知东方之既白”,为了一篇又一篇论文辗转难眠,真可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当然,我也曾一次次在心里吐槽:
春眠不觉晓,醒来写论文;
举头望明月,低头写论文;
少壮不努力,老大写论文;
家里没矿藏,只能写论文;
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写论文;
人生自古谁无死,来生继续写论文!
有人问我博士后出站后想干什么,答曰:
余生从此无他求,只要不再写论文!
不过,吐槽归吐槽,写论文带给自己的,不只是把业余时间榨干、让身体状况变差,还有视野的开阔、思维的拓展、能力的提升。确切地说,自己非但不是写论文的受害者,而是实实在在的受益者。
所以,当许多人打着破除“唯论文至上”的旗号糊弄应付论文的时候,我想弱弱地发一下声,结合自身的感悟,谈谈一些关于论文的那些事儿……
写论文真的那么重要吗?
当然,这是相当相当的重要!
如果把研究生的舞台比作篮球赛场,那么,论文写作能力就好比得分能力,而日常工作、为人处世好比防守能力和助攻能力。
通常来说,对于一名篮球运动员来说,技术含量最高、操作难度最大、收获效益最明显的当然就是投篮得分了,但练就这项技能也最耗费时间,往往需要数年如一日刻苦训练,通过长期的经验技巧积累而形成牢固的肌肉记忆。
要想成为一名篮球超级巨星,得分能力必须要出类拔萃,就像NBA勇士队的库里那样,虽然助攻和防守能力相对弱一些,但这并不打紧,只要有杀手锏,得分能力如同砍瓜切菜一样轻松,那就是篮坛巨星。
而对于研究生来说,诸如购买器材、报销账单、收发快递等日常业务工作,几乎每个人都可以干。
然而,善于写论文,尤其是那些能够发表Nature、Sci这样顶层期刊的学生,更可谓是凤毛麟角,并且这些学生往往参与实验室的核心课题最多、导师最器重、成果最丰富、前途最光明。
如此看来,你说写论文的能力重要不重要?
写论文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我认为,对于研究生来说,三种能力异常重要:学习能力,行动能力,写作能力。
学习,让我们转变思维,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涵养品德,时刻保持与时代同进步;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动,让我们知行合一、知一行一,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实现价值;
写作,让我们学会思考、分析、总结、提炼、升华,提高理性思维、自我表达和驾驭文字能力。
写论文的过程,首先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系统掌握所在学科的知识理论体系,熟悉学科的发展脉络,了解前人既有的研究成果,并紧盯学科最前沿的研究动态。
写论文的过程,其次是一种思考的过程。尤其是围绕自己的毕业论文,查找相关文献资料,通过收集、整理、甄别、消化、吸收,发现对自己论文有益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实验、分析与总结,从而充实毕业论文的核心内容。
写论文的过程,再次是一个积累的过程。积累思想,积累知识,积累词句,积累经验,积累能力,积累财富。
写论文的过程,还是一个输出的过程。罗辑思维、得到APP的创始人罗振宇曾说过:“如果只是看,只是听,那你只是一个靶子,在知识的枪林弹雨中承受知识的冲击而已”。只要动笔写,就是在输出,就不只是一个靶子、一个书筐。
剑指“论文至上”,
写论文不应被批判吗?
我们都知道,对于学术研究而言,内容与形式缺一不可。即使我们拥有了新的理论思想、实现了实验的新突破、解决了学科的重大问题,这些实实在在的内容,但终归还是要通过“论文”这一形式来体现出来。
正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云,如果连论文这一层“皮”都没了,即使有再多理论、实验突破的“毛”,又如何展现?
有人可能会说,2020年初,科技部、教育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院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剑指“唯论文”和“SCI论文至上”等问题,旨在推动高校科研转向高质量发展。
请注意,文件使用的是“规范”,而不是“废除”。
论文,作为一种必要的学术成果展现形式,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唯论文论”,错的是把写论文变成评审职称、申请课题、发放奖金的唯一评审指标。
事实上,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写论文对一名科研人员、一名研究生都必不可少。
当前,上上下下要求规范论文写作,并不是说论文可以不写了,或者标准可以降了,而是要解决过度追求SCI论文相关指标,造成学风浮夸浮躁、急功近利等问题,改变论文中的“假、大、空”,要求论文更实、更新、更深、更精。
这不是将标准降低了,反而是提升了。
我不是不想写,
而是不会写怎么办?
依我来看,你不是不会写,而是不愿吃苦去写。
这些年,我留意到实验室中的一个现象,论文质量较高、成果相对丰富的研究生,其家庭背景、财富状况在同级同类同龄中相对靠下,说的更直白些,就是没钱、没势、没背景也没选择余地、没后路可退的研究生,往往更能吃苦、更能沉下心来写论文。
当然,这也只能算是我所在实验室小范围内的现象,绝不能以偏盖全。
论文写作能力,其实也属于一种业务能力,只不过这种业务能力的获得,不像诸如背诵几页英语单词、解一道高数题目等其他技能那样立竿见影,看得见、摸得着,及时反馈迅速。
我们很多人的共同感受就是,在写论文上加了班、熬了夜、吃了苦,但成果就像扔进湖里的石子一样,一时半会儿根本显不出来,有时真怀疑自己的努力是否值得。
说实话,研究生这么多年来,我还从没见过谁写论文像自来水管一样,水龙头一打开,哗哗哗就流出来了。
只有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只管付出不问结果,待湖里的石子沉淀得足够多便可崭露头角,毕业之前,终究成果能填出个湖心岛来。
在写论文上,没有谁一开始就擅长,每一个研究生基本上都是从零起步,从论文的基本要素、排版格式学起,一点一滴地积累。
那些没得选、没退路同时又有耐心、能吃苦、坐得住的研究生,慢慢就坚持下来了。
所以,如果你不是“二代”、家里没矿,面对写论文时,别轻易说不会。(再次声明,并不是对“二代”有歧视,只是小范围的总结。)
说这么多,绝对没有刻意夸大论文写作的重要性、抬高论文写作身价的意思,也没有半点鄙视不写论文者的意思。
论文写作不是形式主义,更不是流毒,不应当成为众矢之的。
一个有理想、有追求、有抱负的研究生,也不应当让写论文成为阻碍发展进步的“拦路虎”。
写论文,真的是一件苦差事,不过我们应当懂得“以苦为乐”,最终将“苦尽甘来“。
最后,将清代颜迈赞扬蒲松龄坚忍不拔意志的一幅对联,送给那些即将投入或正在撰写论文的研究生们,我们彼此共勉: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相关资讯
写论文和写小说有什么共同点?来看看普利策奖得主的论文写作建议
本文经授权转载微信公号“学术志(ID:xueshuzhi001)”,学术志是硕博群体、高校教师强烈推荐公号,宗旨是以学术为志业,矢志不渝,欢迎志同道合的人关注。
免责声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点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