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川大李乙文/苏大王召、张正彪/华东师大程义云《Chem. Soc. Rev.》邀请综述:刺激响应性聚多巴胺智能材料的进展与展望

老酒高分子 高分子科技 2022-09-24
点击上方“蓝字” 一键订阅

黑色素是一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广泛存在于人与动物的皮肤和毛发中,在诸多生理活动中都起到核心调节作用。聚多巴胺作为最重要的类黑色素仿生材料,制备方法简单并且继承了黑色素的诸多优良特性,例如抗氧化、防紫外、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黏附能力以及优异的光热特性等。近年来有关聚多巴胺用于构筑刺激响应性智能材料的报道越来越多,尤其在生物成像和光热转化的应用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

近日,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李乙文教授,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的王召、张正彪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程义云教授联合在Chemical Society Reviews杂志上刊登了题为“Stimuli-Responsive Polydopamine-based Smart Materials”的邀请综述,总结了近年来聚多巴胺作为一种刺激响应性材料在医学诊疗、传感器、精密光学器件、能量转化等多领域的应用进展。文章重点阐述了聚多巴胺材料的结构与刺激响应性能的关系,论证了丰富的化学、物理改性方法赋予材料的多模式、多层次的响应特性。文章的第一作者是四川大学博士一年级学生杨鹏,通讯作者是苏州大学王召教授与四川大学李乙文教授



作者根据聚多巴胺的大分子化学结构特点,解释了单体的共价交联聚合和寡聚体的非共价键的自组装相结合的合成机理(图1),提出了聚多巴胺的复杂化学结构可能是决定其刺激响应性能的关键因素。作者以聚多巴胺的高共轭结构为例阐述了其对光响应特性的影响,总结了各类通过合成改性方法来调控聚多巴胺纳米粒子的刺激响应性能的方案(图2)。此外,作者还归纳了各类聚多巴胺纳米结构材料、聚多巴胺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刺激响应性能的调控。聚多巴胺表面具有丰富的可修饰化学基团,可用来引入额外的刺激响应基元,实现响应性能的突破 。不仅如此,聚多巴胺还能够和其他组分形成联动,构筑多模式、多层次的响应性调控机制。


图1. 聚多巴胺的合成机理


图2.聚多巴胺刺激响应性材料的合成策略


作者进一步归纳了基于聚多巴胺材料的各类刺激响应性机制,包括光、热、化学、pH、湿度、机械力、超声、电场等。通过合理的合成设计可制备多种单一刺激响应性和多重刺激响应性的智能材料(图3)。最后作者总结了刺激响应性聚多巴胺在材料工程领域的主要应用,包括诊疗、传感器、驱动器、自修复材料、光学仪器以及海水淡化等。


图3.聚多巴胺材料的不同刺激响应机制及应用


论文详见:Peng Yang, Fang Zhu, Zhengbiao Zhang, Yiyun Cheng, Zhao Wang* and Yiwen Li*. Stimuli-Responsive Polydopamine-based Smart Materials. Chem. Soc. Rev., 2021, DOI: 10.1039/D1CS00374G


原文链接:

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html/2021/cs/d1cs00374g


作者简介:


王召教授于2018年获得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博士学位,随后于芝加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21年4月加入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任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近年来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在Nat. Mater., Angew. Chem. Int. Ed., ACS Nano, Mater. Horiz. Small等专业期刊发表SCI论文多篇。主要研究方向为压电介导的机械力聚合方法以及聚合反应过程中多层次响应性机制的调控。


李乙文教授自16年入职川大后一直从事人造黑色素和多酚功能材料的基础与转化研究工作,近五年作为通讯作者在Sci. Adv., CCS Chem., Angew. Chem. Int. Ed., Sci. China Chem.等杂志上发表论文50多篇,相关专利已成功实现转让,成功将黑色素材料的部分关键性能进行了有效优化和提升,使之能在部分工业场景下替代传统高黑度材料(如聚苯胺、微纳炭黑等),相关成果正与华为、MARUBI丸美、长发小寨等公司进行联合产品化研究,合作公司还在川大设立了专项奖学金来激励相关的转化工作。


相关进展

四川大学顾志鹏、李乙文《Mater. Horiz.》邀请综述:多酚材料在组织工程支架中的应用

四川大学李乙文教授课题组:聚左旋多巴型人造黑色素粒子的制备及在光热致动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

四川大学李乙文研究员与俄亥俄州立大学常凌乾博士在人造黑色素电子墨水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苏州大学张正彪教授系统评述:序列可控高分子的合成及应用

苏州大学张正彪教授:基于潜在单体策略的聚合物序列调控

苏大刘庄教授、彭睿教授和华东师大程义云教授等Nat. Nanotechnol. :一种基于氟化高分子个性化肿瘤疫苗的构建策略

华东师大程义云团队:在生物酶上修饰温敏高分子和光热元件,实现了近红外光对酶生物活性的“开关式”可逆调控

华东师范大学程义云教授团队发现通用型蛋白质胞内递送载体

华东师大程义云教授课题组发现绿茶多酚新功能

华东师范大学程义云教授在含氟高分子载体最新研究进展

华东师范大学程义云研究员系统评述含氟高分子基因载体

华东师大程义云教授:抗生素水凝胶实现药物按需释放 

高分子科技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