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复旦大学丁建东教授课题组运用密度泛函理论揭示异辛酸亚锡催化丙交酯开环聚合的机理

点击上方“蓝字” 一键订阅

开环聚合是一种重要的聚合反应类型。复旦大学丁建东教授课题组结合其研究聚酯/聚醚热致水凝胶材料的需要,运用密度泛函理论,探讨了丙交酯单体在异辛酸亚锡/PEG体系作用下进行开环聚合的反应路径。

图 1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对反应体系进行建模


计算得出了两种可得到具有相同结构的聚合产物的聚合反应路径,被分别命名为pathway A和pathway B。其中,pathway A 的特征是催化剂上的金属离子通过首先与丙交酯单体上的羰基氧原子发生配位作用,再而与酯基氧原子发生再配位作用的方式分两步推动开环反应的发生;pathway B的特征则是催化剂通过直接与酯基氧原子发生配位作用的方式直接触发开环反应。


图2 通过计算得出的两种反应路径


图3 丙交酯单体的翻转


为充分对比两个反应路径的优劣,课题组较为细致地考察了催化剂与单体的相对空间位置对两个路径的能垒的影响。首先考虑的相对空间位置的变化因素是丙交酯单体的翻转;其次是丙交酯单体的旋转。结合翻转和旋转这两个因素,他们在两个路径上分别定义了Outside-D type、Outside-L type、Inside-D type、以及Inside-L type四种配位类型,共计八种,并计算了其相应的势垒图。通过势垒对比可知,pathway A具有明显的优势。


图4 八种配位类型的势垒图


进一步借鉴Curtin-Hammett原理估算了通过两个路径所获的聚合产物的比例,证实pathway A相较于pathway B具有绝对优势。课题组还分析了pathway A相较于pathway B更占优的原因,认为催化剂在pathway A中通过先与羰基氧原子进行配位的方式破坏了酯基氧原子与羰基的共轭体系,进而使得在随后的开环过程中只需要破坏一个碳氧单键即可完成开环,而相较于在pathway B中,由于直接打开的碳氧单键尚处在共轭体系之中,结构更为稳定,因此通过pathway B进行开环显然要困难得多。


 以上相关成果在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发表。详见:Weihan Rao, Caiyun Cai, Jingyu Tang, Yiman Wei, Caiyun Gao, Lin Yu, Jiandong Ding*, Coordination insertion mechanism of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of lactide catalyzed by stannous octoate. Chinese J. Chem., 2021, 39, 1965-1974。论文的第一作者是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饶伟瀚博士生,通讯作者为该国重主任丁建东教授


 论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epdf/10.1002/cjoc.202000519


来源:复旦高材生


相关进展

复旦丁建东教授课题组AFM:利用双重响应发明自发不对称的智能化凝胶透皮制剂

复旦丁建东教授课题组对单轴周期性拉伸力学刺激下弹性高分子表面的细胞取向进行研究

复旦大学丁建东教授课题组运用“初生凝胶”有效开展改性明胶的3D打印、并与华山医院陈世益教授合作研究关节软骨的再生

复旦大学丁建东教授课题组设计并微加工制备了简便而功能性和适用性强的微流控细胞拉伸芯片

复旦丁建东教授课题组揭示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对嵌段共聚物热致凝胶化的调控机理

复旦大学丁建东教授课题组揭示细胞迁移受材料表面黏附配体纳米间距的调控规律

复旦大学丁建东教授课题组发现材料表面拓扑形貌可调节细胞核形状、染色体定位和基因表达

复旦大学丁建东教授课题组揭示热致水凝胶的微观结构与普适机制

复旦大学丁建东教授课题组揭示热致水凝胶的结构及物理凝胶化机理

复旦大学丁建东教授课题组发现材料的降解速率可调控干细胞分化

复旦大学丁建东教授系统评述:基于适度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可注射性热致水凝胶

复旦丁建东教授课题组揭示高分子微柱阵列表面细胞核的非单调形变规律

复旦丁建东教授课题组揭示材料官能团对细胞粘附和干细胞分化的影响规律

复旦大学丁建东课题组在细胞核的形状影响干细胞分化方面取得新进展

复旦丁建东课题组证实了材料软硬度调控干细胞分化

免责声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