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科大俞书宏院士团队《Adv. Mater.》:仿生超弹性碳材料取得新进展

点击上方“蓝字” 一键订阅

多孔碳材料因其广泛的应用,一直是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机械柔韧性是决定其实际应用过程中结构稳定性和耐久性的关键因素。经过过去几十年的大量研究,多孔碳材料的压缩脆性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多种高度可压缩的弹性多孔碳材料被成功制备。然而,由于三维多孔的碳网络之间连接非常脆弱,如何研制出具有可逆拉伸性能的多孔碳材料仍然是一个大的挑战。

近日,中国科大俞书宏院士团队成功研制出一种兼具高度可压缩性和可拉伸性的超弹性全碳多孔材料,研究人员称其为“碳弹簧”。其独特的微观结构和性能使其成为制造智能振动和磁性传感器件的理想材料,所获得的传感器件甚至能够在极端温度环境下(-100到350 °C)有效地发挥作用。该研究成果以“A Highly Compressible and Stretchable Carbon Spring for Smart Vibration and Magnetism Sensors”为题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研究员高怀岭和博士生王泽宇崔晨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在此之前,该团队的研究人员受人类“足弓”的宏观弹性拱形结构启发,借助他们发展的双向冰模板技术,成功构筑了由微拱结构单元有序堆叠构成的全碳多孔材料,实现了高度可压缩性和超弹性(Nat. Commun. 2016, 7, 12920)。近来,他们再次从“弓”的弹性变形机制获取灵感,通过深入研究表明,引入的这种独特的长程有序层状微拱结构,不仅可以解决多孔碳材料的压缩脆性问题,同时还可以有效解决其拉伸脆性问题。基于此,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这种“碳弹簧”,该碳弹簧可以在-60%至80%的大应变范围内实现可逆的拉伸和压缩形变,并能完全回弹,类似于真正的金属弹簧,这种弹性特性使其与几乎所有先前报道的多孔碳材料区分开来(图1)。此外,研究人员通过结合原位扫描电镜观察和有限元模拟,证实了其弹性变形机制。


图1 碳弹簧制备过程示意图及其微观结构和机械性能特征


鉴于该碳弹簧的独特变形机制和机械性能,以及良好的导电性,研究人员将其作为关键部件,成功研制了可检测微小振动的应变传感器件,其应变检测限至少为±0.5%,可检测的最高振动频率至少为1000 Hz,并能对多种复杂的振动模式做出灵敏的响应,其中包括模拟的地震波振动(图2a-f)。此外,研究人员通过预先将Fe3O4纳米粒子共组装到材料框架中,从而获得了可被磁场驱动的磁性碳弹簧。该磁性碳弹簧也可被用作关键部件,进而制造成了一种新型的磁性传感器件。研究结果表明,该磁性传感器可灵敏地探测到小至0.4 mT的微小磁场(图2g-k)。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这两种传感器件均可以在-100 ℃到350 ℃的极端温度环境中稳定地发挥作用,这种独特优势使其应用到外太空探测任务中成为可能。


图2  碳弹簧在智能振动和磁性传感器件方面的应用


该工作提供了一种用于构筑新型智能振动和磁性传感器的有效途径,并为利用其他无机组分创制能用于极端场合的高度可伸缩型多孔材料提供了新的策略。


这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前沿重点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安徽省高校协同创新项目以及中科大同步辐射联合基金的资助。


文章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2102724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相关进展

中国科大吴恒安教授/俞书宏院士《ACS Nano》:在纳米纤维素的湿度界面力学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科大俞书宏教授和深圳大学何传新教授课题组实现不同直径银纳米线的可控合成并用其制备了高性能柔性透明导电薄膜

中国科大姚宏斌教授、倪勇教授和俞书宏教授团队:仿珍珠母层隔膜提升锂电池抗冲击性能

中国科大俞书宏教授团队与吴恒安教授课题组合作:基于多尺度界面设计创制高性能仿生珍珠层材料

中国科大俞书宏教授团队研制新型仿生增强增韧纳米复合纤维材料

受北极熊毛发启发,中国科大俞书宏教授发展了一种中空碳管隔热气凝胶

合肥工大从怀萍教授课题组和中国科大俞书宏教授课题组《Nat. Commun.》:新型水凝胶驱动器可定向形变自动愈合

中国科大姚宏斌教授课题组和俞书宏教授课题组《Nat. Commun.》:仿硅藻土多级结构研制高性能固态锂电池复合负极

合工大从怀萍教授课题组和中国科大俞书宏教授课题组《Adv. Mater. 》:可实时修复的伸缩超级电容器构筑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合肥工大从怀萍教授课题组和中国科大俞书宏教授课题组合作:自修复超级可伸缩弹性导体材料的研制取得重要进展

合工大从怀萍教授和中国科大俞书宏教授等合作研发透明、超薄、自支撑石墨烯薄膜柔性全固态超级电容器

中国科大俞书宏教授团队研制出用于室内雾霾净化的柔性透明智能窗口材料

中国科大俞书宏教授:固态基底-气溶胶生物合成宏观尺度功能纳米复合材料获得成功

中国科大俞书宏教授课题组与多伦多大学Sargent教授课题组合作:脉冲式轴向外延生长胶体量子点-纳米线分段异质结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科大俞书宏教授团队:仿盾皮鱼鱼鳞制备人造盔甲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合肥工大从怀萍教授课题组和中国科大俞书宏教授课题组合作:自修复超级可伸缩弹性导体材料的研制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教授团队:受生物启发的微纳米尺度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教授团队研制出新型仿生人工木材

合肥工大陆杨教授课题组和中国科大俞书宏教授研究团队合作成功研发高性能仿贝壳云母复合薄膜 

免责声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高分子科技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