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上述研究背景,吉林大学化学学院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李洋副教授课题组利用聚乙二醇(PEG),聚四氢呋喃二醇(PTMG)和二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DMDI)之间的逐步缩聚反应设计合成了一系列自修复亲水聚氨酯(图2a),随后将自修复亲水聚合物与炭黑,氯化钠盐模板共混,并利用纯净水水洗去除盐模板,第一次成功的制备了用于高效太阳能驱动界面水蒸发的PUx/CBm/NaCln自修复亲水多孔光热膜(图2b)。作者通过调节自修复亲水聚氨酯的亲水性以及混和物之间的质量比,从而控制自修复亲水多孔光热膜的含水量和水通量,达到改善其光热水蒸发性能的目的。研究结果显示,当x,m,和n分别为20,0.5和5时,PUx/CBm/NaCln自修复亲水多孔光热膜在一个太阳光照强度下具有最高的光热水蒸发速率(1.68 kg m-2 h-1)和蒸发效率(97.3%)(图2c)。作者通过将PU20/CB0.5/NaCl5 自修复亲水多孔光热膜固定到多孔聚乙烯泡沫(PE)表面,即可得到高效的太阳能驱动的界面水蒸发器件(图1b)。研究结果显示,PU20/CB0.5/NaCl5多孔膜蒸发器对湖水和模拟海水的蒸发速率分别为1.67 kg m-2 h-1和1.61 kg m-2 h-1(图2d);与之相应的太阳能光热转换效率分别为96.7%和94.2%。
为了评估PU20/CB0.5/NaCl5 多孔膜蒸发器的实用性,作者研究了PU20/CB0.5/NaCl5多孔膜蒸发器在自然光照下的光热水蒸发能力。结果如图3a所示,PU20/CB0.5/NaCl5多孔膜蒸发器在自然光照下(12∶50-13∶10)对湖水和模拟海水的蒸发速率分别为1.8 kg m-2 h-1和1.69 kg m-2 h-1。毫无疑问,这些研究结果证明PU20/CB0.5/NaCl5多孔膜蒸发器在太阳能驱动界面水蒸发生产新鲜淡水方面具有非常高的潜在应用。因此,作者将一个金字塔形的聚甲基丙烯酸盖子,装有200 mL水的直径为140 mm的培养皿以及由11 cm *11 cm PU20/CB0.5/NaCl5多孔膜和直径为135 mm的PE泡沫组成的蒸发器组装成一个太阳能蒸馏装置(图3b)。利用PU20/CB0.5/NaCl5多孔膜太阳能蒸馏装置在自然光照下光照1 h,分别可以从湖水和模拟海水中收集6.5 g和6.3 g的纯净水。然而,在没有PU20/CB0.5/NaCl5多孔膜的情况下,仅仅可以从湖水和模拟海水中收集0.16 g和0.15 g的纯净水。更重要的是,相比于光热蒸发纯化前的湖水和模拟海水,光热蒸发纯化之后纯净水中的钠,钾,钙和镁离子的浓度成倍的减少。值得注意的是,纯化后的盐离子浓度远远小于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的标准(图3c)。这些结果进一步说明PU20/CB0.5/NaCl5多孔膜蒸发器在太阳能驱动界面水蒸发生产新鲜淡水方面具有非常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为了验证PU20/CB0.5/NaCl5多孔膜蒸发器修复其结构损伤并保持其高效光热水蒸发性能的能力,作者利用单面刀片将光热蒸发器两端的PU20/CB0.5/NaCl5多孔膜切断(图4a-1)。由于水不能连续有效的输送到蒸发器的表面,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蒸发速率逐渐下降(图4b红线)。这些结果说明完整的结构对于PU20/CB0.5/NaCl5多孔膜蒸发器实现连续有效的光热水蒸发是非常重要的。随后,作者将切断的几部分PU20/CB0.5/NaCl5多孔膜的切口轻轻地压在一起,并在室温下放置72 h,损伤的PU20/CB0.5/NaCl5多孔膜即可完全修复(图4a-2)。重要的是,修复后的PU20/CB0.5/NaCl5多孔膜对模拟海水的蒸发速率能够恢复到1.60 kg m-2 h-1,相似于新制备的PU20/CB0.5/NaCl5多孔膜的蒸发速率(图4b蓝线)。这一结果说明PU20/CB0.5/NaCl5多孔膜的修复性能使其受损的水蒸发性能够完全恢复到初始状态。作者认为是PU20聚合物赋予了PU20/CB0.5/NaCl5多孔膜优异的修复性能,当PU20/CB0.5/NaCl5多孔膜损伤的表面相互接触后,PU20聚合物分子链中氢键的重新形成,使其实现切痕损伤修复(图4c)。由于氢键的可逆性,PU20/CB0.5/NaCl5多孔膜可以在同一位置实现多次的切痕损伤修复,即使是在第五次切痕损伤修复之后,修复效率下降到95%,蒸发速率依然保持在1.60 kg m-2 h-1(图4d)。这些结果说明PU20/CB0.5/NaCl5多孔膜具有稳定的自修复性能,以及自修复性能赋予PU20/CB0.5/NaCl5多孔膜蒸发器具有长寿,可靠的太阳能驱动的界面水蒸发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