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感性”多功能纤维 - 朱美芳院士团队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穿得抗菌”

点击上方“蓝字” 一键订阅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徐瑞哲 孙庆华


从“穿得暖”、“穿得美”发展到“穿得健康”,科技在功能纤维领域再度赋能。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华大学材料学院院长朱美芳团队荣获202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这个大奖项目就是“有机无机原位杂化构筑高感性多功能纤维的关键技术”。那么,到底什么是“高感性”多功能纤维?

高感性抗菌纤维微生物杀灭机制要防护又要亲肤,矛盾体难调和业内人士清楚,我国化纤产量占全球70%,其中超过八成是量大面广的聚酯和聚酰胺纤维,且同质同构现象较为严重。与之对比,高感性、多功能的高品质纤维供给不足,功能化产品比例偏低。因此,兼具抗菌、阻燃等健康防护和舒适亲肤作用的高感性多功能纤维研发,成为国家行业的急需和国际竞争的焦点。所谓“高感性”,是指吸湿导汗、超细柔软等人体舒适感。但在相关材料的研发过程中,它与功能性又是一对很难调和的矛盾体。如何实现二者统一,成了一道世界性难题。记者了解到,在高感性多功能纤维产业化过程中,有三大关键技术瓶颈亟待突破——功能组分在聚合物基体中添加量多、分散性差;功能材料在高温熔融纺丝加工中不稳定、功效不耐久;功能纤维连续化加工难、制成率低等。于是,这十余年来,朱美芳带领团队在杂化材料设计制备及其高感性多功能纤维开发领域,不断从实际需求中寻找问题,破解难题。

课题组研发产品送至抗疫一线后,朱美芳与部分团队成员合影自本科算起,“80后”团队成员成艳华进组已有十多年。从当年朱老师手把手地教,到如今能够在基础研究领域“单兵作战”, 今年初刚当上“新妈”的成老师骨子里带着拼劲儿。她表示,很幸运在这个有高度、速度和温度的团队中打拼着。深入工厂、查阅文献原版书籍、讨论到深夜甚至凌晨……每个人都明确团队的共同目标: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问题,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为此,项目组先后承担了一系列国家、地方和企业任务,提出并发展了国际前沿的有机—无机杂化技术,基于功能导向与构效协同,将有机组分的可设计性和无机组分的功能性,通过两相界面调控完美结合,率先提出了聚酯、聚酰胺纤维全流程功能化杂化技术的开发思路,并创立了三大技术发明点,形成了六大发明技术。

高舒适十字异形功能纤维吸湿排汗机理上书架也上货架,低添加却高效能说到纳米材料,人们恐怕都不陌生。但如何把纳米材料添加到高分子材料中,并充分发挥其功能,这道加法题让不少研究者犯了难。“‘要到企业中去发现问题,调研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再加以实施、总结’,这是朱老师经常和大家说的。”团队成员材料学院博士后周家良说,基于抗菌聚酯加工理论和方法,加上纳米粒子,他们研究的是多项高分子材料功能杂化的项目,其目的是实现材料功能的协同叠加,不让它们“打群架”。他解释称,添加量是其中的关键要素——量高,材料间的相互影响随之增大;量低,对纤维成型影响小。如何做到添加量小,同时功能性保持和感性增强,正是关键。

朱美芳与团队成员讨论功能纤维生产情况针对金属系功能组分在聚酯高温聚合中极其容易“自团聚”从而失稳失效的难题,团队发明了溶胶原位聚合和原位氧化还原两项技术,实现了抗菌功能聚酯的一步原位杂化、金属系功能单元的设计构筑及其在复杂流体中的均匀稳定分散,制备了“低含量、高分散、高效能”的抗菌功能聚酯。此外,团队还发明了抗菌阻燃功能杂化材料一体化制备技术。针对复杂加工条件下,功能材料不稳定、不持久、不协效等难题,研发了高热稳定抗菌阻燃杂化磷酸锆制备和高含量多功能杂化协效母粒制备技术。一体化制备了形貌可控、高温熔融加工不变色、持久高效抗菌阻燃杂化功能材料,应用于多功能聚酯、再生聚酯和聚酰胺纤维,还拓展用于功能薄膜、工程塑料等领域。“我们做的东西要么上书架,要么上货架”这是朱美芳常说的一句话。在她看来,做项目研发,就要真真切切把成果转化成产品,不仅有创新,更要考虑全流程生产链问题,拿出“全流程解决方案”。迄今,项目建立了多功能、高感性聚酯和聚酰胺纤维全链条技术开发体系。同时,针对功能聚酯、聚酰胺可纺性下降,功能性和舒适性难统一的瓶颈,发明了多功能高感性杂化纤维纺丝技术,构建了杂化功能聚合物熔融两相纺丝动力学模型。

高感性多功能纤维全流程杂化机理万吨级短纤长丝量产,成本直降三成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距离,往往最近也最远,需要双方都多跨一步。团队在杂化功能聚合物的剪切、拉伸流变行为研究基础上,专门设计开发了十余种杂化纤维专用高异形度的异形喷丝板,产品色泽柔和,赋予人体舒适感。在万吨级短纤、长丝生产线上,实现多功能原生(再生)聚酯长丝、短丝及聚酰胺纤维的规模化生产,制成率从90%提高到97%,成本直降三成。据了解,该项目整体技术在恒逸、德福伦、恒申、美达、龙福等国内化纤龙头企业全面应用和产业化,开发了五大系列30多类功能产品,被广泛用于服饰家纺、交通运输、安全防护和国防军工等领域,系列成果引领纤维多功能化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示范效应显著。从“科班”到“青椒”的相恒学,博士阶段起就跟随朱美芳教授做科研。他说“自己的角色类似课题组的项目小组长”,需求、谈判、方案、结果……在他心里都有本“明白账”。为跟进实验过程,简易版铺盖卷成了办公室的“流行装备”。有时候,一个月在企业最多要待上差不多20天。

朱美芳(中)在生产一线指导交流制备抗菌功能母粒作为团队中的校企合作骨干,上海德福伦化纤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卫忠时刻关注着项目研究进展,深入生产一线推动成果落地应用。“只要团队在小试线上做成的事情,我就能把它应用到德福伦产品中去。”凭借对化纤功能新产品开发的一份执着,技术团队带领企业应用项目成果技术,开发了系列抗菌、阻燃等差别化纤维产品,使企业走上了“专、精、特、新”的差别化发展之路,打造了“不可或缺、不可超越、不可模仿”的纤维品牌,成为国内涤纶短纤维新材料领域的行业龙头。“科研人才只有经过长期培养和积淀才能拥有揭榜挂帅的底气和能力。”11月3日中午,刚刚走出北京人民大会堂国家科技奖励大会颁奖现场的朱美芳院士表示,做研究要静下心来,坚持基础研究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把问题想得多一点,困难想得大一点。“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上,还有很多难题要攻克,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不断积累实战经验。”


相关进展

东华大学朱美芳院士、杨建平教授与伍伦贡大学Jun Chen教授《Adv. Sci.》综述:有机/无机杂化纤维设计及电化学能源应用

东华大学朱美芳院士课题组:用于连续流动催化反应的纤维基反应器平台

李巨教授、朱美芳院士、莫金汉教授等在空气颗粒物的高效、低阻、快速过滤上取得新进展

东华大学朱美芳院士、陈志钢教授团队ACS Nano:多级结构PAN@CuS光热转换布助力向光型海水蒸发

东华大学陈志钢教授团队:柔性可清洗的光热织物用于太阳能淡化海水

东华大学叶长怀教授/朱美芳院士团队AFM:兼具超高电导率和高机械强度的多功能复合水凝胶

东华大学朱美芳院士、张耀鹏教授:3D打印高强度低收缩齿科杂化修复材料

东华大学朱美芳院士、王刚研究员与美国西北大学的Tobin Marks院士合作:聚合物半导体纤维薄膜基电子器件的高精度微流印刷

东华大学朱美芳院士团队和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合作开发智能光学纤维传感器:湿度变化就变色

东华大学“一带一路”国际联合实验室:基于静电纺丝的柔性太阳能纱线

东华大学朱美芳院士特约专论:典型高分子纤维发展回顾与未来展望

东华大学杨升元副教授、朱美芳教授团队发表纤维材料与器件领域前瞻性论文:可穿戴电化学储能纤维电极的挑战与要求

东华大学杨升元副教授-朱美芳教授:自下而上的湿纺-电纺联用构筑传感储能一体化智能纤维

东华大学杨升元副教授-朱美芳教授: 基于电纺的纳米纤维自组装用于超柔性储能

东华大学杨升元副教授-朱美芳教授在聚吲哚纳米纤维的储能应用上取得一系列进展

东华大学朱美芳教授:新时代的大纤维

东华大学朱美芳教授-廖耀祖教授合作团队在功能共轭聚合物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东华大学朱美芳教授研究团队:高性能的石墨烯储能纤维

免责声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