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陈华兵/杨涛教授联合课题组《Adv. Mater.》:肿瘤磁共振全息成像新策略
肿瘤磁共振成像对于肿瘤监测、疗效评估、手术导航有重大意义,利用造影剂提升肿瘤成像对比度是临床常用策略,但现有造影剂存在着肿瘤选择性差、成像对比度低等缺陷。近年来,利用肿瘤部位特殊微环境特征(如微酸性、胞内高浓度谷胱甘肽GSH、过表达酶或蛋白等)设计的智能响应性造影剂能有效提升肿瘤成像对比度,但响应性造影剂的激活通常仅发生于肿瘤细胞内局部位置(如富集GSH的胞浆或溶酶体、酸性溶酶体),而肿瘤基质中则缺乏相关的刺激信号,反之亦然。同时,正常组织中造影剂引起的背景噪音,也严重限制了肿瘤成像的对比度。因此,发展具有高对比度肿瘤成像功能的新型磁共振探针是当前肿瘤成像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论文信息: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dma.202209603
T. Li, X. Tan, X. Liu, M. Li, J. Luo, Y. Zhang, Z. Jiang*, Y. Deng, L. Han, H. Ke, J. Shen, Y. Tang, F. Liu, H. Chen*, T. Yang*, Adv Mater, 2022, doi: 10.1002/adma.202209603
通讯作者信息:
向上滑动阅览
杨涛,苏州大学药学院特聘教授、博导。2018年于苏州大学获得药剂学博士学位,随后前往Innovation center of nanomedicine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东京大学Kataoka教授)。杨涛博士于2021年加入苏州大学药学院,主要从事智能药物递送及免疫创新制剂的研究,作为通讯作者/第一作者在领域内高水平期刊Nat Biomed Eng、Adv Mater、ACS Nano、Biomaterials、J Controlled Release、Theranostics等发表SCI论文1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2篇;获已授权国际/国内专利5项。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日本学术振兴会、江苏省双创计划、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等科研及人才项目。
陈华兵,苏州大学药学院特聘教授、博导,副院长,2012年回国后,建立了“纳米药物与分子影像”研究室,团队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4人及研究生20余人。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21年)、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014年)、面上项目、青年基金、江苏省“双创计划(2014年)、姑苏创新创业计划创新领军人才等国家及省市项目。迄今为止,已发表SCI论文70余篇,其中在Adv Mater, ACS Nano, Biomaterials, J. Control. Release等IF>10的期刊上发表通讯作者论文3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10余篇。被选为中国药学会纳米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纳米肿瘤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等。
相关进展
南方医科大学沈折玉教授课题组: 用于反对比度磁共振成像(CC-MRI)和肿瘤特异性化疗的肿瘤微环境双重响应型造影剂
西南大学黄进教授和甘霖副教授团队《Carbohyd. Polym.》: 高质量磁共振成像和光热功能集成的纤维素纳米晶新材料
天津大学仰大勇课题组:生物合成蛋白质分子影像探针用于肿瘤靶向荧光和磁共振双模态成像
高分子科技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点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