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 4 个皮疹病例,你的诊断对了几个?

2017-08-28 lizhen lubiaoky 儿科时间


皮疹是儿科的常见症状之一,下面这 4 个皮疹病例,你答对了几个?

1. 皮疹伴腹痛,过敏性紫癜?


患儿,男,6 岁,因「皮疹 3 天伴腹痛」入院,既往有过敏性紫癜病史,皮疹不痒,否认虫咬,以全身红斑、斑丘疹、丘疱疹为主要临床表现。


专科查体:躯干、四肢(以双上肢屈侧明显为主)可见弥漫性米粒至花生大小的红斑、斑丘疹及丘疱疹,Ausptiz(-),口腔黏膜以及外生殖器未见类似皮损。


辅助检查:WBC:7.62 x 109/L,PLT:396 x 109/L。RBC:5.09 x 109/L,Hb:120 g/L,CRP 2 mg/L,ESR:8 ml/1 h。免疫十项(-);病理活检:表皮及真皮浅层内急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基底层液化;真菌涂片:无异常。



你的诊断是什么?



临床诊断: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


(1)病因


病因未明,多认为是对某种感染 ( EB 病毒、人巨细胞病毒、HIV 等) 的超敏反应,但均未能分离到相关病原体,亦有研究认为该病可能是一种克隆性 T 细胞增生性疾病。


(2)皮疹特点


皮损多形性,表现为红斑、出血性丘疹、水疱、 脓疱、坏死、结痂等,愈后留有痘疮样瘢痕。


(3)处理


皮损广泛,部分会有渗液,需保证受损皮肤的清洁干燥和完整,可用糠酸莫米松乳膏,扑尔敏抗过敏治疗,如感染创面外涂莫匹罗星软膏(无需包扎)。


2. 发热伴皮疹,什么病?


患儿,男,5 岁,皮疹 2 天,否认用药史,体温最高 38 度,无咽痛,无畏光、流泪,初为眼睑、下颌、颈部潮红,前胸、后背、双下肢为大小不等的红色斑丘疹,左侧扁桃体可见脓苔。化验血白细胞 10.6x109/L。


专科查体:下颌、颈部、腋窝出现在红色皮疹基础上出现白色针帽至小米粒大小的疱疹,伴瘙痒,发热好转,未调整治疗,疱疹逐渐消退,但向疱疹向前胸、后背、下肢蔓延,最初皮疹处出现成片脱皮,仍瘙痒。


你的诊断是什么?



临床诊断: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


(1)病因


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AGEP)90% 以上是由药物引起(以青霉素、头孢类抗菌药物最常见,其他有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解热镇痛药等),少数病例由病毒感染或接触汞剂引起。


(2)皮疹特点


发病前大多有用药史或感染史,以躯干部为主可见广泛分布的红斑、丘疹、丘脓疱疹、浸渍和脱屑,部分皮疹融合,疹间有正常皮肤,颈部和腹股沟等部位明显,可见轻度糜烂和结痂。


(3)处理


停用可疑引起过敏的药物,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同时给予抗组胺药物对症处理,一般 3~5d 体温恢复正常后,皮疹开始消退,脓疱干涸脱屑。


3. 疱疹 3 天,什么病?


患儿,男,4 岁,发现疱疹 3 天。


专科查体:左手中指疱疹,以臀部及大腿部为主,无瘙痒,无渗血渗液。


你的诊断是什么?



临床诊断:脓疱疮


(1)病因


脓疱疮经常是由于感染了凝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而导致的,也可能是感染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本病可以单独感染致病,也可以混合感染致病。


(2)皮疹特点


大疱内容物起初时呈浅黄色且清澈,后化脓变浑浊,易破溃,破溃后有的可形成似烫伤样糜烂面,脓液干燥结痂。


(3)处理


对皮损广泛,伴有发热或淋巴结者,应给予有效抗菌药物,如青霉素等,给予抗组胺药物,保持皮肤清洁,可外抹炉甘石,以防止再次感染。


4. 表皮剥脱,这个你肯定知道!


患儿,男,25 天,表皮剥脱 3 天入院。


专科查体:全身可见弥漫潮红,大面积表皮剥脱,露出鲜红水肿糜烂面,似烫伤,尼氏征阳性,口周有明显的放射性皲裂和结痂。



你的诊断是什么?



临床诊断: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症(SSSS)


(1)病因


由凝固酶阳性的噬菌体 II 组 71 型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一种严重皮肤感染。该菌产生表皮松解毒素,使表皮上部位于颗粒细胞层下发生分离,造成皮肤损害,表皮松解毒素主要由肾脏排出,婴幼儿排泄缓慢,此毒素在血清中含量增高而引起皮肤损害和剥脱。


(2)皮损特点


开始损害可发生在任何部位,但往往现有面部或颈部开始,局部皮肤潮红,迅速向周围扩展,2-3 天全身皮肤都发红,继而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并能融合成大疱,触痛明显,尼氏征阳性,表皮极易脱落,似烫伤样。


(3)处理


注意水、电解质平衡、补充营养,加强支持疗法,局部可使用新霉素软膏。禁止单独应用激素,明确诊断时,应尽早给予抗菌药物治疗。


5. 小结



编辑:周萌萌

题图来源:Shutterstock

推荐阅读:阿奇霉素+头孢菌素真的可以「1+1>2」?

血常规示三系减少,肝脾肿大就是血液系统疾病?

参考文献

[1] Bowers S, Warshaw EM. Pityriasis lichenoides and its subtypes[J]. J Am Acad Dermatol, 2006, 55 ( 4) : 557- 572, 573-576.

[2] Markus JR, Carvalho VO, Lima MN,et al. The relevance of recognizing clinical and morphologic features of pityriasis lichenoides: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of 29 cases[J]. Dermatol Pract Concept, 2013, 3( 4) : 7-10.

[3] 张江林, 祁敏, 伍斌, 刘稚然, 急性泛发型发疹性脓疱病的诊治分析 (附 10 例报告), 现代预防医学 [J], 2008, 35(10), 1967-1968.

[4] 马琳,徐子刚,儿童皮肤病彩色图谱 [M],人民卫生出版社,第 1 版,2008.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