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注意!别被「假的」喘息给骗了

钟波 丁香园儿科时间 2023-10-13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简称诊断标准)中第一项是这样说的:反复喘息、咳嗽、气促、胸闷,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呼吸道感染、运动以及过度通气 (如大笑和哭闹) 等有关,常在夜间和 (或) 凌晨发作或加剧。

这条标准读起来只有寥寥几行字,但是仔细琢磨起来,信息量却是很大的。

首先来看「反复喘息、咳嗽、气促、胸闷」。喘息、咳嗽、气促、胸闷,都可以作为支气管哮喘的症状,它们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同时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

例如,很多患儿在哮喘发作的时候只有咳嗽,没有喘息、气促或胸闷;有些患儿只有胸闷的表现,却没有喘息、咳嗽或气促;有些患儿可以同时出现喘息和咳嗽,但没有气促;有些患儿可以既有喘息、咳嗽,又有气促、胸闷。这些症状的出现和组合,因人因时而异,没有定数。

要说支气管哮喘最典型最常见的临床表现,自然是喘息无疑。所以重点介绍一下喘息。


什么是喘息?

简单地说,「喘息」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支气管管腔的变窄,而支气管管腔变窄又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呼吸道炎症、先天发育畸形、异物堵塞等。无论是哪一种原因,最终造成的结局是呼吸时气流进出不畅,特别是呼气时气体流出管腔变窄的支气管,会发出类似于「吹哨子」一样的声音。

在儿童哮喘诊治的临床工作中,针对「喘息」这一症状,发现了一些问题,最突出的一点是问病史时很多家长所说的「喘息」并不是我们上面所介绍的「真正的」喘息,而是一些「其他」的声音。

某些情况下,家长会误把以下这些现象归结为「喘息」:

1. 由于患儿嗓子有痰造成的呼噜声;
2. 由于患儿存在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鼻塞进而导致的出气声音很粗;
3. 打鼾声或喉鸣音等。

所以针对哮喘的诊断非常强调喘息是医生所认为的或听到的喘息,而并非是家长认为的喘息。各位儿科同仁们接诊时要格外注意鉴别。

👇 👇👇 点击进入公众号,查看往期文章~
首发:呼吸天使钟波
排版:春花
题图来源:站酷海洛
投稿邮箱:wangliming1@dxy.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