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诗经》62国风·郑风 ·溱洧



国风·郑风 ·溱洧

朗诵:虹云


溱与洧,方涣涣兮。

士与女,方秉蕑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

士与女,殷其盈矣。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注释】

(zhēn)、洧(wěi):郑国二水名。
:正。涣涣:河水解冻后奔腾貌。
士与女:此处泛指男男女女。后文""""则特指其中某青年男女。
:执。蕑(jiān):一种兰草。又名大泽兰,与山兰有别。
:已经。且(cú):"",,往。
:再。
:诚然,确实。訏(xū):广阔。
:发语词。
:发语词。相谑:互相调笑。
勺药:"芍药",一种香草,与今之木芍药不同。郑笺:"其别则送女以勺药,结恩情也。"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云:"又云结恩情,以勺与约同声,故假借为结约也。"
:水深而清之状。
:众多。盈:满。
:""

【译文】


溱水洧水长又长,河水流淌向远方。


男男女女城外游,手拿蕑草求吉祥。


女说咱们去看看?男说我已去一趟。再去一趟又何妨!


洧水对岸好地方,地方热闹又宽敞。


男女结伴一起逛,相互戏谑喜洋洋,赠朵芍药毋相忘。


溱水洧水长又长,河水洋洋真清亮。


男男女女城外游,游人如织闹嚷嚷。


女说咱们去看看?男说我已去一趟。再去一趟又何妨!


洧水对岸好地方,地方热闹又宽敞。


男女结伴一起逛,相互戏谑喜洋洋,赠朵芍药表情长。


赏析:


《诗经》是我国古代流传至今的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收录的作品大多是当时的民歌。内容质朴,天真烂漫,为我们展示出当时人们的生活。

 

碰巧明天是农历三月三,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上巳节。所以我们选了这首《国风·郑风· 溱洧》,讲述一个上巳节发生的故事。

 

《宋书礼志二》中引用《韩诗》说:“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之溱、洧两水之上,招魂续魄,秉兰草,拂不祥。”上巳节是修禊的日子,这一天,人们相约到水边沐浴,借以除灾去邪,故上巳节又称为春浴日。

 

“诗圣”杜甫在《丽人行》中就描述了这一节日的盛况,“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暮春时节,在风和日朗的午后,少女们结伴嬉戏在波光粼粼的溪水边,多么明媚烂漫的春景呀。

 

上巳节对于当时的青年男女来说,意义不亚于今天的情人节。不少男女会在这一天相识相爱,定下婚约。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这首诗描写的就是一对青年男女在水边邂逅,两人互相试探,互赠信物,倾心于彼此的对话。

 

河水对面正在举行一年一度的消灾除邪的祓禊仪式,青年人在河边或是相互追逐,或是撩水嬉戏。踏着柔软的青草,一对青年男女不期邂逅,情愫暗生。女子含笑询问,“一起去看看吗?”男子憨憨作答,“已经去过了。”女子撒娇着坚持,“傻哥啊,再去看看嘛。先到溱水,再到洧水,那个场面又大又好玩呢。”男子同意了,还赠给她一束芍药花。然后拉着女孩的手,两人肩并肩说笑着向远处的花林深处走去……

 

诗中渗透着浓厚的抒情意味,一对青年男女趁着踏春时光相聚相乐、互诉衷肠,语言生动,表情真挚,健康、大胆、奔放与自然的爱情从“三月三”的溱河与洧河边荡漾开去。

 

春天唤醒了人心中的热情,融入春景的万千形态中,又引得人处处见景,处处生情。就连孔夫子的学生曾点,也抵挡不了春天的诱惑,想要“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是呀,在明媚的春日沐浴,是要换上春装,约上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孩子的,要让和煦的春风吹一吹,一路大声唱着歌走回来,那份轻松惬意,是洗澡后身心的放松,自有一份洒脱在。

 

有时候,沐浴不仅是一场仪式,也关乎自我心灵的净化。恒河在印度被称为“圣河”,因为当地人信奉恒河之水能够洗去罪孽,渡人升入天堂,每个印度教教徒一生至少到恒河“净身”一次。在泰戈尔的诗中,水与净化的意象彼此映衬,俯拾皆是。他在《打开门》中写道:“我在她纯净的水里洗澡,看到人生的真理,像颗宝石,在蔚蓝的天星里,闪闪烁烁”。

 

此时的沐浴,离人群远了些,离自我近了些。人沉浸于跟自己的身体、心灵的对话中,“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图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