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请您关注➤ 综艺大观园 2021-07-31

百家讲坛:《李煜》合集

《高中必背古诗文》 21 李煜《虞美人》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虞美人

作者:李煜  朗诵:雅坤  铁城 卫东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您和我一起共同品读千古最美情诗。

我们讲李煜,讲他的爱情词,讲他的亡国之音,不知不觉就讲到了他的绝命之作——《虞美人》。词云:“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问君能有几多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想到李煜的命运,这样的《虞美人》真是不堪卒读(不堪:不能;卒:完毕,结束。形容文章写得凄惨悲苦,令人心酸,不忍读完。)。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话》评李后主词,引尼采所言,说:“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而李后主的这篇《虞美人》,真所谓“以血书者”也。那种字字泣血的感受,我们还可以通过诗词的吟诵来感觉一下。(吟诵这首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是)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是)向东流。”只是“美若美兮,悲若悲兮,皆《虞美人》也”!

首先说到“虞美人”的这个词牌,大家都很熟悉。历来词史上大多都认为,它来自于霸王项羽与虞姬的典故,来自于项羽的《绝命歌》:“虞兮虞兮奈若何。”《碧鸡漫志》(《碧鸡漫志》,南宋王灼所著的词曲评论笔记 。共五卷。为王灼晚年之作。内容首述古初至唐宋声歌递变之由,次列凉州、伊州等28曲,追述其得名之由来,与渐变宋词之沿革过程。论词推崇豪放,认为苏轼的词“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但也不排斥婉约派词作,但特别批评李清照和柳永,体现了儒家礼教的偏见。总的来说此书搜罗丰富,见解精辟,有其独到之妙。)里说:“‘虞美人’起于项藉‘虞兮’之歌;予谓后世以命名可也,曲起于当时,非也。”也就是说,王灼认为《虞美人》作为曲牌和词牌,当然应该取自这个项羽和虞姬的典故。但其曲,也就《虞美人》这支曲,要说在项羽与虞姬当时便有此曲,王灼认为不太可能。他认为《乐府诗》中有题为魏夫人所做的《虞美人草行》,其中有句云:“三军散尽旌旗倒,玉帐佳人坐中老,香魂夜逐剑光飞,轻血化为原上草。”这几句世人“尤以为工”,它说的是虞姬死后化为原上的一种草,而这种草就被称为“虞美人草”。

无独有偶,沈括的《梦溪笔谈》里也记载说:“高邮桑宜舒,性知音,旧闻虞美人草,逢人作‘虞美人曲’,枝叶皆动,他曲不然,试之如所传。详其曲,皆吴音也。他日取琴试用吴音制一曲,对草鼓之,枝叶皆动,因曰‘虞美人操’。观此,‘虞美人’一名,在乐府中曰行;在植物曰草;在琴曲曰操。考其原,皆由项王‘虞兮’之歌而得名也。”这说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是说江苏扬州的高邮有一个叫桑宜舒的人。他是一个乐工,音乐水平很高,他听人说有一种草叫虞美人草,只要听见“虞美人”曲便枝叶皆动,摇曳生姿,但听其它的音乐则不会有任何反应。桑宜舒很有实验与实证精神,于是他学了这种《虞美人》曲,对这种虞美人草当面奏之。这不是对“牛”弹琴了,是对“草”弹琴。果然这种叫虞美人的草随着音乐声起,摇来摆去,仿佛在翩翩起舞。桑宜舒仔细揣摩,发现这种《虞美人》曲是用的吴地的音调。于是他根据这种吴音的音乐节奏,另外又制了一曲。结果,因为是用吴音作基调所制的新曲,所有的虞美人草听到这种音乐之后,依然翩翩起舞,桑宜舒就给新制的曲取名叫《虞美人操》。“操”是琴曲中的一种体裁,往往表现高洁或悲伤的意境,比如说“文王操”、“醉翁操”。

沈括的这段记载很有意思,虽然他认为所有的《虞美人》曲,不论是《乐府》中的《虞美人》歌行,还是琴曲中的《虞美人操》,确实都应该源自于项羽与虞姬的典故。但作为音乐的《虞美人》曲,它应该是以吴地的文化为基础,以吴地的音乐、吴音、吴韵为核心,这样那种叫虞美人的草才能为之感动、为之起舞。而吴音、吴文化、吴地则以姑苏、金陵为代表。而那正是南唐的故土啊!所谓“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草木尚且有情,而况人乎?

所以说李煜的这首《虞美人》,寄寓深沉,只从其曲牌、其词牌、其音乐特性,便可一望而知。他既作此曲、既作此词,又命故伎作乐,声闻于外,其乐毫无疑问又应是吴地之乐,又岂能不招来杀身之祸呢?

除了音乐,词意更是直截了当,更见悲痛之至。细想开篇之句就特别值得推敲。“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这是两个问句,或者说是两句感叹,但细细想来,第一句的感叹实在让人有些意外。“春花秋月何时了?”一般翻译、译注都说“春花秋月”代指时光。而“了”在这里毫无疑问,应该是实词而不是虚词,不是语助词。那么就是“了结”之意,“完结”之意。难道李煜在问这样的时光何时才能完结吗?可是,如果感慨悲伤的岁月没有尽头,再疑问这样黯淡的日子何时才是个尽头的话,为什么要用“春花”与“秋月”来代指呢?难道“春花”与“秋月”,不应该代指的是美好的事物吗?张若虚有《春江花月夜》,有“月照花林皆似霰”,那样的花便是春花,便是最美的景象;而刘禹锡则说:“湖光秋月两相和。”(刘禹锡《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辛稼轩更说:“秋月春花。输与寻常姊妹家。”(辛弃疾《减字木兰花》盈盈泪眼。往日青楼天样远。秋月春花。输与寻常姊妹家。水村山驿。日暮行云无气力。锦字偷裁。立尽西风雁不来。)可见,不论是“春花秋月”,还是“秋月春花”,在诗人眼里都是美好的象征。那为什么李煜要面对着春花秋月,面对着这种美好却问“何时了”呢?

我们先放下这个疑问,来看第二句:“往事知多少。”这一句很容易理解,没有什么疑义。但是我们还是要问,“往事”在李煜那里,这时代表的是什么呢?他自己有过解释,他说:“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李煜《浪淘沙》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原来在李煜那里,在作为亡国之君、作为清囚、作为囚徒的李后主那里,所有的往事,这时只代表了哀愁,代表了悲痛。因为有这种哀愁、这种悲痛,眼前所有的美景,其实都不再是美景。所以春花秋月的美,在现实的生活里,对于此时清囚的李煜来说,都已不再是美,或者说春花秋月的美,在现实里、在生活里早已被冰冷残酷的现实击得粉碎,早已被终结、早已被了结。而“美”作为一种回忆,从此永远将和“痛”纠缠在一起,成为李煜挥之不去,其实也是此时的他唯一依赖的生存体验。所以“春花秋月”,写的是被终结的美;而“往事”,则是不能排遣的痛。而《虞美人》写的就是李煜、李后主的美与痛的生存体验、生命体验,这是一种命运的哀叹啊!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明白了接下去李煜的所见、所思、所感、所叹。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不是说“独自莫凭栏”吗?可是,充满了悔恨与不甘的李煜,又有多少次“无言独上西楼”!虽然东风又来,但是春花秋月也只能在回忆里呈现,所以“故国不堪回首”,正是因为故国之美、故地之美,是诗人眼前挥之不去的痛。你看那一轮明月,照着这个曾经为天子、如今为囚徒的李煜,但美丽的月华不也同样笼罩着他曾经无比繁华、无比幸福的故国与故土吗?

因为那样的繁华、那样的幸福、那样的美,只存在于过去的回忆之中,所以他忍不住要想“雕栏玉砌应犹在”。那故国故土中,旧时所居的宫殿、精雕细刻的栏杆、精美玉石砌成的台阶,都应该还在吧?可是,“只是朱颜改”。一般把“朱颜”都翻译作“旧时的宫女”。像当年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就把“朱颜”注成“少女”的代称,指南唐旧时的宫女,意思是说宫女们都老了。但其实“朱颜”可以是指“红颜”,是指“宫女”,但李煜所指应该更广泛。王国维先生所谓“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王国维《蝶恋花》阅尽天涯离别苦,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花底相看无一语,绿窗春与天俱莫。待把相思灯下诉,一缕新欢,旧恨千千缕。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冯延巳也有词曰:“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冯延巳《鹊踏枝》 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这里的“朱颜”,即是指所有美好的年华,既可以是其他人的,也可以是指自己的。所以“只是朱颜改”,便是所有美好的事物都被摧残、都被改变,包括容颜、包括青春、包括爱情。

这世间最美好的事物,对于李煜来说,除了春花秋月、除了故国故土、除了音乐书法、文学艺术,大概最美好的便是他和大、小周后的爱情。大周后英年早逝,虽有不甘,但却是早早地超脱了,而李煜“一旦归为臣虏”之后,小周后便随他一起来到汴京,一起过上了囚徒的生活。

李煜刚开始来到汴京时,还担心自己的命运,担心太祖对他的反抗不满。可是赵匡胤还比较大度,受降的那天甚至也没有斥责他,也没有宣判他的罪状,但给了他一个颇具侮辱性的封爵——“违命侯”。赵匡胤虽然大度,但终究是武将出身,对李煜时常语带讥讽,这对于不肯放下自尊心的李煜来说,时常会感到非常别扭、非常屈辱。赵匡胤曾经让李煜当众作诗,并称他有“翰林”之才,这在别人听来是夸奖,但在曾为君主的李煜听来,却是辛辣的讽刺。

李煜降宋之后没过多久,也就一年多,宋太祖赵匡胤就在“斧声烛影”中(烛影斧声,也称斧声烛影,是指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壬午夜,太祖赵匡胤大病,召晋王赵光义议事(另有记载说,是召太祖第四子赵德芳进宫商议后事,被晋王知晓后未召进宫),左右不得闻。席间有人遥见得烛光下光义时而离席,有逊避之状,又听见太祖引柱斧戳地,并大声说:“好为之”(另有记载说“好做,好做”)。后晋王光义继位,史称太宗。对此事件后世议论不一,一说光义谋害太祖篡位;又有说太后杜氏去世前与太祖、赵普立下“金匮之盟”,定下太祖去世后由其弟光义继位,所以当时只是太祖向晋王嘱咐后事,并不是赵光义行篡逆之事。对此事件史料记载不一,争论一直存在。)蹊跷而亡。这是宋史上的一大谜案,后世有不少人猜测,是他那个心狠手辣的弟弟——后来的宋太宗赵光义,在那个扑朔迷离的夜晚,为了最高的权力,谋杀了自己的哥哥。

赵光义比哥哥赵匡胤文化水平高多了,又爱与文士交流,所以眼见得李煜的命运,有改变、有好转。果然过不了多久,赵光义(宋太宗)就下令摘掉了李煜头顶上的那顶“违命侯”的帽子,封他为“陇西郡公”,小周后也被封为郑国夫人。表面的仁慈,其实掩盖的是赵光义的无耻与奸险。

赵光义其实是一个无耻的好色之徒,他觊觎小周后的美色。小周后既被封为郑国夫人,按定例则要定期入宫。宋代王铚的《墨记》最早记载了赵光义的恶行。《墨记》引龙衮的《江南录》记载说:“小周后随后主归朝,封郑国夫人,例随命妇入宫。每入辄数日而出,必大泣骂后主,声闻于外,多宛转避之。”这是说身为皇帝的太宗赵光义强奸小周后的事实,其实在宋人便是人尽皆知的。

据说赵光义的无耻之处还在于,他不仅强暴了小周后,还把宫廷画师招来,将强暴小周后的画面让人画下来,这就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熙陵幸小周后图》。因为赵光义死后葬在河南巩县的永熙陵,所以称其为“熙陵”。据说到了仁宗朝的时候,宰相文彦博(文彦博(1006年10月23日—1097年6月16日),字宽夫,号伊叟。汾州介休(今山西介休)人  。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被誉为介休三贤之一。天圣五年(1027年),文彦博进士及第。历任殿中侍御史、转运副使等职。庆历七年(1047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平王则起义功,拜同平章事。皇祐三年(1051年)被劾罢相,出知许、青、永兴等州军。至和二年(1055年)复相。嘉祐三年(1058年),出判河南等地,封潞国公。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极论市易法“损国体、惹民怨”,出判大名、河南府,累加至太尉。元丰六年(1083年)以太师致仕。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因司马光荐,拜平章军国重事。元祐五年(1090年),再次致仕。绍圣四年(1097年),降授太子少保,同年卒,年九十二。徽宗时,与司马光等并入元祐党人碑,后追复太师,谥号忠烈。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从祀历代帝王庙。文彦博历仕仁、英、神、哲四朝,荐跻二府,七换节钺,出将入相五十年。任殿中侍御史期间,秉公执法,曾成功地抵御西夏入侵。为相期间,大胆提出裁军八万之主张,为精兵简政,减轻人民负担,被世人称为贤相。有《文潞公集》四十卷,《全宋词》录其词一首。)还在笔记里记载,说他在内府看到过这幅画。而明人沈德符(沈德符,明朝文学家,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人。万历四十六年(1618)中举人。他的祖父、父亲都是科举出身,曾任职监司词林。他自幼生长于北京,曾得以在国子监读书。据说他聪敏好学,每天都要读一寸厚的书籍。他精通音律,熟谙掌故。所撰《万历野获编》多记万历以前的朝章国故,并保存了一些有关戏曲小说的资料。除《野获编》外,他的著作还有《清权堂集》、《敝帚轩剩语》三卷、《顾曲杂言》一卷、《飞凫语略》一卷,《秦玺始末》一卷。)则在《万历野获编》里记载说:“偶于友人处,见宋人所画《熙陵幸小周后图》。”赵光义不仅强暴小周后,而且还让人围观、让人画下当时不堪的场面,实在是无耻之尤(尤:突出的。最无耻的。形容无耻到了极点。清·王士禛《分甘余话》:“二子可谓失其本心,无耻之尤者也。”)

所以小周后每次出宫回家,先是大哭,然后便在屈辱中大骂李煜无用,李煜无可奈何、悲苦莫名,只能宛转避之,所以李煜在给南唐宫人的书信中说:“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所以这样的囚徒生涯,不只是故国山河,不只是故土故人,一切曾经美好的朱颜全都被改变、全都被摧残,因为所有曾经的美好都已被摧残、都已被改变。所以,留在李煜心中的只有痛彻肺腑的浩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该是怎样愁如江海的愁啊!

可是这里还有一个小小的细节,值得推敲,李煜要说愁如江河湖海,他当时身在汴京,眼前能见到的只能是黄河,那么他为什么不说是一河春水向东流呢?他不说,他不说眼前的黄河,他要说,他要说的是故土金陵城外的那条缠绵不尽的长江,所以便是说痛、说愁,他也要把他痛苦的心灵和故土、故国紧紧地绑在一起,这就是《虞美人》,这就是王国维先生所说的“以血书者”。

一代词学宗师唐圭璋先生先生评价说:“此首感怀故国,悲愤已极。(起句,追维往事,痛不欲生!满腔恨血,喷薄而出:诚《天问》之遗也。“小楼”句承起句,缩笔吞咽;“故国”句 承起句,放笔呼号。一“又”字惨甚。东风又入,可见春花秋月一时尚不得遽了。罪孽未满,苦痛未尽,仍须偷息人间, 历尽磨折。下片承上,从故国月明想入,揭出物是人非之意。末以问答语,)吐露心中万斛愁恨,令人不堪卒读。通首一气盘旋,曲折动荡,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所以这首《虞美人》其实就是囚徒天子李煜(李后主)的、美与痛的生存体验的终极悲歌。因为他书写的是最真实的美与痛的生存体验,所以他也终将要因此迎来生与死的终极超脱。

陆游《避暑漫抄》里记载说:“李煜归朝后,郁郁不乐,见于词语。在赐第七夕,命故妓作乐,声闻于外,太宗怒。又传‘小楼昨夜又东风’及‘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句,并坐之,遂被祸。”这是说,李煜既做出如此悲痛至极、心怀故国的《虞美人》,还让故妓作乐演唱,声闻于外,流氓成性的赵光义闻此《虞美人》,深为忌恨。在李煜七月七日四十二岁的生日之夜,阴险狠毒的赵光义让自己的弟弟赵廷美带一壶酒与李煜庆生,赵廷美雅爱诗文,向来崇拜李煜,当然乐于复命,但他不知道他那个狠毒的哥哥,早在御赐的酒里下了“牵机药”。所谓“牵机药”是在马钱子里头提取出来的,它的药理反应就是中毒的人会产生窒息、无力和身体抽搐的症状,然后脖子发硬,然后是肩膀和腿痉挛,最后身体会蜷缩成一个弓形,这个弓形和古代绷起来的织布机很相似,所以就叫“牵机药”。

李煜是个特别重真情、重友情的人,一看来的是赵廷美,当然非常高兴,赵廷美走后,他就喝下了赵光义所赐的御酒。然后在经过几个小时的挣扎之后,这个“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改变了词史的艺术天才,就在七月七的生日夜里悲惨地死去了。他生于七月七,又卒于七月七,他的晚境、他的命运无疑是悲惨而悲凉的,但是因为他用他的笔写下了美与痛的生命体验,所以他的死反倒是一种生命的终极超越。

王国维先生说:“词至后主境界始大,感慨遂深。”说“温庭筠的词只是句秀,韦庄的词是骨秀,而李煜的词则是神秀”,(“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是一种最高的境界。就是因为他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写下了命运中美与痛的生存体验。其实,艺术与文明的终极追求就是真、就是善、就是美,而在美学中最高的美便是悲剧美、便是崇高美。李煜用他的真书写了爱情之美,也用他的真书写了命运之痛,所以,在历史的“成王败寇”里,他虽然是失败的,但在艺术的王国、文明的长河中,他却是永恒的千古词帝。

在李煜死后没多久,与他一起承受了不堪命运的小周后,他最后的爱人,自明心志,没多久便抑郁而终。我想当他们一起去了天国,当小周后遇见了自己的姐姐,当李煜遇见曾经的发妻,那样天使一样的三个人又重聚在一起,那才是李煜最美好的归宿吧?没有世间的荒凉,没有命运的苦痛,对于永葆一颗赤子心的李煜来说,最美的永远只是他的爱、他的国。


温馨提示:《综艺大观园》推广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