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分论坛一 :人工智能大数据推动教育变革

iflytek-edu 科大讯飞智慧教育 2022-08-19

7月21日-22日,由科大讯飞携手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全球人工智能与教育大数据峰会·2018”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成功举行,来自多个国家的知名院士、学者与专家参会,围绕“A.I.·大数据 共创教育美好未来”主题,通过8场论坛、50余场主题演讲与高端对话,展开了多角度的跨界交流和碰撞融合,共同探索未来科技与教育的融合创新发展,精彩纷呈、亮点迭出。


(点击了解峰会详情:A.I.· 大数据 共创教育美好未来——全球人工智能与教育大数据峰会·2018隆重举行


22日,分论坛一“人工智能+大数据推动教育变革”如期举行。本次论坛分为“人工智能创新教育”和“数据驱动教育质量提升”两大主题。


人工智能创新教育

——突破·合作探究与实践应用



人工智能创新教育论坛是由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原中央电化教育馆副馆长蔡耘、海淀区教委主任陆云泉、海淀区教科院院长吴颖惠、科大讯飞教育产品创新中心副总经理赵飞龙等领导出席了论坛。

 

“人工智能创新教育论坛”现场


海淀区作为北京市,乃至全国基础教育的“领头羊”,其教育发展水平走在行业前列。此次论坛聚焦海淀教育信息化的前沿性问题,将海淀教育信息化的最新发展和技术分享给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工作者,对全国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实践和探索案例。

 

蔡耘副馆长在致辞中指出:“未来的教育是人和人工智能协同的时代,如果教师只会传授知识,终将会被机器所取代。教师应该通过人工智能辅助,将更多精力用于创新教育内容和方法、情感关怀与激励,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创造力,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出问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及谋划未来的能力,以此来更好地适应AI时代。”

 

原中央电化教育馆副馆长蔡耘


关于人工智能创新教育,海淀区一直都走在全国的前列,今年更是被评为“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单位”,这是对海淀教育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和率先发展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充分肯定。在《努力促进人工智能走进教育》的主题报告中,吴颖惠院长深度解读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与《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相关要求,分享了海淀区为顺利迈向2.0时代做出的探索和实践。

 

海淀教科院吴颖惠院长


2018年3月,海淀教委与科大讯飞联合建成了首个“人工智能教学联合实验室”,来自海淀区约20位专任教师成为海淀中小学人工智能培训课程班的第一批学员。“人工智能进入海淀中小学教育,标志着海淀区的教育信息化2.0时代已经到来,人工智能助推海淀教育发展的新篇章已经开启。”吴颖惠说道。


日新月异的新技术助力教育的变革,为传统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上海师范大学数理信息学院教育技术系主任黎加厚教授在论坛上做了题为《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如何教学?》的主题演讲,和与会嘉宾深入探讨了新时代的教育背景、教师职业的不可替代性以及我们该如何做好新时代的教学准备等内容。


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


黎加厚指出,目前,我们的教育正面临着重大转型,学校应该着力培养学生区别机器的思维能力。“未来将属于那些拥有与众不同思维的人。”

 

在接下来题为《人工智能进课堂的思考与实践》的主题报告中,科大讯飞赵飞龙介绍了科大讯飞在教育领域的拳头产品,如智能阅卷系统、个性化智能学习系统、选课排课系统等,助力学校的科学化管理、老师的精准性教学以及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科大讯飞教育产品创新中心副总经理赵飞龙


同时,赵飞龙也向大家介绍了人工智能在海淀区的基础教育应用,进入课堂对学校教育教学产生的变革和影响。来自海淀区教育一线的丁洪山、田迎春老师更是登台说课,向大家分享了两节精彩的教学实践课,细致介绍了自己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培养孩子的人工智能素养,获得了与会嘉宾的一致认可。


北京市八一学校丁洪山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小学田迎春


教育的任务就是不断地优化发现、实现和呈现的形式,将人类智慧成果以最好的方式、最快的速度、最优的效果传递给学生。人工智能的出现,使未来的教育充满无限可能。在此次论坛的最后,吴颖惠院长、赵飞龙副经理、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尚俊杰教授、北京市第二十中学校长陈恒华、人大附中西山学校校长刘彦,作为教育行业不同方向的代表,围绕着“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中的影响”、“中小学生应具备的人工智能教育素养”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嘉宾共话“人工智能在中小学课堂的应用”



(点击了解更多人工智能创新教育论坛详情:共话海淀教育信息化2.0新时代:海淀区人工智能创新教育论坛圆满举行

 

人工智能创新教育论坛

——突破·合作探究与实践应用

数据驱动教育质量提升

——聚焦·以数为据、以学定教


在数据驱动教育质量提升论坛上,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中心党总支书记、德育监测学科组副组长、副教授任萍作为主持人带领专家分别从不同学科,由理论到实践向现场嘉宾呈现了一场场精彩的主题报告。

 

“数据驱动教育质量提升论坛”现场


在《中国德育往何处去——基于大数据监测结果的启示》的主题演讲中,来自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德育监测部主任边玉芳教授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大数据在德育监测中取得的一些成果。“大数据让我们看到中国德育究竟该往哪个方向走,这是基于事实和证据说话的。通过大数据,我们看到了中国德育存在的问题,从而相对应地去找一些改进的方法。”

 

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德育监测部主任边玉芳教授


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网络平台部主任张生教授给大家带来一场题为《大数据驱动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计算教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的报告。他提到,未来的教育需要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数字化学习生态系统,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依靠数据和模型的计算教育学来引领

 

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网络平台部主任张生副教授


清华大学全球学校与学生发展评价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刚博士围绕如何在高中阶段建立学生评价和培养的闭环问题,向与会嘉宾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以及实践工作。他指出,新高考改革给现代教育带来了巨大变革,教育大数据的运用可以使学校的管理和学生的培养与评价变得更加智能和高效。同时,他还强调要从学生、教师以及学校不同的维度和视角来建立学生培养和评价的标准,促进学生的发展。

 

清华大学全球学校与学生发展评价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刚博士


其实,通过大数据的挖掘来了解基础教育的发展状况在国内起步尚早。在这次论坛上,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刘坚向我们介绍了自己团队近15年的教育数据挖掘历程,可谓是硕果累累,“为了保证数据系统的专业性,我们招纳相关的专家学者,组建专家团队以及评审团队,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形成一个有说服力的数据系统。”刘坚说道。

 

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刘坚教授


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的马晓博士以及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的骆方副教授随后分别从体育、写作的角度阐释了基于大数据监测带来的一些新的研究方向。马晓向与会嘉宾介绍了体育与身心健康的重大关联,通过大数据监测发现国内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形势不容乐观,体育教育发展水平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业表现。


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马晓博士


骆方副主任从大量非结构化的文本中挖掘有意义的信息,从而预测文本写作者的心理特征。她表示,羞怯的孩子对标点符号、正向情感以及人称代词的使用频率远远低于非羞怯的孩子。这类研究能帮助老师和家长更好的了解孩子的心理品质,具有重大的科研价值。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骆方副教授


最后,来自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教育体育局督导室主任彭江龙作了《基于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区域教育改进》的主题报告,他介绍了包河区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取得的成果,“六年的监测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包河教育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会充分运用质量监测的结果不断改革和创新,教育发展迸发出巨大的生机和活力。”彭江龙说道。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教育体育局督导室主任彭江龙



论坛现场


此次“人工智能大数据推动教育变革”论坛,为探索基于数据监测提升教育质量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内容提供了交流的平台,正如约翰·杜威所说,“今天的教育和老师不生活在未来,未来的学生将生活在过去”。



科大讯飞智慧教育

人工智能助力教育  因材施教成就梦想

编 | 棉花    责编 | 丁小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