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南京汤包食用指南,看看你是不是真吃货!

2017-05-02 南京银行南京分行



江苏传统小吃——汤包,明、清时期已享有盛誉。其特色是皮薄如纸,吹弹即破,制作"绝"、形态"美"、吃法"奇"。


清晨的街头,傍晚的小巷

随意走进一家汤包馆

蒸腾热气萦绕着高高摞起的蒸笼

悠悠地撩起店客的食欲

如果你想融入南京

建议你从这一笼充满烟火香气的汤包开始



舌尖上的汤包


小南一直对汤包和小笼包傻傻分不清

直到被“汤包专家”们科普后

才知竟然有这样的区别

 小笼包收口往上,而汤包在制作和入笼的时候将小笼倒扣,上桌不见褶子,收口在下面;

汤包做皮的时候大量放油,小笼是不放油的;

 汤包的汤料里,用鸡汤和肉汤混合(也有放皮冻的),吃起来更清香。




鸡汁汤包是南京的一大特色,创始于1958年,最开始由鸡鸣酒家的苏州名师居银根制作。用鸡汁冻与肉馅混合在一起,一笼一般有6-8个,揭开蒸笼,你会发现汤包皮闪着亮光,晶莹剔透,特别小巧可爱。


蟹黄汤包则沿了江苏的传统。得是时令的螃蟹,蟹黄肥美,蟹肉现剔,加上一口就咻出的汤汁,最为痛快。


而南京人最割舍不了的偏偏是菊叶汤包。肥瘦相间的肉馅里,加了菊花脑,腻味减了许多。三四月份的南京,家家户户餐桌上都有一道菊花脑蛋汤,这时的菊叶汤包也最好吃。



一枚吃汤包小能手


吃汤包要遵守: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吮汤的十二字要诀。


据说本要诀的首创是:出生在太平盛世,喜欢下江南期待艳遇,出门总是迷路还不爱带侍卫,为江浙一带的美食做过诸多贡献的乾隆宝宝。


民间传说,乾隆下江南时曾在靖江品尝过蟹黄汤包。由于不得要领,汤汁甩到半背的佳话,从此就创出了吃汤包必须要遵守十二字要诀。




南京的汤包口味偏甜,觉得腻味,就往碟子上加一勺辣油,倒上一点醋。再配上一碗鸭血粉丝,这才是南京人正确的打开方式。



地图上的南京汤包

南京人有多爱吃汤包,你看看遍地开花的汤包馆就知道了。可真正扎根在老南京心里的,非“他们”莫属。鸡鸣汤包

饭点几乎都是要排长队的,店铺环境中等,却溢满了汤包的香气。鸡鸣家的汤包汁水丰富肉馅滚圆,吃起微甜而不腻。

地址:太平门街10号

人均:19元

徐建萍汤包

鸡鸣汤包的传人是徐建萍。所有的汤包现点现包,永远不怕匆匆赶去换来一句“卖完了”。等上十几分钟,却能吃到最新鲜的汤包。


她家的汤包皮薄有韧性肉馅甜咸适中。蒸好的汤包,在蒸笼里挨得紧紧的,面皮晶莹剔透,肉馅若隐若现,让人看着觉得可爱又精致。

地址:热河南路37号 中国农业银行南侧巷内

人均:16元

小李汤包

蟹黄汤包虽是靖江做的最好,但在南京,认准殷高巷的小李汤包准没错。螃蟹当季时,每每去店里,都能看到门口堆满了刚剥完的蟹壳,伙计在店里面剔着蟹肉,食材新鲜可见。

地址:殷高巷30号,近集庆路

人均:20元

尹式鸡汁汤包

尹氏就是汤包界的苏果超市,开遍了整个南京城。他家的汤包说不上惊艳,水准却扎实。皮薄馅儿多,吸足了汤汁,一口吞下整个包子,才是豪爽的吃法。

深得南京人的仪式感,尹氏汤包的桌子上总摆着两种口味的辣椒。泛着香味的油泼辣子,用来蘸汤包最好;偏酸的那种,则搅进鸭血粉丝汤里。

地址:莫愁路398号

人均:16元

鲁式汤包

鲁氏,就是一个隐藏在居民区里,专注喂胖居民20年的汤包店。以往只有金陵老小区的居民光顾,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四面八方的食客都涌向这个位置偏僻的汤包铺子,要上一笼蟹黄才心满意足地离开。


招牌汤包的面皮很薄,筷子轻轻一碾,汤汁就咻地流了出来。点击率更高的当属他家的蟹黄汤包,个头大,味道鲜甜,汁水丰盈。猪肉选用的是前腿肉,搭配着新鲜的蟹肉,每一口都让人高潮。

地址:长白街17号金陵闸小区,近白鹭洲公园

人均:19元

笑云开汤包

在红庙这条美食巷里面,也是开了很多年,去过的人都说老板的服务态度超级好。地地道道的南京味道,很多人会特意绕南京一大圈,只为吃这一口。

汤包皮薄汁多,汤汁很鲜美,带着淡淡的甜,性价比极高。最人性化的是,可以半笼半笼地买,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吃不完啦!

地址:网巾市23号

人均:17元


好吃的汤包馆实在太多

小编一个人吃不过来

所以,欢迎小伙伴们来补充哦~


点击【阅读原文

赚取每日阅读图文积分

积分越多,好礼越多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