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杨炼:德国科隆国际诗歌节

王智岚 智岚JASON视文采风 2023-09-03

——莱茵河畔,唯一的母语


一月的科隆,本该凛冽苍凉,但早开的野樱花和绿草带来一片春意。



2015年1月25日至31日,德国语言暨诗歌学院和科隆大学联合举办首届“POETICA 1—世界文学节”(“诗 1号—世界文学节”)。德国、英国、中国、波兰、瑞典、丹麦、土耳其、斯洛文尼亚等八个国家的诗人应邀出席,开幕式假科隆大学演讲厅举行,开幕式致辞者包括德国语言诗歌学院主席、科隆大学校长、科隆市文化负责人等,每位诗人也各朗诵一首诗助兴。



德国科隆国际诗歌节招贴



诗歌节的小册子



一月二十六日:科隆诗歌节开幕式



应邀参加诗歌节的诗人在开幕式上合影


诗人杨炼在开幕式台上朗诵


我在科隆诗歌节开幕式上诗朗诵的作品,选自两本我的德文译诗《幸福鬼魂手记》、《同心圆》。



德国著名艺术家Rebecca Horn为我三本诗集特别设计的封面: 《大海停止之处》、《同心圆》、《骑乘双鱼座》,构图精美,色彩鲜明,宛如一首乐曲的三个乐章,煞是好看。最后的蓝白封面,主图为Rebacca题赠我的组画之一,美甚!


Rebecca Horn设计的三本书



Rebecca Horn的画



一月二十九日:广播电台大演奏厅,诗人“接力”朗诵。


1月29日上午,在德国广播电台大演奏厅,全体诗人分为六组,每组二人半小时,“接力”朗诵加对话,全程录音后,将剪辑成三小时节目对全国播出。现场一百多座位,全部售罄,德国诗歌听众的专业热情,令人震撼。



诗人“接力”朗诵、对话在广播电台演奏大厅


很高兴,诗人中有众多老友:瑞典诗人拉尔斯·古斯塔夫森、英国诗人约翰·伯恩赛德、斯洛文尼亚诗人阿莱士·施泰戈尔、丹麦诗人皮亚·塔芙德鲁珀,特别是诗歌节总策划、德国著名出版社(长诗《同心圆》德文出版者)Hanser出版社总编辑米歇尔·克吕格。此外,新朋友中,波兰诗人亚当·扎加耶夫斯基的作品已被翻译成中文,且曾在中国获奖。另二位初次相逢的德国诗人,年长的约尔根·贝克尔是德国最重要诗歌奖毕西纳奖得主,年轻的马塞尔他·贝耶尔,也刚获得当年策兰得到过的著名不来梅诗歌奖。土耳其女诗人耶西姆·阿高格鲁则初出茅庐,锋芒四射,总之各国诗人,都堪称一时之选。


与瑞典诗人拉尔斯·古斯塔夫森



与米歇尔·克吕格尔、德文译者顾彬


与英国诗人伯恩赛德、斯洛文尼亚诗人史泰戈尔



与丹麦诗人皮亚·塔芙德鲁珀



与土耳其女诗人阿高格鲁


与德国语言诗歌学院主席海因里希·迪特灵


科隆国际诗歌节,每天活动节奏鲜明: 放松的早餐,慵懒的上午,热身活动般下午开始讨论,晚上的重头戏——诗歌朗诵及对诗人们的台上访谈,最后余兴: 晚十点开始的美味晚餐,一天犹如一场逐渐加快的赛跑,朗诵是最后冲刺,访谈是撞线动作,而朗诵后的掌声预演着晚餐的碰杯声,诗人们的上“工作日”真够长啊!




一月三十日:我的“大日子”


1月30日,我的“大日子”——与译者顾彬在科隆比利时领事馆古色古香的小礼堂朗诵并对话,我们选择、朗诵了《同心圆》中一组“小结构”: 《轮回的花园》、《活,这个字》、《花园的轮回》,并以对话深化“轮回”主题——每个人一生中的多少次轮回,都在人之“处境”中,最终,除了诗,哪里堪称人类万古轮回之地?



比利时领事馆小礼堂朗诵、对话现场剪影


一月三十一日:闭幕式,诗歌的“嘉年华”


1月31日,诗歌节闭幕式,在科隆类似798的艺术空间中进行,所有诗人的朗诵,与演员穿插演出,营造出热烈的“嘉年华”气氛,一再谢幕后,又接上严肃的诗学对话——真德国!真诗歌!










闭幕式,营造诗歌“嘉年华”


二月一日:归程




2月1日,启程-五小时火车回柏林,当天转飞北京,参加《我的诗篇》工人诗歌朗诵会。(杨炼/文)




附录一:诗人互译


诗歌节期间,我和斯洛文尼亚诗人阿莱士·史泰戈尔继续我们自己的“传统”,展开诗人互译:他翻译了我访问斯洛文尼亚后写的《鸟: 来历的研究》,我译了他访问中国后写的《成都》《北京》两首诗,还通过微信视频,安排了在华出版斯洛文尼亚当代诗选事宜。这电子时代,真是无远弗届!





诗人互译中



诗全文1


鸟: 来历的研究

(作者 杨炼)

(翻译 阿莱士·史泰戈尔 )


湖在光鲜里溺死 当我们的船驶近

钟声 感到湖底那口钟的拉力

拉紧 山的倒影 人的倒影

一只鸟颠倒成一千四百年后这首诗

仍佩着金饰 一个黄金的口音

在天空里窒息 却依偎着水

温香的胸脯 让我们的船驶近

波荡一下双翅就镂刻得更深一点

飞翔 给我们的相识一个形式

用一生学会平静地接受

爱 这件简单的礼物

滴滴漏出鸟鸣 消逝的时间

都在余下的时间里甜言蜜语

水声喃喃的初衷也是个倒影

人能逗留多久 梦就多清晰

湖底的女鬼撒开船舷边片片桃花

每片盛着你我 每对你我已逾千年

每千年酿成一声轻叹

拍打着墨绿色 不哭因为认命若此

不写酒诗因为无须醉两次

我们的船驶近 倒影中

只剩温香的 剥夺到底的世界

这首诗 不再有求于诗 恰如爱

安于结局 把一只鸟孤零零留在身后

一个金属的 古远的信息

迁徙到湖光粼粼的脖子上

倒映继续写和爱 我们驶近

驶入 成为钟声收回的一部分

找到自己的巢 永远新筑的

永远光鲜 睡在水下 只是诗



上面这组“鸟”图,均拍摄于科隆东方博物馆


古玉鸟,看那刻功,之薄之精美,不可思议! 尤其眼睛,隐约之圆,天真神奇。青铜鸟,在一组海外仅有成套周代编钟上,每只都不同,抽象得极美!



诗全文2


成 都

(作者 AlesSteger )

(翻译 杨炼)


一架飞机的嗡嗡声

穿越园子里

一座草庐。

从前,杜甫

避祸

于此。

时间是位豁牙的老妇

仍无言倚门

等着他。



北 京

(作者 AlesSteger )

(翻译 杨炼 )


在北京

所有诗

朦胧,

上、下。

正午的

太阳

晦暗

在我之内

合一。



附录二:为逝世诗人录像


科隆诗歌节,我还为老友、不久前患癌症逝世的斯洛文尼亚大诗人托马士·萨拉门环球纪念朗诵录像,朗诵了我翻译的他的两首诗《化合》和《漆》。



托马士·萨拉门(Tomaž Šalamun,1941-),享誉国际的斯洛文尼亚先锋诗人。他的诗语速迅疾,为人却谦恭有礼,全无“先锋派”中人习见的粗陋。我非常喜欢他诗作中本地因素和普遍化的独特组合。这在我翻译的两首诗中都有绝佳表现。诗虽短,但含量极大,意象穿越快如光速。他纯熟的英语和国际生活经验也体现在写作策略中,《化合》一诗主要是斯洛文尼亚语,但最后一行突然加进“it’s true, I’m reckless”一句英语,刻意与其他诗句形成反差。中文怎么办?我与诗人讨论后,将其翻译成古汉语风格的“此为真。吾愚鲁”,且以斜体字区别,姑且不得已而为之。(杨炼小记)


化 合


给我你的眼睛,停在我眼前。

在夜间很诡谲。你煮开

我的肺。里面的液体

发黑了,你像三十万波斯人

齐步走向一株枯

树。你合并我,钉牢我,

溶解,再钉牢我,把手坏了。

有一场暴风雨。绿色的盐酸

泼向十万黑蚂蚁。我不停。

树枝刹那燃尽。我灭了?

不在了?我见过花园。湿叶子

先冒烟像大堆粪肥,而后

动了。巨人的独眼在看。

此为真。吾愚鲁。不再这样。

(Tomaž Šalamun 原作)

(杨炼 译)


命运滚我。时而像蛋。时而

用熊掌在山上踩我。我大叫。

我抗拒。我凝定全部汁液。我不该

这么做。命运能杀我。我感到了。

如果命运不继续鼓动我们的灵魂,

我们瞬间冻僵。我日复一日怕

太阳不再升起。这是我的末日。

我觉得手中光在滑走,而要是

我兜里零钱太少,而蜜特咖的嗓音

不够甜和友好和实在和真切

我的灵魂就逃出身体,像某日

要做的。对死亡你必得礼貌。家是

我们来自之处。万物在一只潮润的

包子里。活只是一闪。当漆干了。


(Tomaž Šalamun 原作)

(杨炼 译)








说明:

1.以上文字、图片均为诗人杨炼先生原创作品,版权为诗人杨炼先生所有,授权刊发。文字图片转载请注明出处、作品所有人杨炼先生,使用请联络微信公众号w13916033760。

2.版权著作权事宜授权:上海浩信律师事务所邱世枝律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