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岚JASON视文采风

其他

幸存者诗刊《噩梦的传统》邀请展反馈链接集成(三)

,仅此,也应该向老友,向“幸存者诗刊”致敬。金汝平评:众人皆有喜怒哀乐,而诗人说出。破空而来,破空而去。刹那间,万物被照亮。被重塑,被更新。诗,被诗人说出,写下,就是一道黑暗中的闪电。周逊评(英国)
2023年9月1日
其他

杨炼英译诗集《周年之雪》获得首届萨拉·麦克奎利国际翻译诗歌奖

杨炼的作品奠基于中国文化、诗歌和艺术的历史渊源,不仅如此,它更诗性而智慧地重新诠释了我们存在的本质,从周遭环境的变化、自然界的申告、语言的内在之美,直到现代生活的动荡不定,一应俱全。
2021年3月31日
其他

杨炼:《艳诗》导语

草原上的作家盛会(杨炼)杨炼:一个文学的生日晚会杨炼:峭崖尽头,满月仍为激情空着杨炼:诗人,认漂泊为天命杨炼:我铸造一动不动的诗歌之点(完整版)杨炼:柏林外交——诗歌之夜杨炼:
2020年12月3日
其他

杨炼:历史的忧郁 ——屈原诗的“流亡”母题

首先,政治的狭义“流亡”:由现实的具体时空限定。我称之为“小历史层次”,某人因政治迫害被迫出走,其反抗意义局限于该时该地。屈原诗常遭肤浅解释为“爱国诗”,就因为人们常想当然地把它附会于楚国政治。
2020年12月3日
其他

杨炼:轮迴 · 灵骨塔(98行)

草原上的作家盛会(杨炼)杨炼:一个文学的生日晚会杨炼:峭崖尽头,满月仍为激情空着杨炼:诗人,认漂泊为天命杨炼:我铸造一动不动的诗歌之点(完整版)杨炼:柏林外交——诗歌之夜杨炼:
2020年11月18日
其他

幸存者诗刊:杨炼“思想之诗”创作理念网络探讨会实况(下篇)

爽:楚辞里应还有《渔父》那类,更散文化。是的。普鲁斯特的追求是苏东坡、柳永的追求。而我们只谈楚辞。灵均体有一种彻底舒展的美。这个区别于诗经。而舒展,我认为是诗的美学要求。精神、思想、描述全很舒展。杨
2020年11月7日
其他

幸存者诗刊:杨炼“思想之诗”创作理念网络探讨会实况(上篇)

庄:@古冈老师,我听杨炼说你最近在重读屈原,谈谈你的感受?杨文标题:“屈原诗,被隐没的源头。”这恐怕是杨炼的基本观点。@王自亮王自亮:说隐没,其实就意味着重启、重生。这是炼兄的文章技巧啊!@田庄田
2020年11月7日
其他

杨炼:屈原诗,隐没的源头(下篇)

杨炼2019年11月在汨罗江采风中朗诵诗当代中文诗,是一种双向写作:既面对当下,又重构传统。后者尤其重要,因为古典杰作,并非简单的罗列。它们的秩序,随当代诗人的参与而不停调整。简言之,每个当代诗人,必须筛选自己的“传统”。
2020年10月17日
其他

杨炼:屈原诗,隐没的源头(上篇)

如果说《天问》高屋建瓯,直取“提问者”那个诗意能量的内核,那么,《离骚》、《九歌》等等就是屈原诗思想、美学的充分拓展。《天问》高耸的屋脊和鸱吻下,是宏阔的厅堂、宽广的庭院,让我们步入其中,悠游深思。
2020年10月17日
其他

杨炼:《月蚀的七个半夜》散文集出版

《月蚀的七个半夜》《杨炼创作总集1978——2015》九卷本之六:散文集《月蚀的七个半夜》,终于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印出来了,虽则时差不小,但仍值得高兴。这部散文集,收录了我出国后完成的所有“创作性散文”。我所谓“创作性”,即散文的真正文学创作性质,一种非此思想内涵莫属的语言形式,由此区别于泛滥、随便之笔。质言之,中文散文传统,不独与诗歌传统同其久远,更自先秦创生伊始,便是一种承载诸子百家独立精神的个性化文体,它容纳从自传到玄学的一切语言层次,并交由音乐节奏感统而摄之。由是,文字之形可散,而思想之神永聚。这种我谓之的“庄子式散文”,不能对应任何现成西方文体,因此可以说,“散文”,是一个绵延千载的中文独有传统。在下区区野心,是赋予这传统一种当代风貌,以纯正的现代汉语,表述当代人生经验。此处选录的《鬼话》一篇,写于我去国不久,其中语句,声声嘶鸣,人耶鬼耶,如何区分?世间之漂泊,直接过渡进了文字,最终抵达读者的,仍是真切锋利的诗意。是否属实?敬请赏读者评判。谢了。(杨炼
2020年7月12日
其他

杨炼 II 倒退的历史诗

当代中国过去短短四十余年的经历,堪称风云诡谲,由此激发出的诗作,深度力度俱在,却从未陷于无聊空洞,此厄运乎?幸运乎?见仁见智。我以为,此中核心,是把人生转换成作品的能量,也构成了“当代”加入整个传统的理由。这个去年写成的组诗,其语境不停扩展,内涵随之增加,边界尚无定论。每一天读它,都感到在发育变幻。这,也许正是诗之魅力。(杨炼
2020年6月1日
其他

杨炼 II 韩退之中元节,或从四面八方坍塌到我们头上的时光

草原上的作家盛会(杨炼)杨炼:一个文学的生日晚会杨炼:峭崖尽头,满月仍为激情空着杨炼:诗人,认漂泊为天命杨炼:我铸造一动不动的诗歌之点(完整版)杨炼:柏林外交——诗歌之夜杨炼:
2020年5月28日
其他

杨炼:一只澳大利亚箱子

◎友友在澳大利亚《华声报》的一年专栏,朋友们笑称:友友把自己写成“本地名人”。友友剪报集成友友专栏原稿,纯手工活儿啊!一年专栏,后来结集出版成《人景·鬼话》,第一本记载中国作家活生生海外经历的书。
2020年5月22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杨炼:五首2019年短诗新作

(摄影:李亚男)【导语】汉语新诗一百年,是否终于抵达了成熟期?成熟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判断?我最近读一些所谓诗歌评论,只冒出一个感受:“欲拍马屁,何患无辞”。其实,对我来说,好诗标准很清晰:一曰有根,有人生真感受;二曰有思想,弃绝陈词滥调;三曰有形式,精美讲究且非它莫属。由此反观,朦胧诗的致命伤不在花哨,而在空洞——看穿那些意象把戏,就只剩下浅薄和套话。同理,“口语诗”的毛病不在“口语”,而在“诗”——欠缺形式追求,何来文学?“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反文化的粗鄙必须休矣。我这几首短诗新作,都写于2019年,它们是否符合我对诗(对自己)的要求?很难定论,我只能说,它们都在路上。我希望,这些诗,一首是一首,一步是一步,朝向艰难的成熟跋涉。(杨炼
2020年5月14日
其他

杨炼II敦煌组诗

今天还在,这就是一切每次呼吸间小小的停顿,是灵魂醒来的时辰峭壁上不满凶猛的洞穴咬住庞大的虚空,一群蜘蛛出出进进飞鸟,天上的朝圣者所有岩石的悲剧,贯穿一声啼哭我们只能背叛想象中的光明,与黑暗交易
2020年5月11日
其他

杨炼 II 故乡哀歌---献给父亲

我和爸爸【导语】2004年,我们海外漂泊已十六年,期间最大的遗憾,是失去很多与我老爸相处的时间。为此,我和友友下决心,直接在天津老爸家住的环湖中路上,租下一个单元,住了两个来月,“恶补”一番亲情。那两个月,我每天来回老爸家好几趟,虽只三分钟距离,却渐渐把它走成了人生之路的总和。沉吟中,何为“家”?何为“出走”?何为“归来”?始终萦绕脑海,而老爸的形象,逐渐凝聚成它们的焦点。后来回到伦敦,这些感受慢慢成形,就是这组《故乡哀歌》。它是自传体长诗《叙事诗》中最早完成的部分,又自然而然汇入了我人生和思想的有机结构。我老爸出身富家。他祖父刘燮之是北京著名的吉祥戏院老东家。但老爸对经商毫无兴趣,却爱古诗、爱音乐、爱远足,高中最后一年,曾有不上学、把贝多芬第九交响乐听一百多遍,听烂了17面快转唱片,终于懂了这首大作的壮举。老爸20岁投奔延安抗日。1950年27岁,成为派驻西欧的首批红色外交官之一。1956年回国后,又历经文革等等浮沉。回顾起来,这条人生小船,稳稳驶过中国历史上最风狂雨骤的一个世纪,竟然没有沉没或偏航,究其原因,只能说老爸懂得“美”——做人、交友、处世、精神,无不唯“美”是从!而相悖内心之美者,一概远离。这小小一架导航仪,就引他避开了不知多少初时盲从、后来悔恨的暗礁!今天,距离老爸九十八岁寿辰,还有掐指可数的12天。从病毒封闭的国门之外,我特为老爸制作《故乡哀歌》链接,提前发来内心祝福。无论发生什么,老爸,我脚下的每一步,永远走在朝向你归来的途中!(杨炼
2020年4月29日
其他

杨炼:在死亡里没有归宿

我在一封信里写到:“世界上还有哪个民族比中国人更熟悉死亡吗?”……“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却有无数次死。五千年下来,死神真是大丰收了。”我的《·与死亡对称》有一节:“把手伸进这土里
2020年4月7日
其他

杨炼65岁生日——柏林朋友们欢聚庆贺

II当代中文诗系列演讲之二杨炼:当代中文诗的实验性II当代中文诗系列演讲之三杨炼:当代中文诗的经典性II当代中文诗系列演讲之四杨炼:艰难的成熟——当代中文诗的自我挑战
2020年3月4日
其他

杨炼简历暨作品评论摘抄

(杨炼的)诗意更像一个末日祭司,肆无忌惮地跨越于中国原始文化和西方世界两侧。他不像他的欧洲同行那样安静的冷嘲——这成了他的优势——他去吓退到处盯视着他的危险的“面具与鳄鱼”。——德国:《时代》
2019年6月5日
其他

杨炼:伦敦朗诵舞台剧版《叙事诗》

II当代中文诗系列演讲之二杨炼:当代中文诗的实验性II当代中文诗系列演讲之三杨炼:当代中文诗的经典性II当代中文诗系列演讲之四杨炼:艰难的成熟——当代中文诗的自我挑战
2018年11月19日
其他

杨炼:夜诵“野猪”国

这个项目由两部分组成:一,“失传的生活”研讨会:来自意大利各地、纽约、柏林、伦敦的数十位作家、艺术家、诗人、学者,聚集在有七百年家族史、曾与罗马教庭关系颇为密切而如今只剩艺术家
2018年7月18日
其他

杨炼:柏林国际诗歌节上的中文诗

诗人杨炼、艾未未和柏林诗歌节主席今年5月25日开幕的第十九届柏林国际诗歌节,昨晚是高光点之一:由艾未未、郑小琼和我共同组成一场活动。郑小琼:前农民工诗人,书写的不仅是中国的底层、更是全球化利益社会的底层人生。艾未未:最新的电影《人流》,题材是国际难民,主题则是当下传染了整个人类、人性的自私和冷漠。我们都被称为“中国”,但都和以前的“中国”概念大大不同。这是新现实,更是深现实。它赋予了当代中文诗独特的意义。本次柏林诗歌节,集中展示出了全球化精神困境下的中文诗意。昨晚有几个“第一”:艾未未生平第一次参加国际诗歌节;郑小琼第一次到柏林;艾未未第一次亲耳听我朗诵《一粒葵花籽的否定句》;我和艾未未合作的限量版新书《威尼斯哀歌》第一天正式出版;艾未未第一次为诗歌节设计T恤衫:前面是他的《孩子》图像,后面为我的诗句“不让这首诗沉沦为自己冷漠死寂的美”;艾未未父亲艾青先生写于1979年柏林的诗作《墙》第一次被译成德文、并在柏林诗歌节上被朗诵。诗人杨炼身穿艾未未第一次为诗歌节设计T恤衫:前面是他的《孩子》图像。后面为诗人诗句“不让这首诗沉沦为自己冷漠死寂的美”活动由我朗诵《一粒葵花籽的否定句——致艾未未》开始,略作讨论后,由郑小琼用四川方言朗诵她的《别》等三首诗,再进行到我朗诵《墙》和艾未未回答他对诗歌的理解,以及诗歌在他的大型纪录片《人流》中的意义和作用。最后由我朗诵《威尼斯哀歌·沉溺之诗》结束。全程九十分钟,因为观众爆满,诗歌节不得不临时更换较大场地。艾未未和我签名的T恤衫利润将全部捐给在柏林的难民孩子,所以观众购买踊跃。签名T恤衫利润将全部捐给在柏林的难民孩子,观众购买踊跃。视频1:杨炼柏林诗歌节花絮
2018年6月15日
其他

杨炼:威尼斯的哀歌(四)

II当代中文诗系列演讲之二杨炼:当代中文诗的实验性II当代中文诗系列演讲之三杨炼:当代中文诗的经典性II当代中文诗系列演讲之四杨炼:艰难的成熟——当代中文诗的自我挑战
2018年6月9日
其他

《叙事诗》系列链接(4) II 第一部:照相册之三

《叙事诗》系列链接总导语:自传体长诗《叙事诗》写于2005年——2010年,被我称为“集大成”之作。此诗共三大章,四千余行,处理我的个人/历史经验。概括而言:大历史绞缠个人命运,个人内心构成历史的深度。此书经大陆、台湾、英国多次出版,现在,将以单元编辑,制成十二部分的链接系列,可独立读之,可合而存之,这又是诗歌含括历史的新招。呵呵,感谢智岚文化一路走来,成此大作!感谢诸多诗友的支持和参与!(杨炼
2018年5月31日
其他

杨炼组诗:大海停止之处

II当代中文诗系列演讲之二杨炼:当代中文诗的实验性II当代中文诗系列演讲之三杨炼:当代中文诗的经典性II当代中文诗系列演讲之四杨炼:艰难的成熟——当代中文诗的自我挑战
2018年5月31日
其他

《叙事诗》系列链接(3) II 第一部:照相册之二

《叙事诗》系列链接总导语:自传体长诗《叙事诗》写于2005年——2010年,被我称为“集大成”之作。此诗共三大章,四千余行,处理我的个人/历史经验。概括而言:大历史绞缠个人命运,个人内心构成历史的深度。此书经大陆、台湾、英国多次出版,现在,将以单元编辑,制成十二部分的链接系列,可独立读之,可合而存之,这又是诗歌含括历史的新招。呵呵,感谢智岚文化一路走来,成此大作!感谢诸多诗友的支持和参与!(杨炼
2018年3月18日
其他

《叙事诗》系列链接(2) :诗章之一:鬼魂作曲家

《叙事诗》系列链接总导语:自传体长诗《叙事诗》写于2005年——2010年,被我称为“集大成”之作。此诗共三大章,四千余行,处理我的个人/历史经验。概括而言:大历史绞缠个人命运,个人内心构成历史的深度。此书经大陆、台湾、英国多次出版,现在,将以单元编辑,制成十二部分的链接系列,可独立读之,可合而存之,这又是诗歌含括历史的新招。呵呵,感谢智岚文化一路走来,成此大作!感谢诸多诗友的支持和参与!(杨炼
2018年2月21日
其他

《叙事诗》系列链接(1) :序言《家风》

《叙事诗》系列链接总导语:自传体长诗《叙事诗》写于2005年——2010年,被我称为“集大成”之作。此诗共三大章,四千余行,处理我的个人/历史经验。概括而言:大历史绞缠个人命运,个人内心构成历史的深度。此书经大陆、台湾、英国多次出版,现在,将以单元编辑,制成十二部分的链接系列,可独立读之,可合而存之,这又是诗歌含括历史的新招。呵呵,感谢智岚文化一路走来,成此大作!感谢诸多诗友的支持和参与!(杨炼
2018年2月8日
其他

杨炼:威尼斯哀歌

II当代中文诗系列演讲之二杨炼:当代中文诗的实验性II当代中文诗系列演讲之三杨炼:当代中文诗的经典性II当代中文诗系列演讲之四杨炼:艰难的成熟——当代中文诗的自我挑战
2017年12月26日
其他

杨炼:诗歌秋旅

Patrikios,我曾在《叙事诗》第三章中写到他,此次再聆听他吟诵《狮子门》一诗:“我们的过去已经满了……”,深有同感!在这片欧洲思想文化诞生地上,今天诗人的感受,格外复杂,诗歌重任,格外艰巨啊!
2017年12月2日
其他

武歆:从“诺尼诺”回望《叙事诗》

“诺尼诺奖”之后,在威尼斯著名的摩纳哥酒店,杨炼和奈保尔,围绕着奈保尔《印度:一个受伤的文明》的写作,以及杨炼获奖的诗作,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对话——在对中国和印度的文化反思间,进行了深刻的交流。
2017年9月18日
其他

黄家光:古冈论——上海的驱巫师

【9】如萧开愚长诗《内地研究》等。我之所以使用“链用”而非“连用”,是强调其连结不仅是语言上的并联,而且词义、对象或实在上内在勾连,但是这种勾连又不是水乳交融的统一的,而是被一股强力捆绑在一起。
其他

古冈诗选及评论(刊于《江南诗》杂志2017年第4期)

翟月琴(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讲师):初读古冈的诗,感觉他对于上海的想象,有别于我印象中的城市诗。可以说,形象化是古冈抒写上海的重要方式。本是漂浮、迷幻的魔都,在他的笔下,更多地呈现为静态凝固的画面。
2017年8月24日
其他

杨炼:我,兰陵笑笑生

II当代中文诗系列演讲之二杨炼:当代中文诗的实验性II当代中文诗系列演讲之三杨炼:当代中文诗的经典性II当代中文诗系列演讲之四杨炼:艰难的成熟——当代中文诗的自我挑战
2017年8月17日
其他

杨炼:幻象空间写作

就是原因。我说过:没有浅薄的现实,只有浅薄的作家。中文文学之可悲,总在于面对风暴,却缺少一双眼睛--并非大海发现了奥德修斯,相反,是他使大海的飘流有了意义。通过《YI》(符号,无字码--编者注),
2017年8月3日
其他

诺日朗因缘六:“柏林式写作”

互相被想象”。而书写的手、唯一写下了赝品,这里的天空,掠过的丑陋鸟儿,都只是“吊唁的字”——现实越逼真,越印证文字之荒诞、之不可能。一个作家,在人生和文字里双重活过,因而不得不双重提问:“问
2017年7月29日
其他

诺日朗因缘九:“柏林式写作”

互相被想象”。而书写的手、唯一写下了赝品,这里的天空,掠过的丑陋鸟儿,都只是“吊唁的字”——现实越逼真,越印证文字之荒诞、之不可能。一个作家,在人生和文字里双重活过,因而不得不双重提问:“问
2017年6月20日
其他

杨炼:罗马的“蓝色对话”

2017年2月28日)更多延伸阅读:杨炼:2017伦敦、威尔士之行,为《叙事诗》英译本“热身”向明讀詩:讀楊煉長詩《你不認識雪的顏色》杨炼:“柏林墙,到处都是!”诺日朗因缘
2017年6月5日
其他

杨炼:2017伦敦、威尔士之行,为《叙事诗》英译本“热身”

Collection”瓷器收藏,驻足凝眸宋代汝、定美瓷,觉其清雅温润之气,袅袅而来,沁入肌肤。前人锻冶文明之精血,宁不令吾辈惊警觉醒乎?!当年艾略特当年主持“费伯”出版社旧址大英博物馆David
2017年4月27日
其他

杨炼:2017伦敦、威尔士之行,为《叙事诗》英译本“热身”

night"(请注意其中多少“o”和“g”的谐音呼应!),曾被我译为“别乖乖踅入那诀别的良夜”——把这个句子变成拼音,盯着看那些合奏的“ie”音吧,诗之精美,哪有尽头?!
2017年4月26日
其他

向明讀詩:讀楊煉長詩<你不認識雪的顏色>

导语:台湾诗歌前辈向明先生,为台湾现代诗著名杂志《蓝星》台柱之一,自五十年代迄今,传承现代汉诗血缘,滋润吾辈深远。今又以八秩高龄,赐下此文,谈论本人新作,其拳拳之心,温厚赤诚,感人肺腑,特转发之,向向明前辈致敬致谢!链接内照片,为去年十一月我在台北联经书房举行新书发布活动时所摄。讀楊煉長詩
2017年4月20日
其他

诺日朗因缘 II 杨炼:《山海经》人物

导语:1983年5月,我的组诗《诺日朗》在上海文学杂志发表,引起一场风波。时过境迁,风波没人记住,这首少作,却屡屡被提起,令我感到开裆裤“走光”的惭愧。这也是命,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人们的记忆自有选择。再努力的成熟之作,也赶不上当年光秃秃的空白衬托出的几行试笔。同样像是命,今年,《上海文学》社长赵丽宏盛情邀请我,开设“诺日朗因缘”专栏,连续选载我的半回忆录、半精神游记《你不认识雪的颜色》。岁月荏苒,竟然我们也到了写回忆录的年纪!该写的、想写的不是太少,而是太多,多到常觉无从下笔。由是,我以北京——柏林为轴,穿越编织我的记忆。写这部书,还因为这三十多年,中国历史变幻之疾速、文化错裂之复杂、文学挑战之深刻,前所未有。我们诗句的语境关系,对隔几岁的读者已显陌生,更不要说年轻一代、两代的朋友。真的,再过几年,我们的诗真可能孤悬空中,只能留给人们猜谜。因此,写下我们经历的人生,让诗与生活互相映照、互为文本,不仅有趣,更是必要——或许,诗将成为人生的“注解”,帮我们辨认那“雪的颜色”!《山海经》人物——上海文学“诺日朗因缘”专栏之四(原文刊于《上海文学》2017年4月号)我为什么带着一本《山海经》,去见那个1986年籍籍无名、现在在中国却无人不晓的顾彬先生?这还真是颇为个神秘的问题。
2017年4月18日
其他

古冈诗歌专场-诗作20首(上海浦东图书馆2017.01.14)

●古冈(1962-),诗人,自由撰稿人。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六点分社文学编辑。曾获美国DJS艺术基金会诗集奖,首届上海国际诗歌节诗歌创作大赛奖,北京文艺网国际华文诗歌奖等诗歌创作奖项。
其他

杨炼:当代中文诗的经典性II当代中文诗系列演讲之四

Prize),2013年获首届“天铎”长诗奖,2014年获卡普里国际诗歌奖(The
2017年2月26日
其他

幸存者诗刊征稿启事

3、投稿者应尊重本刊首发原则。凡在其他刊物(包括网刊,不含自媒体)公开发表过的稿件,请勿再投本刊。投本刊后两个月内未获采用通知的,可自行另投;
2017年2月22日
其他

杨炼:当代中文诗的实验性II当代中文诗系列演讲之三

Prize),2013年获首届“天铎”长诗奖,2014年获卡普里国际诗歌奖(The
2017年2月7日
其他

杨炼:当代中文诗的观念性 II当代中文诗系列演讲之二

Prize)2013年获首届“天铎”长诗奖,2014年获卡普里国际诗歌奖(The
2017年2月3日
其他

杨炼:“柏林墙,到处都是!”

1991年柏林房子厨房,夏季的窗外。导语:1983年5月,我的组诗《诺日朗》在上海文学杂志发表,引起一场风波。时过境迁,风波没人记住,这首少作,却屡屡被提起,令我感到开裆裤“走光”的惭愧。这也是命,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人们的记忆自有选择。再努力的成熟之作,也赶不上当年光秃秃的空白衬托出的几行试笔。同样像是命,今年,《上海文学》社长赵丽宏盛情邀请我,开设“诺日朗因缘”专栏,连续选载我的半回忆录、半精神游记《你不认识雪的颜色》。岁月荏苒,竟然我们也到了写回忆录的年纪!该写的、想写的不是太少,而是太多,多到常觉无从下笔。由是,我以北京——柏林为轴,穿越编织我的记忆。写这部书,还因为这三十多年,中国历史变幻之疾速、文化错裂之复杂、文学挑战之深刻,前所未有。我们诗句的语境关系,对隔几岁的读者已显陌生,更不要说年轻一代、两代的朋友。真的,再过几年,我们的诗真可能孤悬空中,只能留给人们猜谜。因此,写下我们经历的人生,让诗与生活互相映照、互为文本,不仅有趣,更是必要——或许,诗将成为人生的“注解”,帮我们辨认那“雪的颜色”!1991年柏林杨炼摄于柏林DAAD“临时贵族”住所客厅内。“柏林墙,到处都是!”——上海文学“诺日朗因缘”专栏之二
2017年2月1日
其他

杨炼:世界视野中的当代中文诗II当代中文诗系列演讲之一

感谢韩山师院和北大朋友们,提供录像,合此总序,做成系列链接。演讲现场观众多寡不论,通过链接,无远弗届的朋友将参与对话。我相信,联结我们的,不是网络,而是诗歌和思想。
2017年1月29日
其他

杨炼:上海文学“诺日朗因缘”专栏

1983年5月,我的组诗《诺日朗》在上海文学杂志发表,引起一场风波。时过境迁,风波没人记住,这首少作,却屡屡被提起,令我感到开裆裤“走光”的惭愧。这也是命,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人们的记忆自有选择。再努力的成熟之作,也赶不上当年光秃秃的空白衬托出的几行试笔。同样像是命,今年,上海文学社长赵丽宏盛情邀请我,开设“诺日朗因缘”专栏,连续选载我的半回忆录、半精神游记《你不认识雪的颜色》。岁月荏苒,竟然我们也到了写回忆录的年纪!该写的、想写的不是太少,而是太多,多到常觉无从下笔。由是,我以北京——柏林为轴,穿越编织我的记忆。写这部书,还因为这三十多年,中国历史变幻之疾速、文化错裂之复杂、文学挑战之深刻,前所未有。我们诗句的语境关系,对隔几岁的读者已显陌生,更不要说年轻一代、两代的朋友。真的,再过几年,我们的诗真可能孤悬空中,只能留给人们猜谜。因此,写下我们经历的人生,让诗与生活互相映照、互为文本,不仅有趣,更是必要——或许,诗将成为人生的“注解”,帮我们辨认那“雪的颜色”!整整四十一年前的今天,1976年1月7日,我母亲心梗猝然离世。那天景象历历在目,而上海文学第一期“诺日朗因缘”,正从我的插队经历开始。此文冠名“骨灰瓮”,用来祭悼母亲,不可能更合适了。我的诗句“当所有语言响应一句梗在心里的遗言”,足以概括母亲去世对我写作的意义。每个人的记忆“骨灰瓮”里,该满满盛着人生之诗。(杨炼)40年前的今天,1976年1月7日,母亲心梗猝然离世。黄土南店——我的记忆骨灰瓮
2017年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