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杨炼 II 二姨的肖像

智岚 智岚JASON视文采风 2023-09-03


  • 上面照片之一,在我发给阔别四十载的高中数学老师谭志泉先生后,谭老师回信:“二姨:多么慈祥的的面容,多么灿烂的微笑,一颗善良的心写在她的脸上,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她的大美留给了艺术家广阔的創作空间!”



《二姨的肖像》

——兼赠四十载后重逢的谭志泉老师


   二姨的肖像


西北风拧紧窗户上一千朵冰花

窗帘还黑着  雪的黑沙子响在她脚下

四合院的五点钟  黎明是一幅石板画

细部一  一侧发亮的手指得得叩打

男孩子粘着梦的玻璃映出一头白发

细部二  烤得热乎乎的馒头包进手帕

热热的目光送他上学 咳嗽声篦着朝霞

细部三  遗容似的天空靛青如一块蜡

 

记忆 再多笔触也画不出一幅肖像

只记得她骨灰盒移走的那天 房间多空旷

真走了  一个咽下矮矮身影的远方

哭喊不能  而一卷手抄的诗能追上

拽着那衣襟像拽着一锅荷叶粥的清香

墓穴下  字的调皮鬼紧挤在她身旁

还要跟她睡  当他又故意把儿子笑嚷

成“蛾子”  一滴泪烫着黑暗  嗤嗤响

 

伟人们相信青铜像  她的伟绩却是一条线

划定在他眼里  小胡同追着时代更换

坡度  而拆开的旧毛裤在她织针间

加热  善良竟如此简单如此难

像个重负得忍着  一件老羊皮袄的蓝布面

忍住更多早晨  他醒来仍捧着那张脸

从自己海底捞起  被洗净的贝壳缀满

一只古朴的石锚稳稳系着他的船

 

(杨炼   《叙事诗》选章)



 

上面这张照片,在我发给阔别四十载的高中数学老师谭志泉先生后,谭老师回信:“二姨:多么慈祥的的面容,多么灿烂的微笑,一颗善良的心写在她的脸上,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她的大美留给了艺术家广阔的創作空间!”


是的,但同时,“二姨的肖像”,早已完成了——当1972年我高中时谭老师看到二姨的照片,萌生出为她画像的念头那一刻,谭老师对二姨面容上中国劳动妇女内心之“美”的感触,把这粒种子播进了我并不懂“诗”为何物的心田。到2008年,这种子发育了36年后,终于在我的自传体长诗《叙事诗》开出花朵,《二姨的肖像》,既写她更写我,以及我们经历的世事沧桑——“善良竟如此简单如此难”!

 



  • 谭志泉老师和我的同学们

 

我的高中母校是北京颐和园后面的第六十七中学,自从1974年毕业下乡插队,我再没回去过那里,不是不思念,而是这么多年生死轮回,故人相逢,千言万语,该从何说起?一语不合,记忆尽毁。此中尴尬,直到不久前,一个偶然机会,我当年极为尊敬的数学老师谭志泉先生举办画展,才由同学牵线,再次与他“相逢”!下面这四十年来写给谭老师的第一封信,终于把我多年淤积的情思,倾泻而出:

 


  • 谭志泉老师画展时与前高中同学合影

 

  • 四十年后我写给谭老师的第一封信


亲爱的谭老师:再问您好!

 

真对不起刚才没多写些,因为这里大学的诗社正请我聊诗歌创作。从前年开始,我每年在汕头大学教一个月诗歌创作,同时举行一个诗歌节,既给学生创造诗歌气氛,也让我更多了解真正的中国年轻一代,出国多年,我很珍惜这种机会。

 

和您再次联系上,让我既激动,更感动!四十多年了,当年在六十七中,与其说跟您学的是数学,不如说学的是艺术地、美学地看待人生,这在那个价值混乱的时代尤为重要!记得您第一次看到我老保姆的照片,就说:“她有一张中国劳动妇女最美丽的脸!”而且表示想给她画像,我后来不知多少次遗憾没促成此事,否则会留下一张多么宝贵的图画啊——不仅对我,也对我们匮乏美感太久的国度!后来,在我的自传体长诗《叙事诗》中,我写过《二姨的肖像》一诗,说不定灵感就来自您?其中有句:“幸福竟如此简单如此难”,“一只古朴的石锚稳稳系着他的船”,也都像在用文字替您还愿。看,您一句话引出多么久远的回声啊!

 

还有,我记得那时为我不做数学作业,曾收到过您的字条,在提醒我“没有伟大的文学家不关注自然科学”的同时,您允许我“少做,例如做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但不能不做”数学作业,这就是放在今天,也是极为宽宏大量的壮举了!其中渗透的对年轻人独立个性的鼓励,更比宽容本身更美好!那直接接通了我后来漫长写作生涯的能源:以独立思考、个性追求为精神原动力!至今想起来,能以这种一步到位的方式教我做人做事的,除了我父亲,就只有您和姚老师两位!

 

归根结底,我从您那儿学到的,正是生命中应该有“美”!以“美”做标准,对人性、思想、社会、品味上的俗与丑就有警惕、能抗拒。体会过精神真追求,就不会把虚名小利认作“价值”。

 

我下乡插队后,开始慢慢走上文学创作之路,八十年代在国内,九十年代后在国际,现在内外互动,所思所写,不算少也不能算多,核心的追求不是数量,而是思想、美学上的质量——盖因古老中国文化现代转型所必须的深度,需要一种后劲和耐力。这些作品,变成了中外文不少书,集中的代表,是目前正由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中的《杨炼创作总集1978——2015》九卷本(以及已经在台湾出版了的第十卷《发出自己的天问》),我会选择一些微信链接先发给您,见面时也会奉上拙作请您赐教,这不是客气,“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古训正确而宝贵,尤其当我们能用成熟的目光审视当年之“师”,且仍深深认可您的教诲时,这“师”的含义便涵盖了整个人生!

 

看到您举办画展的消息,我由衷高兴,大大祝贺!虽然只看到同学们照片中几幅作品,但我已能感到您多年持续的艺术追求和努力!仅此一点,已够成为我们的楷模!当我们见面时,我期待更多聆听您的艺术心得,继续从中汲取滋养、获得教诲!四十年一堂人生和艺术的大课,这是多美好的缘分!

 

谭老师,我多年积累的感情,一时要表达,难免语无伦次,果如此,只有请您宽宏谅解!好在我们终于联系上了,慢慢可以恢复自然交流,我向您请教的机会还多着呢。

 

请您和靳师母保重!我12月下旬应该有机会回北京,届时力争见面。

 

再拜请安!

 

杨炼   2016年 冬日

 

  • 谭老师画展结束后与朋友们的合影


 

谭老师的微信回信,让我更加感动:

 

杨炼你好,我的画展终于结束了,睡了一个好睡,草草看了你的微信。你的微信何尝微乎?积涓涓细流已成巨瀑!我走马观花,未及细读,已感振奋。其份量之重已难称之,光芒耀眼,令我赞叹!你的成就已被世界公认,非我能评说。            

 

其实多年之前我已知你的大作,诺日朗,同心圆问世,誉滿全球。可至今未曾阅读。这颇有点像当年你不写数学作业。但却不同,当年你是不愿作,如今我是不敢读。当年你少年有志,不求甚解,而非不能。我今老迈愚痴,不能甚解,而非不求。          

 

深知你翱翔云天,其高度非我昏花老眼目所能及。几十年来,十卷本等身,中外都看到你成就的辉煌。我感受到了你的艰辛。你在求索的路上克服了常人难以承受的艰难,终于在磨难中修成正果。             

 

几十年来,你写人生,写时代,写历史... ...。写出了你对人生的感悟,对时代转型的思索,对未来的期盼… …。你写的一切將成为中华文学史一页。      我真高兴!!!


 


  • 当年的学生证件照

 

原来,谭老师从来没有忘记当年的学生,而是遥遥关注着、倾听着我在世界上的脚步声。“不解”,纯然是老师自谦之语,而甚至在文革极端处境中,他仍凭借其对“美”之敏感,拒斥周遭之俗之恶,仅此一点,已足够成为吾辈毕生楷模,如果说人生如诗,谭老师人格画品更是一首长诗!

 

随后,谭老师又发来许多他保存的我的旧照,比之我的今日沧桑,当年的青涩、稚嫩,更加触目。细思之,谭老师和我,曾经分别过吗?抑或四十载飘然而逝,却加倍凸显出人的真性情、真友情之恒久。它即使远隔万里,仍能穿越时间继续生长。谭老师的拳拳之心,弥漫在这些珍藏的学生照片上,回荡在他(和姚老师)不经意间留赠学生终生受用的教诲中。这首人生真诗,标题只有一个字——《美》!

(杨 炼)


 


  • 谭老师收藏、发回的我中学时代旧照


  • 我和同学们,70年代的照片



杨炼 (1955—),中国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生于瑞士,文革中开始写作,朦胧诗最早作者之一,1983年以长诗《诺日朗》轰动大陆诗坛,1988年后环球漂泊,追求建立“诗意的他者”之自觉。2012年获诺尼诺国际文学奖(Nonino International Literature Prize,2013年获首届“天铎”长诗奖,2014年获卡普里国际诗歌奖(The International Capri Prize2014)。2013年应邀成为挪威文学暨自由表达学院院士。2008年至2014年任国际笔会理事。现任汕头大学驻校作家暨讲座教授。现居柏林与伦敦。



http://m.ximalaya.com/65235940/sound/26209594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处,听音频:杨炼诗《诺日朗(节选):日潮》)


说明:1.以上文字为诗人杨炼原作品,图片为诗人珍藏私人照片,作者版权所有、授权刊发。文字转载请注明出处、作品所有人。图片使用请联络诗人杨炼,授权。

2.版权著作权事宜授权:上海浩信律师事务所邱世枝律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