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念艺术—最适合元宇宙的艺术流派【设计史太浓-风格列传】

Reman刘斌 设计史太浓 2022-07-30
前言
NFT艺术的创作密码~

上期回顾:极限艺术—“克莱因蓝”的背后逻辑
 
上一回我们聊到了以极简形式传达周密理念的“极限艺术”(Minimal Art),虽然明面上还是绘画的形式,但绘画走到这一步也几乎名存实亡。
 

(极限艺术绘画)
 
有70%以上的现代艺术都是从这个路径进行开辟的,就是要消灭“传统美术”。
 
每一个流派在这方面都取得了自己的成绩,但真正将“传统美术”彻底消灭的还是要以本期的流派为首,就是“观念艺术”。
 
“观念艺术”又名“概念艺术”,英文原名是“Conceptual Art”,所以属于不同的翻译,这种情况非常多,所以史太浓讲述的艺术史都会尽量将一些流派、概念、人名附上英文原文,方便检索。
 

(观念艺术作品)
 
当我们进一步了解“观念艺术“的特征之后,会神奇发现,其创作手段与理念跟如今很火的“元宇宙”概念非常匹配。
 
“元宇宙”第一阶段的基础建设是“NFT”(Non-FungibleToken)非同质化代币的普及,这个概念简单一点理解就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化资产“。
 

(Non-FungibleToken)
 
目前几乎所有相关平台都是将“NFT“对标艺术品为主的,本次我们就一起来解密”观念艺术“如何帮助我们创作NFT。
 

     偶合“元宇宙”     
 

“观念艺术”的出现跟“极限艺术”几乎同期,都是1960年代,发展主要集中于美国和英国。
 
毫无疑问,“观念艺术”的重点关键词就是“观念”,虽然传统艺术跟现代艺术都讲究观念,但观念的表达一向都会以某种艺术形式与手段来达到。
 

(主题为杯子的绘画)
 
比如要表达一个杯子,要么是用笔在纸上画出一个杯子,或者用雕塑做出一个杯子,又或者使用相机拍摄一个杯子,这些方式的呈现风格可以是表现主义、达达主义、抽象主义或者波普艺术等等,总之需要一个表现方式。
 
但观念艺术却是将这些形式都抛弃,可以仅仅是在墙上贴一张纸,印刷上“杯子“这个词就表达了”杯子“的概念,甚至仅仅是说一句”杯子“,也视为达到目的。
 
… (此时有一乌鸦飞过)
 

 
所以“观念艺术“流派一登场马上技惊四座,让一些被视为“混饭吃”的艺术流派顶礼膜拜,心里默念:天才。
 
这种方式比较典型的代表作品有劳伦斯·怀恩纳(Lawrence Weiner)在1988年创作的《以手形成的硫磺与火的空间》。
 

(劳伦斯·怀恩纳)
 
作品就是简单的在展厅墙上以黑色无衬线字体写了这个题目:“Fine and Brimstone Set in a Hollow Formed。“其余空空如也,简单到只有纯文字的表达。
 

(劳伦斯大部分作品都是纯文字)
 
此时我们将镜头拉到2021年3月23日,这一天Twitter的联合创始人杰克·多西(Jack Dorsey)将自己的第一条“推特”以NFT形式铸造后进行拍卖,成交价居然是290万美元。
 
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这条推特微博只有5个单词,20个字母:“Just setting up my twttr”。(意思为:刚建立我的推特)。
 

(杰克与他的天价Twitter)
 
是否感觉杰克·多西的灵魂与33年前的劳伦斯遥相呼应着。
 
“观念艺术“与”元宇宙“中NFT艺术创作的偶合情况远不止当前这个例子,后面还会再列举,当前先来探究一下,”观念艺术“的诞生源头到底在哪里?

微信扫一扫付费阅读本文

可试读26%

微信扫一扫付费阅读本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