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区22家老影院现状调查:最高单日票房30万,最低刚过万
作者/刘卉
“我小时候住在西四,家旁边有三家电影院,地质、红楼和胜利,小暑假电影院都循环放《邋遢大王》之类的动画片。家门口就对着电影院的后门,晚上看散场的人一群群走出来,最开心的就是学校组织看电影,看完一拐弯就回家了。”
这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北京姐姐关于老电影院的一段回忆。
时光渐行渐远,记忆反而愈加香醇,可以感受得到,这位老北京谈起老电影院时语气都欢快了不少,但对于年轻一代以及众多外来人口而言,老电影院却是个陌生的存在。
如今,北京那些老电影院们有的拆了,有的成了景点,有的重新翻修迎来第二春,还有的就那样日复一日地萎靡着,它们怎么样了?据娱乐资本论了解,目前城区仅存的22家老影院中,3月24(也是周六)最高日票房不过30万,相比七八年前新世纪影院2800万的年收入实在不算啥(要考虑通胀),而有些影院甚至日票房在万元左右,基本上抵不过运营成本。
那么,它们究竟是这座全球顶尖都市当中的顽疴、还是隐藏于车水马龙里的明珠?娱乐资本论(ID:yulezibenlun)对此进行了一番调查,这并不是一份生态问卷,更像是一封写给老电影院的问候。
现在市场上流行的电影院大都为自己取名为“影城”,而老电影院多以“电影院”“俱乐部”“礼堂”“剧场”等为影院名后缀,从名称上来,自带旧日气息,如木偶剧场、地质礼堂、劲松电影院等。
从经营方式来看,大多数老电影院的确与现代化影城存在差距。在猫眼专业版实时票房(3月24日19:00)排名上,排名前五位的耀莱成龙影城(五棵松店)、金逸影城(朝阳大悦城店)、首都电影院(西单店)、卢米埃影城(长楹天街店)以及金逸影城(荟聚购物中心店)均位于购物对应的购物中心内,设置在商场顶层,既提供电影院功能,也与商场的娱乐设施服务融为一体,除了观影,还有电子游戏厅、咖啡厅、衍生品商店等,如此形成强强联合的经营方式。
相对而言,老电影院大多也坐落于城市商圈,不过自成一栋,服务也比较单一,基本上就提供观影和小吃售卖两项服务,观影前后消费者都需要离开电影院到户外寻求其他娱乐方式,远没有购物中心内电梯上下那般便捷和现代化。
原北京新影联院线董事长、北京电影协会会长,拥有多年首都老院线管理经验的刘洪鹏曾向媒体介 42 35386 42 14941 0 0 4210 0 0:00:08 0:00:03 0:00:05 4209。“在北京市内,曾经诞生过两批传统电影院,第一批以胜利电影院、长虹电影院为代表,撑起了近30年前的北京电影放映市场;第二批是以首都时代影院、紫光电影院等为代表,成为了10多年前电影市场的中流砥柱。”
从影院内部设施来看,老电影院的影厅数一般为三至五个,而现代化影城大多拥有十个左右的影厅。老电影院影厅内环境也普遍保持“古色古香”,如座位间隔狭窄、扶手处没有置物区、影厅内空气环境较差等。
同时,也有许多人反应老电影院的服务质量较差,服务人员要么爱答不理、要么态度粗暴,工作人员的整体精神面貌与现代化影城内有别。
据不少人透露,这个原因,或许和许多老电影院虽然进行了改制,但仍保留了老式国企作风有关。甚至某些地段不错的影院,还保留有“子承父业”的传统。
有存在落差之处,也有向好的方面,与现代化影城的高质量服务和高标准收费相比,老电影院票价更便宜些,人流量也不似购物中心内那样密集,同时地理位置方便,依旧有不少人愿意在老电影院内观影。
从昔日的容光焕发到如今的面目沧桑,岁月漫长,北京城里的这些老电影院也各有各的故事,没法一次性全面涵盖,下面就挑选几家着重讲讲。
大观楼被成为“中国电影诞生地”,因为1905年大观楼茶楼的第一任经理任景丰拍摄了电影《定军山》,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电影的诞生,同时大观楼也成为北京历史最悠久的电影院。
但如今的大观楼不能再以单纯电影院而论,位于前门大栅栏景区内,大观楼更多地成为一处旅游景点。
大观楼内的工作人员告诉小娱,每天进来看电影的人不多,但游客特别多,许多人都搞不清这里面是什么,就当做是景点直接进来了。
“这是电影院”——或许是他们每天要对来客说的最多的话,因为有许多人不明就里地进来,还会去推开影厅大门,影响到里面观众的观影,所以工作人员得时时观察时时提醒。
被问到生意如何时,对方也很干脆地说:“当然有影响,尤其是旁边的保利(指保利影城天安门店)开了之后。”
言谈间,工作人员也表示出他们并不落伍的姿态,说去年张智霖等明星还来过电影院,再详细问下去,原来是去年七月《京城81号》上映时曾在这里办过落地活动。
与大观楼类似,电影院功能已有改变的还有地址礼堂,如今的地质礼堂一屋两用,白天放电影,晚上放话剧,不过名气更大的要数话剧演出,因为这里早已成为开心麻花的根据地,小娱走进地质礼堂时,便有工作人员直接过来问道:“要看话剧吗?晚上有《李茶的姑妈》”。期间还有一位五六十岁的女性观众进来询问《厉害了,我的国》是否有票,对方的回复则稍显冰冷:“没有了,这是人家包场的,没票。”
正如本文开头那位姐姐的回忆,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西四正值电影院的春天,胜利电影院、红楼电影院和地址礼堂位于西四街口三个方向,三足鼎立好不风光,而如今的西四街头已然颓废不少,昔日人头攒动的胜利和红楼两处电影院已经关张大吉、看不出样貌了。
同样消失在西四的还有护国寺电影院,走访街头老居民时,他们说:“电影院早就没有了”“看电影啊?去对面地质礼堂看吧。”
不仅如此,护国寺对面的人民剧场也荒凉着。
景区里热闹依旧,人来人往还有春日的花红柳绿,但在寻找这些老电影院时,猛一抬头间发现面前的一片废墟就是旁人所指的电影院所在,对于我这个没有记忆且没有感同身受的外来者而言,竟也有几分凄凉。
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四五十家老电影院几乎已经消失一半,如青艺剧场因新东安扩建被拆,西单剧场因西单扩建被拆,天桥电影院因天桥小区改造被拆,明星电影院、红星电影院、大华电影院等也都已没有了。
新街口电影院曾经也是片区内红极一时的明星电影院,是市政府在西城区兴建的第一座电影院,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曾在这里首映。
走进如今的新街口电影院,大门口连影院牌子也找不到了,问了问门口的保安,对方说“电影院没有了”,再追问下去什么时候没有了,对方也不知道了,不过允许小娛自己进去看看。
电影院位于青少年图书馆内,顶层是电影院,一路走到影厅门口也没有看到售票处,影厅大门敞开着,里面黑洞洞的,仍旧放着一排排椅子,整个楼层都很安静。
再回到图书馆前台处,询问工作人员关于电影院的事情,他们表示影厅还是会放电影,每周二上午可以来领取免费电影票观影。
走出图书馆院子大门,看到外部墙上有块电子屏幕,显示“公益电影预告”,上面滚动着的电影均为已经下线许久的电影,如《港囧》《失孤》等。
现在的新街口电影院,也不能说它已经完全消失了,它还作为电影院存在着,只不过价值微乎其微了。
位于东大桥路口处的紫光影城前身为紫光电影院,有五十多年历史,曾经是朝阳区唯一一家首轮放映一级影院,目前位于蓝岛大厦西区五、六层。
小娱曾有过在紫光影城观影的亲身经历,当时观看的是一部日本动漫剧场版,被安排在小厅当中,影厅内的灯光昏暗,即使开着灯也不能完全看清脚下的路,皮质座椅已经凹陷、开裂,且座椅之间间隔狭小,坐下去有着对于脏和差的双重不舒服感。整个观影过程也比较吃力,因为幕布似乎年代久远,使得影片画面质感很差。自那之后,小娱的确是不再踏进紫光影城了。
如今再走进去,已然感觉到紫光影城整体都比较昏暗,装饰风格陈旧,并不像一般影院有挂在售票处的电子显示屏,而是将当天影讯打印出来立在前台。
另外一家位于劲松中街的劲松电影院也是当地的老牌电影院,影院始建于1983年,目前的劲松电影院也经过了多次的装修改造。
在小娱走访的几家老电影院中,劲松电影院算得上依旧精神抖擞的一家,在猫眼专业版实时票房排名中,劲松电影院排名85,也是诸多老电影院票房中的佼佼者了。
劲松电影院依傍在居民区当中,每周二会开放优惠票价,工作日内也可看到影院有来往不断的观众,当被问到周边现代化影城开张之后生意是否受到影响,电影院工作人员表示“并没有”。
没有被淘汰而更加容光焕发的还有广安门电影院,电影院始建于1955年,三十年间经历多次改造整修,最近一次是在去年年底,焕然一新的广安门电影院今年1月试营业,2月份刚刚开通正式营业。
有多年老顾客表示:“售票大厅比从前通透了,自助取票机也非常现金,沙发比原来更软了,影厅放映设备全部更新,硬件升级试听效果大大提高了,然而票价没变,还是那么亲民。”在票房实时排行榜上,广安门电影院高居第59名,人次达2662人,在北京两百多家电影院当中,这样的成绩算很不错了。
现在的广安门电影院,也不能完全说它是老电影院了,多次重生之后,它已经成为适应当下电影市场的一家现代化影院。
此表格摘选自猫眼专业版实时票房排行榜北京地区,摘选了主要城区的老电影院
发展和扩建当中的北京越来越大,时代洪流中,有的老电影院就这样走丢了,有的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位置,也有的涅槃重生,还有的正在垂垂老去,一群电影院的故事也像是一代人的故事。
若说情怀,似乎有点虚假,但站在一个年轻和前进的视角上,优胜劣汰是生存法则,客观的世界之外,希望老电影院留下的不多的美好回忆能被好好珍藏,读史才使人明智。
更多文章
“抖音来得那么猛,长视频该怎么办?”
一位剧集老总的用户观
揭秘 | 龚宇在爱奇艺仅持股1.8%!
多次力挽狂澜,这8年他做对了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