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淑彦说画 | 高秀苍浑老画家-林受益先生

2016-05-01 淑彦说画 揭阳书画网





高秀苍浑老画家 


文 | 孙淑彦


     淑彦说画     



1982年,刘海粟与林受益先生久别重逢


明清两代潮汕书家画人,见于汪兆镛《岭南画徵略》一书,为数不多;近年谢文勇《广东画人录》也仅著录二十多人。清末民初,潮汕艺人于汕头、潮州自创画室者,已是不少。迨上海创办美专,潮人有志于丹青者,纷纷负笈美专。学成归来,或任教,或办学,或组织美术学会,潮汕国画创作日趋繁荣。

时至今日,岭东画家分布海内外,岭东画风逐渐在孕育发展之中。揭阳被誉为国画之乡,实赖于自上海美专毕业归来并大力鼓吹的画家,知名画家林受益先生,即为我潮画坛佼佼者之一。




林受益先生,一九0二年出生于揭阳县渔湖港下一个儒医之家。乃翁林近礼,以悬壶济世,名闻闾里。他读完中学后,即在乡间办学,充当乡里孩子的启蒙老师。一九二三年,他闻知上海开办美术专科学校,有志到沪上深造。某日,向乃翁称,拟到上海一带做生意,其父欣然应诺。到了上海,他径自报考上海美专,然后再致函双亲。

负笈三年,不管是绘画,还是当初在家无师自通所掌握的知识,都提高不止一个层次,简直不可同日而语。毕业前夕,精选一些作品编成册,郑重向诸老师请教。




潘天寿教授观赏后,觉到这位学生技艺有修养,欣然命笔题“淋漓墨迹在毫端”作为临别鼓励。又持己作兰花、山水等画多帧馈赠,更嘱林先生在离校前,创作几帧国画作为留念。

俞寄凡教授以为林先生“作画清逸可爱”,他为画册题辞:“已能脱绝人间烟火。”诸闻韵教授,与林先生的师生关系最好最赏识。毕业前曾多次挽留他留校当助教。而林先生考虑到离家日久,家中双亲年迈少人奉侍,应归家尽人子之责。去意已决,诸教授也没法挽留,颇为婉惜。他相信这学生日后必有所成,期待之情都在题诗之中:

为怜质素却燕支,想见临池泼墨时。

花尚有灵应梦笔,羡君此去艺声驰。

据林先生回忆,某次,刘海粟校长到课堂巡课,见到他在泼墨,认为他的作品已融入吴昌硕的墨韵和潘天寿的技法,高兴表扬和勉励。毕业时刘校长在画册题“高秀苍浑”四字。在日后数十年间,师生虽然远隔千里,南北相违,刘校长每与人谈到林先生,总称他是“我美专之光”。 




一九二七年一月林先生在上海美专毕业,开始了漫长的艺术生涯。回到家乡,被聘为汕头《岭东民国日报》广告部美术设计,并任省立岭东商业学校、汕头市立女中美

术教员。此间,于一九二九年与画友曾幻一 等人在汕头市创办“春阳绘画社”,招生教授中西绘画。当时,在汕头市中山公园举办游艺大会,林先生与春阳社诸画友在中山公园内举行大型画展,以其海派风格,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他的艺名在潮汕初露头角。

从一九三九年开始,被聘为省立四中(即金山中学前身)美术教员,直到一九五六年二十多年,先后在揭阳师范、真理中学、第一高级中学任教,春风化雨,培养一大批美术人才。




一九六四年揭阳县创建工艺厂,被邀为创建人之一,被任命为总设计,负责起草各种画稿,同时领带一批青年,专事绘制竹帘及其他艺术品,服务社会,输送到各地及海外销售。讵料到一九六六年“文革”开始,文艺界名流学者、画人书家,绝大多数被打倒。一九七○年林先生全家被遣送到本县地都军民大队,接受“劳动改造”。日常生活极为贫苦,居住条件极为简陋。当时他年近古稀,面对恶劣环境,仍未放下画笔。劳作之馀,即坐观山色,对景画稿。自署西樵老人,俨然林间老翁。虽劣纸残墨,寒窗寂寞,照样泼墨,作品充满田野风味。




一九七三年工艺厂需要,他二进工艺厂。一九七五年一个偶然机会,当年美专校长刘海粟,闻知林先生尚健在,喜出望外。当刘校长得悉他仍受到极左路线的冷落时,惜才之心,驱使刘校长为之出面奔走。他趁工作之便,利用自己的影响,反复向有关部门反映林先生的近况,请求给这位老画家发挥才能的平台。

一九七八年揭阳创办岭东书画社,他被调进该社任专职画师。同年,作为特邀画家,参加广东省科教会议,不久,广东省轻工局授衔他为工艺师,使他能专心书画创作,将自己所长献给社会。刘校长多次与他通函,鼓励他说:“我们虽然年迈,也要精神焕发,为社会主义祖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力量。”




一九八○年九月成立汕头画院,为潮汕最具权威的美术组织,林先生被聘为画师。同年,选为揭阳县政协委员,并被聘为榕城书画协会、揭阳美协、汕头市工艺美术学会等学术团体顾问。

在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期这段时间,是林先生创作的黄金时代,作品多次被选送到香港、澳门、新加坡、美国等地展出,备受好评。一九七九年国画被送到广州交易会展销,得到海外收藏家青睐,新加坡旅游局一次即定购三十帧,加拿大收藏家也以高价购买珍藏。

一九八二年林先生与儿女亲家、诗书画家郭笃士先生在汕头举办《书画联展》,影响很大。当时,恰好汕头市文联和文化局邀请潮籍旅外书画家谢海燕、黄独峰、陈大羽等教授来汕头。刘海粟校长也来潮汕成立上海美专分会,真是名家云集。在盛会期间,名家参观郭、林书画联展。刘校长指名要会晤这位老学生,白首师生相见,都很激动。刘校长等画家观赏《书画联展》,给予很高评价。刘校长在题辞中说:“源于自然,胜于自然,斯为美。”历来擅画者,当其塑造形象时,总从生活出发,然而并不等于生活本身就是艺术,还须超越生活,总结生活。中国画讲究对客观事物作深邃体察,但也不以表现对象的自然属性,自然生态为满足。对自然形态应有所取舍,增删乃至改变,也就是说:“源于自然而胜于自然。”刘校长的题辞,肯定了郭、林已达到这种水平。




南京画院谢海燕、陈大羽,广西画院黄独峰、汕头王兰若、刘昌潮等教授都题辞赞许郭、林的书画艺术。二亲家的才华为潮汕画坛增添一桩雅事。当年临别美专,诸闻韵教授预言他“此去艺声驰”,数十年后,果真如此,艺声驰遐迩。 

林生先的画风受到海派吴昌硕、任伯年的影响,细细品尝其画风以至运笔时,都可看出来。吴缶翁“不尊今人爱古人”,吸收青藤、白阳、八大、石涛及同时任伯年、蒲作英等人之长,博采众家,形成一格,影响同时代及往后的画坛。受益先生以花卉见长,特别是寿桃、枇杷更属精品,兼长山水。其花卉果蔬,往往笔态墨纵,不拘成法,笔势奔驰,给人以苍劲雄浑,貌拙气酣之感。清入郑绩以为,花卉之作,不论工意,“不徒写其娇艳,要写其气骨”,观林先生之作,实有“写其气骨”之法。入选香港商业银行的《寿桃》,设色艳而不俗,强烈而和谐,浓重典雅。水果的质感,果树的生机,跃然纸上。




一九八七年,林先生有作品参加穗省某展览会,羊城书家曾景充见其《紫藤》,叹为观止,而苦于阮囊羞涩,后为他人购去,怅然良久。未几,呈一绝邮林老,称其所作“深得昌硕神髓丽丰腴清健过之”,诗曰:

识画无钱恙恨愁,藤花飞去愿未休。

倘得谦翁为赐笔,艺事花缘两相酬。




有如此知音,林先生自然“赐画以慰夙愿”。以素昧平生之书家评语,更证独峰教授题辞非应酬之语。

明人李日华谓:“学画心在能书,方能用笔。”王世贞说:“画、石如飞白木如箍”。昔贤主张“学画须学书”。缶翁也自称其绘画“平生得力之处能以作书之笔作画”“书画同源”,古为定论。受益先生擅画,也善书,其书法,也如画风,以稳重浑雄见长。郭笃士先生曾见林老八十一岁书法,颇为珍惜,随手题于其上,所论甚为中肯,谓:

  


亲翁受益学长,幼喜书画。书法初学赵文敏,继学颜平原。先严许以成名。其后益兄肆肄业美专,偶寄所作,先严无不珍视,壁间几上皆益兄成品也。潘寿翁最喜其精迫,故益兄所书,汉隶直追寿翁,前者以八十一高龄书此,腕力虽不及中青,而矩法极严。

有人说“字如其人”,“心正则笔正”,对此,世人见仁见智。欣赏受益先生凝重古朴书风,及了解他待人以诚品格时,我相信“字如其人”。今年夏,林先生应邀为明潮汕状元林东莆故里书写巨制长卷,其书风仍是那么古朴,令人爱不释手。




林先生爱才而不论门第地域,精心培育和影响很多书画家。他对有能力而又肯努力艺事青年,总是热心辅导。在海内外已出名书画家如范昌乾、赵世光等都曾列其门墙,就揭阳而论,现初露头角的林寻稳、潘锡豪、卓素铭、林俊复等,都曾受到他耐心指导。竹园主人称林老在揭阳画坛,为承先启后桥梁作用,此语诚然。林先生授徒认真,交友以诚,每有求教者,毫没架子,且能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世人重其艺,也尊其人。

一九八九年十二月一日


附记:

本文于一九八九年十一月应汕头画院之约而写,《汕头画院通讯》于一九九三年刊出,而林先生已于一九九一年谢世。一九九五年清明节后二日增改,算是对林先生的悼念。



     淑彦说画     


   孙淑彦 简介  


孙淑彦,学者。广东省揭阳市人。一九五一年生。

从事博物馆工作三十年,历任揭阳市博物馆、揭阳市丁日昌纪念馆馆长。长期从事文史、潮学、书画研究。

出版史学专著八种,潮学专著九种,散文集三种,书画研究专著三种,书画作品集八种,主编和选编著作二十多种。近年有《孙淑彦文字集》一套十二册。










揭阳书画网·独家专栏

(转载请注明出处)


★★★

近期精彩 点击阅读

潮人的骄傲-洪世杰和他的绘画艺术

淑彦说画 | 陈文希早年在潮汕二三事

我心中的那片海-林世娴 水彩作品欣赏

赖铁骢山水艺术简析


点击关注

当代国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