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法院发布 | 江苏法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情况通报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持续高发多发,已经成为当前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犯罪。全省法院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依法从严惩处犯罪,积极参与综合治理,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多发态势,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和谐稳定。
一
我省法院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情况
2022年以来,全省法院共审结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一审案件1956件,依法惩处10684人,涉案金额69.23亿余元。从案件审理情况看,当前我省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诈骗团伙境外化集团化。随着国内电信网络诈骗打击力度加大,大批诈骗窝点和骨干分子隐藏境外。部分境外窝点形成以“工业园区”“科技园区”为幌子存在的超大犯罪集团,通过提供办公场所、技术支持,招揽诈骗团伙入驻,以“高薪”为名诱骗境内人员赴境外诈骗,社会危害极为严重。如我省办理的案件中,犯罪分子在境外出资建造“建材城”,先后招揽10余个诈骗团伙入驻,并为诈骗团伙提供办公场所和食宿,进行封闭式管理,持械看守诈骗团伙人员,形成超大犯罪集团。此外,为扩大诈骗集团规模,一些犯罪集团实施跨国人口贩卖、绑架、非法拘禁等严重侵害公民人身权利犯罪,社会影响恶劣。
二是犯罪链条精细化隐蔽化。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相关联的上下游犯罪案件数量增长较快,2022年以来,全省法院一审受理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案件分别为2549件、4127件,同比增幅分别达78.13%、61.91%;一审受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案件分别为1880件、3761件,同比增幅分别达130.11%、100%。部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犯罪团伙将专业化较强的环节外包,如由专门技术人员搭建可直接操控后台数据的诈骗平台,由“料商”在社交软件对诈骗平台进行宣传,由“号商”通过专业技术、黑产软件提供社交账号,由“卡商”收购电话卡、银行卡用于诈骗联络、转移赃款,由专业洗钱团队将涉案赃款转至境外。各犯罪环节逐步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合作,但又相互隔离的产业链,打击难度较大。
三是诈骗模式多元化复合化。传统诈骗模式包括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理财、虚假购物服务、冒充电商物流客服、虚假征信诈骗等,其中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占到一半以上。同时,诈骗分子紧跟社会热点,随时变化诈骗手法和“话术”,新诈骗手段不断出现,如以“0元包邮直播带货”、虚构比赛事项、开展“扶贫计划”、诱导用户下载APP付费充值等名义骗取财物。此外,犯罪分子将不同的诈骗模式相结合,步步渗透、层层衔接,社会危害性更强。如“杀猪盘+敲诈勒索”就是其中典型模式,犯罪分子装扮成功人士,以内部“话术”与被害人培养感情,以投资赚钱名义诱导被害人进入该诈骗集团控制输赢的APP平台投资充值,同时诱导被害人进行裸聊并拍摄视频,以向亲友甚至网络公开为要挟勒索财物。犯罪分子的行为在网络空间和现实社会产生恶劣影响,严重侵害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
二
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工作举措
全省法院积极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各项工作,参与“断卡”“断流”“5.10”“长城行动”“百日行动”等专项行动。省法院成立领导小组,制定下发工作方案,统筹推进打击治理、集中打处、防范宣传等各项工作。
一是聚焦重点人员,全面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全省法院严格落实“出重拳、下重手、用重典”的工作要求,用足用好法律、司法解释规定,依法从严惩处犯罪集团的组织者、领导者、首要分子和骨干成员,以及幕后“金主”“蛇头”“卡头”“跑分”团伙、行业“内鬼”,利用未成年人、在校学生、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实施犯罪,有组织、跨境提供技术支持或者网络服务等帮助的人员。2022年以来,1255人被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2人被判处无期徒刑,有力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同时,对于从犯、主动投案人员,以及积极配合抓捕首要分子、追缴涉诈资金的人员,依法从宽处理。把被告人退赃退赔作为自愿认罪认罚、认罪悔罪等量刑情节予以考量,督促被告人积极退回赃款,最大限度为被骗群众挽回经济损失。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审判实践疑难问题。省法院动态掌握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总体情况及变化趋势,及时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联合省检察院出台《〈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实施细则》,明确诈骗犯罪量刑情节的具体适用;成立课题组专题研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审判疑难问题,推动解决境外诈骗集团案件审判中的争议问题;联合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多次举办全省范围的培训班,不断提升全省法院审判工作能力水平。徐州中院、盐城中院针对审判疑难问题出台专门指导性文件,推进市级层面司法标准统一。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全民反诈良好社会氛围。全省法院把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抓手。2021年以来,全省法院召开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专题新闻发布会89场,及时向社会通报打击治理工作成果。通过各类媒体平台推送典型案例1693件次,提升广大群众反诈意识。各地法院结合自身工作优势,创新宣传方式,徐州、连云港等地法院制作的39个反诈视频被学习强国全国版、江苏政法官微等转载,阅读量93.56万次;沛县法院审理的境外“杀猪盘”案,被最高院改编并发布在其官微《反诈反赌 人民法院在行动》栏目;盱眙法院进社区宣传被《中国审判》宣传报道。
四是推进源头治理,全力挤压违法犯罪生存空间。全省法院坚持“抓前端,治未病”,对案件审理中发现的公民信息保护、通信安全、金融监管、社会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疏漏和隐患,及时向有关部门发送司法建议,促进堵塞工作漏洞。建湖县法院结合通信营业网点侵害镇村老年人信息问题,向相关通信公司发送司法建议,通信公司开展专项整改并专程到法院反馈情况,达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良好效果。宝应县法院在案件审理中发现涉案人员中有七名被告人系重庆在校大学生,向重庆市教委发送司法建议并提供专项分析报告。重庆市教委高度重视,走访核实七名涉案学生情况,督促全市各高校在全校范围开展线索排查,并建立十余座校园反诈教育基地。相关做法被《人民法院报》广泛报道。
全省各级法院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责任意识,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引向深入,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江苏、法治江苏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