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6期>检察日报 | 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法治蓝天
来源:3月21日 检察日报 2版头条
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法治蓝天
广西:“组合拳”打击校园欺凌犯罪见成效
打架斗殴、伤害同学……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发,严重影响在校未成年人的学习和生活。广西壮族自治区检察机关深入贯彻执行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的《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和九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加强和改进各项检察工作,在挽救在校涉罪未成年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帮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遏制校园欺凌,检察不缺位
近日,宾阳县检察院以故意伤害罪对黄某、杨某、王某(均为未成年人)提起公诉,从犯谢某(未成年人)与被害方达成调解,作相对不起诉处理。
2016年4月13日,黄某以帮其表妹出气为由,纠集杨某、王某、谢某等人到宾阳县黎塘镇第一初级中学,对该校学生覃某进行殴打致其昏迷,最终覃某因抢救无效死亡。该案是一起严重的校园欺凌伤害案件,且犯罪嫌疑人均为未成年人,社会影响极其恶劣。案发后,宾阳县检察院迅速介入,承办检察官对案件事实及相关证据进行严格审查,最终认定嫌疑人涉嫌故意伤害罪,从快批捕和起诉。
为切实维护校园安全,广西检察机关依法严厉打击各类校园欺凌违法犯罪,依法从重惩处校外成年人组织、教唆、胁迫、引诱、帮助中小学生实施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违法犯罪案件。2016年,全区三级检察机关共审查逮捕此类犯罪嫌疑人15人,审查起诉24人。
全区检察机关要充分发挥检察职能,让恶意造成重大伤害的欺凌者,受到法律的惩治。”广西壮族自治区检察院检察长崔智友对校园欺凌犯罪现象高度关注,要求各级检察机关加大对校园欺凌犯罪的打击和预防力度,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筑起安全屏障。
宽容不纵容,唤醒内心良知
未成年人陈某与何某、周某等人是同班同学。陈某与周某因琐事闹矛盾,2016年5月26日,陈某与周某在校门口附近厮打起来。何某路过时上前劝阻,被陈某摔倒在地,造成身体多处受伤,经法医鉴定构成轻伤二级。
事件发生后,承办检察官第一时间联系学校了解相关情况,详细了解陈某在校日常表现,并督促公安机关做好社会调查。经查,陈某在校表现较好,其与被害人是同班同学,平时关系良好。陈某在案发后悔罪态度较好,其家长亦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取得了被害人的谅解。
承办检察官还邀请心理辅导员对陈某进行心理测评,根据评估报告,检察官认为应从教育感化的角度尽力挽救。同时,为了不影响陈某继续上学,检察机关对其作出了不批准逮捕决定。在处理该案时,承办检察官进学校了解情况时均着便服,尽量降低该案对陈某的影响。承办检察官与被害人及家属多次沟通。最终,在经被害人同意后,对陈某作出了相对不起诉决定。
“一味单纯地惩罚和打击,对未成年人的消极作用明显。贯彻实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宽容不纵容,关爱又严管,给予他们爱和温暖,激发他们的纯真善良,形成内在良知的约束,才能真正让未成年人远离野蛮。”自治区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办公室主任蒋礼华说。
2016年,广西三级检察院共受理提请批准逮捕涉嫌校园欺凌和暴力犯罪案件77人;受理审查起诉83人,经审查,起诉70人,不起诉13人。
广西检察机关在办理校园欺凌和暴力犯罪案件时,对于主观恶性小、社会危害不大的轻微犯罪,属于初犯、偶犯的涉罪未成年人依法从宽处理,将其平时表现、家庭情况、犯罪原因、悔罪态度作为检察机关决定是否批准逮捕、提起公诉以及发表量刑建议的重要依据,最大限度落实“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尽量减少羁押,防止交叉感染,倾力挽救失足未成年人。
聚合社会力量,关爱未成年人
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几乎每起事件背后都潜藏着家庭、社会成长环境中负面因素的影响。广西检察机关认真贯彻执行刑诉法中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规定,探索建立包括检察机关、学校、家长、学生多方联动机制,推进分案起诉、合适成年人在场制度以及预防、观护、帮教新途径,构建“捕诉监防”一体化工作机制。
截至目前,广西检察机关联合妇联、团委、教育等多部门,创建法治教育基地、留守儿童关爱基地、观护基地等156个,贯彻“双向保护”政策,为校园暴力案件受害者开辟“绿色通道”,对触犯刑法的校园暴力实施者落实“教育、感化、挽救、打击”的方针。截至今年2月,全区检察机关共有55个单位获评自治区妇女儿童维权岗,选派163名检察官担任学校法治副校长或法律辅导员,引导广大青少年学法、知法、用法,积极预防校园暴力犯罪。
2016年,广西检察机关共开展多方会谈147次,训诫校园施暴者92人,书面通知法律援助机构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371件。
近年来,广西检察机关坚持开展“关爱未来·法治护航”系列普法进校园活动,通过情景剧、模拟法庭、设立法治橱窗等多种形式重点预防和惩治校园欺凌和暴力,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法治的蓝天。(邓铁军 邓玲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