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银幕未映声先闻:大师是这样做电影声音设计的《深海浩劫》声音设计访谈

2016-11-14 於菟 LocationSound同期录音网

原文来自:A SOUND EFFECT,作者:Jennifer Walden,编译:同期录音网-於菟


影片《深海浩劫》(Deepwater Horizon)根据2010年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改编而成,讲述了石油钻井平台上的工作人员在特大事故中的生死经历的故事,该片将于明天(11月15日)登陆国内各大电影院线。


Wylie Stateman领导的制作团队加盟了影片《深海浩劫》的后期制作,Dror Mohar担任该片声音设计师兼混音师。Stateman和Mohar两人一直是合作伙伴,他们曾为影片《孤独的幸存者》(Lone Survivor)、《被解救的姜戈》(Django Unchained)、《无耻混蛋》(Inglourious Basterds)进行过后期声音制作。今天在这里,Dror Mohar将向大家讲述该剧充满戏剧性效果的声音制作背后的故事。

《深海浩劫》精彩预告片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r0345tu8kz3


记者:《深海浩劫》这部片子给你带来了怎样的独特感受?

Dror Mohar:发生在“深水地平线”号钻井平台上的这起灾难事故有着极其深刻的意义。影片讲述的这个故事改编自非常重要的真实历史事件,论及了当前能源产业存在的意义和未来走向等诸多很难回答的问题,即使撇开这些不谈,《深海浩劫》也是一部非常不错的电影。因此,能够进入这个剧组并成为其中的一员非常令人欢欣鼓舞。


在声音方面,创造一种声音语言来描绘技术、人体试验和令人难以置信的自然力量就好比是一场充满紧张感但同时又让人倍觉满意的奇特之旅。我参与了Peter Berg、Colby Parker、Gabriel Fleming在他们的剪辑室里完成了这部影片的剪辑制作,我们一起满怀激情地探讨了采用的声音元素类型、设计以及处理方法,以保证故事前后的同一性。这种合作非常特殊,因为彼此间的快速交流导致图像、声音和视觉特效等信息不断在大家之间互相传递,这是一个用声音推动既定框架或者框架外故事讲述方式演变发展的机会。


(图为声音设计师Dror Mohar)

记者:在本剧声音设计的创造方面你遭遇了哪些挑战?

Dror Mohar:这部电影涉及了大量的技术操作、平台坍塌以及人们彼此间被迫诀别的动作场景。从声音方面来说,通过这些场景的声音制作你能够快速积累经验,而在这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声音的设计与编排,我们必须尝试创作出一种能够让观众沉浸其中而又不会感觉倦怠的声音。这意味着要对声音的音调以及起始结束位置等进行大量的试验性调整,并且将一直持续到影片最终完成。


我们需要不断调整声音设计以便于能够最大限度模拟极端条件下钻井平台上的状况,让观众体会海上石油钻探的高科技性,同时表现事故发生时平台坍塌毁灭的细节与强度。当选择性地为某些场景添加声音时有两点需要注意,既要清晰地表现出机械故障的影响,又要确保声效不会喧宾夺主。


我们遇到的另一个挑战是创建声学空间,因为电影中故事发生的地理区域相对孤立、偏僻,分别是五千英尺深的海底和矗立在海洋中心的石油钻井平台。为了凸显规模、速度与距离这些概念,某些声音设计甚至远远超出了真实效果。例如钻机的声音,我们需要设计机器在正常和过载运转两种情况下的声音。钻井平台的导航系统、动力系统、泵送系统和海底防喷系统运转时的声音都需要分类收集并加以调整,以达到影片放映时的听觉标准。

记者:你为这部电影设计制作的第一段声音是什么?
Dror Mohar:我为影片《深海浩劫》设计制作的第一段声音是开场片段的。电影开场的第一个镜头,我们的视线随着管道延伸进入海底,一览原油防喷系统的全貌,这是一种很好的介绍电影风格的方法。他们决心以当事人的视角展现给观众发动机盖下发生的所有细节,这激发了他们将事件原始记录中的某些部分(来自事件当事人Mike Williams庭审证词)戏剧化地还原作为电影开场白的灵感。
记者:你是怎样设计模拟机械声音的,例如像推进器?这些声音设计的素材是来源于音效库吗?你记录现场声了吗?

Dror Mohar:随着时间线向后推移,机械声也不断演化升级。片中一些机械声效来源于实际声音,另一些则由实际声音与声音设计混合而成。我去了以色列的一个港口进行了现场录音,在那里我得以近距离接触到了泵送设备和舰船,这些现场捕捉的声音构成了影片钻井平台上大量音效的基础。对于一些大场景的设定,我添加了一层声音设计的元素来营造一种厚重感、运动感和能量感。


表现空间感和厚重感是件棘手的事,因为那些我通常遗漏的细节对于理解某些情节来说是非常必要的,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就是仔细考虑前后的因果关系。当腾出空间添加细节时,周遭环境对事物变化所产生的反应的声音设计能够营造一种横向与纵向的空间感。这些都能够通过事物的震动表现出来,钻井平台上的冲击回声、水下环境声的调高以及水流的运动方式都可以间接展现水下机器运转所产生的强大力量。

记者:石油钻井作业平台四周被海水环绕,在声音设计中你是怎样使用大海这一元素的?

Dror Mohar:大海自身并非导致灾难发生的主要推手,事实上“深海地平线”号钻井平台发生爆炸起火事故的那天,海面十分平静。平静海面的环境录音其实也是非常有价值的素材,通过它可以突出爆炸前后海洋平静与混乱的鲜明对比。这种声音表现手法在用广角镜头展现钻井平台全貌时效果非常明显,平静时的环境音能够传达出钻井平台位置的偏僻与周围海域的浩瀚无垠,而月池底部汹涌的水流声和下层甲板内部海水不断涌入的湍急声等这些环境声则充分表现出了爆炸后平台上的混乱状况。

记者:石油钻井平台上所有的设施以及建筑都在不断地爆炸、崩塌,你是怎样制作出这些不同类型的爆炸声效果的?
Dror Mohar:和影片故事架构中其他元素要达到的效果一样,我们的主要关注点是怎样通过不同类型的爆炸声来展现钻井平台上失控混乱的状态。片中每个崩塌、机器系统故障或者过载的情节我们都运用了大量的素材。相较爆炸自身而言,爆炸源其实更加重要,因为每一个爆炸源发出的声音都是大相径庭的,需要差异对待。前两场主要的爆炸是小范围、小威力的爆破型炸裂,爆炸导致泥浆上涌到了钻井平台上,这些场景中我们着重要变现的是爆炸产生的压力和原子破裂分解产生的力量。下一场主要的爆炸是由甲烷气体引发的爆炸,甲烷气体喷发导致发动机运转加速到达了过载的零界点,引发钻井底部起火从而产生了一场类似原子分裂级别的爆炸,这次爆炸被设计成了一场能量巨大的瞬间爆发。
记者:Foley拟音在爆炸、崩塌的场景中得到了怎样的运用?
Dror Mohar:Foley拟音声音总监Gary Hecker(任职于索尼影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棒的声音元素。声音设计中运用到了很多Foley拟音元素,以此来强化设计细节。Gary的表现非常棒,无论是在爆炸场景的音效设计上还是在主角涉水通过爆炸碎片到达钻井平台时的人物形态刻画上都堪称完美。
记者: 制作这部电影的声音后期时用到了哪些你喜欢的的设备?可以具体举个例子说明你是怎样使用它们的吗?

Dror Mohar:就选用的混音插件来说,我主要用到的就是一连串的声音饱和度、失真、延迟等效果调整工具。我用这些插件为爆炸和水下移动场景创造声音的谐和统一感以及硬边。也就是说,我更倾向于扮演故事讲述者的角色。在我的工具列表上排前几位的一直都是现场录音和监听设备以及虚拟录音棚,在录音棚内我与导演协同工作,一起来重塑声音,并且共同做出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决定。我力图寻找到一种声音标签,使其能够与视频图像建立起一一对应的联系。

记者:从始至终都是你负责影片的声音设计,哪怕直到最后的混音阶段也是如此,这是很顺理成章的事吗?你觉得在最后混音阶段为影片故事选取合适的声音设计是一件棘手的事吗?

Dror Mohar:混音不仅是编排设计过程的延续,也是声音设计经验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于混音,每个人的做法都不同。于我而言,这仅仅就是关于何时听声、何时体验的简单问题。对我来说,听的对象仅仅只是声音,而听觉则是整个的知觉体验。这是一种艺术,又或许只是一个简单的语义界定,但关键是要注意以不同的方式来决定怎样将这些元素混在一起、怎样展现声音差异。


说到在最终混音阶段做取舍决定这个问题,我并不为舍弃那些不能服务故事架构的声音而感到惋惜,这并不是妥协,相反我觉得这是向前迈进了一步。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总会有混音师搭档帮我权衡这个问题的。


在混音领域,充分了解并熟知素材的各项特性对于一个混音师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这样你才知道应该选取什么样的素材来凸显对白、音乐,才能更好契合编剧的意图。


我拥有自己的素材库,所以即使我不是混音师也不必雇佣一个像我这样的混音人员。相反,我会雇用一个擅长讲故事而且有着丰富经验与过硬技术的混音大师!有些时候对于电影的制作来说这才是最佳选择。相较于我而言,全职混音师能够做到很多我做不到的事,虽然我们彼此间有共通之处,但却都是不可替代的存在。


推荐阅读: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SMX-30众测反馈第1期(三) | 跟它相比我更像是一部机器



新品资讯 ▲ | RØDE Link无线手雷终于面世了,它值得期待吗?



经验 ▲ | 国外小妞是这样做毕业声音设计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