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化作春泥更护花

编者的话

生命,总有盛放与凋零。在孩子们心中,那曾经绽放的生命与他们无限的爱意,永远不会消失。他们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活在孩子们心里。

她在丛中笑

四十四中初一(1)班 艾世博

据爸爸说,我降生的第一眼,看到的是一盆鲜花,那是爸爸的祖母、也就是我的太祖母让爸爸送到产房的。


太祖母爱花,家里的鲜花四季常开。我小时候,她手抚摇篮,给我轻唱《五月的鲜花》。抗战时期,太祖父是中共北平地下党交通员,板厂胡同的家就成了地下党碰头开会之地。太祖母在临街的窗台摆放一盆鲜花,来访的同志看到窗台上有鲜花,就放心地敲门进院。如果家中来了日伪军警,太祖母就撤去花盆,来访同志远远看到就会立即转身离去。


从我上幼儿园起,太祖母就教我背古诗文,给我讲花的品格:梅的凌霜傲雪、莲的出淤泥而不染、剑兰的持正驱邪……她爱吟诵“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她说革命先烈就是这样,把生前生后的一切都奉献给人民。


有一次,我挨了老师批评,觉得委屈。太祖母拉着我的手,细声慢语地说,人和花一样,要修枝剪叶才能茁壮成长。一番话说得我心悦诚服。太祖母的呵护是雨露阳光,滋润我的心田,照耀我的童年。


2021年,太祖母病重住院,离家前嘱咐我:“别忘了浇花!”去年2月26日,太祖母病逝,享年99岁。骨灰与太祖父合葬于燕山脚下天寿园,那里安息着他们的众多战友。


今春,太祖母一周年忌日,我随爸妈去扫墓,给太祖母朗诵《咏梅》。墓前的鲜花随风摇曳,我仿佛又看到了太祖母在花丛中慈祥的微笑。


指导教师 王淳钰   

纱花发绳

四中广外校区八(2)班 陈晓奕

“学校里不许戴这种夸张的皮筋,明天换成黑的!”年级主任的手拍着我的肩,语气里是不容置疑的威严。我连连应声,当即去洗手间扯下了发绳上那朵张扬艳丽的纱花。花瓣连接处被撕裂,粉红色的纱片散落一地。


“宝贝儿,你发绳上的花怎么没啦?”放学时,我刚穿过人群找到姥姥,就听到了这句担忧的问话。我从衣兜里掏出散碎的纱片,一把塞进她的手心,路上没有说一句话。晚饭时,她又问起这事。我向她解释了原因,最后又添上一句,“我小学都戴六年了,现在上初中了,就算了吧!”


第二天放学接我时,姥姥不再像往常那样,一见到我出来就赶紧往前走几步。我以为姥姥在生我的气,她却说要给我做我最爱吃的糖醋鱼,然后用浑浊的眼睛盯着我的头顶,看了很久。


那天晚上,不知道姥姥跟老师说了什么,总之,我又得到了戴纱花发绳上学的许可。当姥姥握着好些花花绿绿的发绳递给我时,我一把将那些发绳抓起,扔在了地上,吼道:“我为什么非要戴这种发绳?就算老师允许了,同学们怎么看我?我已经是中学生了!”姥姥缓慢地弯下腰,低下头,捡走了一地的发绳,临走时把门关得很慢、很轻。我知道我应该叫住姥姥,跟她道歉,但我没有,我什么也没说。


“你姥姥生病住院了,我们赶紧去看她!”那是刚刚放假的第一天,我刚到家就被妈妈拽上了去医院的车。坐在车上,我抱着妈妈要带给姥姥的布包,发现包里有一张照片,照片拍的是我在小学操场上与朋友玩耍的情景。拍摄距离远,以至于我的脸模糊不清,但我头上那朵粉纱花却在阳光下显而易见。想到姥姥浑浊的双眼,我顿时心头一颤:每天放学接我时,她认的究竟是我的脸,还是我头顶的花?想到这儿,我的眼眶湿润起来。


在医院旁边的花店,我挑了一枝开得最艳丽的芍药花,剪下花头,用卡子绑在了发绳上。在医院刺眼的白光与刺鼻的消毒水味中,我见到了姥姥。她躺在病床上,浑浊的眼眸在看到我头顶时,闪烁出微光。我的泪顺着脸颊滑落,一滴又一滴。


姥姥最终也没能挺过那个假期,我也再不用戴那朵张扬的纱花了。但姥姥的爱,将永远滋润着我的心田。

洛华

北京理工附中南校区初一(1)班 刘晟含

我与她相遇在沙盒游戏里。刚进入游戏,映入眼帘的是在壁炉里跳动的火焰,虽然是虚拟的,但我仍感到了温暖。这时,一名玩家和我打招呼:“你好,我是这个服务器的服主,网名叫洛华。”于是,我跟她加了好友。 


第二天,我再次上线时,看到游戏中原本繁华的小镇变得一片狼藉,一个身穿红衣的玩家,正在肆意破坏建筑物。我见况赶快向服主报告,可洛华说的话却让人泪目:“他啊,是一个自闭症儿童。他妈妈和我说过,他喜欢这个游戏。他拆了建筑,我还可以再盖,你可千万别见怪……” 


后来,我发现她每天晚上7点才上线,便问:“你白天到底在忙啥啊?”一分钟后,聊天框里蹦出一行字:“明天九点,来这家书店。”说罢,她发来一个地址。我有点儿犹豫,她要是骗子怎么办?但好奇心还是驱使我如约前往,父母在暗中保护我。


书店不算很大,推开玻璃门,一股油墨香气夹杂着土腥味儿扑面而来。实木地板上铺着厚实的地毯,但角落里却堆着一些食品包装袋和脏毛巾。柜台里的小门缓缓打开,一个十八九岁的女孩走了出来:“你好,我是洛华。”她穿着一件莫奈灰的衬衣和一条牛仔裤,黑棕色的长发上流动着光泽,细腻白皙的脸庞上嵌着一双明亮清澈的眸子,只不过嘴唇有些苍白。原来,她白天在经营这家书店,晚上才有时间上线。聊了一会儿,我问这土腥味儿和脏毛巾是怎么回事,她解释说,经常有无家可归者来这里看连环画,“他们怕弄脏我的椅子,就坐在地上。我怕他们硌得慌,所以铺了一层厚地毯,还准备了一些吃的和毛巾。”


之后,她带我逛了附近的商场,请我吃了草莓冰激凌。我俩一路上有说有笑,就像在游戏里那样。临走时,洛华送给我一盆蔷薇花。


从那以后,洛华的头像灰了一个多月,租赁服务器的时间也快到了。我再次去书店找她,没想到,却成了吊唁。她的父亲捧着一团黑棕色的假发哭道:“她有白血病……没能治好………”他试图掩盖痛苦的表情,额头上却淌下豆大的汗珠。


那一天,正是中秋节。一轮皓月在夜幕中升起,银白色的月光洒在地上,我站在无边无际的黑夜里,不知所措。那一夜,我把那盆蔷薇花埋在了月光下的土地。

曾祖母的“魔法”

十八中初一(6)班 吴恩俊

我家橱柜里有两个玻璃罐子,里面装着黄澄澄的桂花糖,这是曾祖母送给我们的。每当我看到这两个玻璃罐,就会想起那年秋日与她一同做桂花糖的往事。


那年秋天,我们回老家过节。一进院子,一阵阵桂花香扑面而来。曾祖母正站在金灿灿的桂树下,拿着杆子缓缓地挥打着枝干,细密的花雨随着挥打的节奏从树上飘落,纷纷扬扬。“太婆!我来试试!”我大声喊着,用杆子在枝叶中飞快地抽打起来,“哗啦啦”……叶子、花瓣乱糟糟地铺了一地。我懊恼地看着满地的叶子。


这时,曾祖母在一旁拉了一下我的手,用充满乡音的普通话对我说:“慢点,仔细点……”随后,她握起我的手,缓缓地挥打起来。这次,落下的竟全是花,没有一片叶!曾祖母就像一位魔法师,银发齐耳,手握“法杖”,口中念着“慢点、仔细点”的咒语,一遍遍教着,好似要把毕生的“魔法”传授给我。我耐心地听着、学着,心里默念着她的咒语,一遍一遍缓缓地打着。渐渐地,我也能让桂树飘下花雨了,一阵阵桂花的幽香弥漫在空气中。之后,我跟着曾祖母洗花、晾花、铺糖、装罐。我观察着花朵的变化,感受着收获的喜悦。


如今,曾祖母离开我们已近一年了。每当我做事急于求成时,耳旁就会响起“慢点、仔细点”的声音。我打开了桂花糖罐,里面的香气弥散开来。我仿佛看见曾祖母正站在那棵桂花树下,微笑地看着我。     


指导教师 刘小荣  

玉兰的葬礼

八十中管庄分校初三(1)班 熊敏孜

怯生生的雨,偷偷溜到人间啜泣了一晚,又藏进了沉吟不语的云海中。裹着春寒的风,玩弄着我们写生的画纸。“可惜了!玉兰已经谢了。”朋友感叹着,轻轻擦去了底稿。我暗自一惊:春日的高潮仍在酝酿,这群“急先锋”竟早早地退场了?


一转头,那几朵落寞的残花便一览无余。皎如凝脂的白,娇若流霞的粉,竟无一不生起斑斑锈迹。草地上散落着蜷曲的残花瓣,它们似乎被什么灼伤了,一身焦黄。清风仿佛在低吟: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在我的印象中,玉兰总要和迎春一较高下。西院是十里瀌瀌醉金簪,北墙便是千尺霏霏迷玉钗。而当迎春的花藤尚如杂草般臣服于严寒时,玉兰的花苞却早已挺立在枝头。那硬实的蓓蕾,历经了卧薪尝胆,积攒了斗志昂扬,蓄势待发,只待春风号令。


在人们忙于应付倒春寒时,玉兰开花了。没有一片绿叶的守护和衬托,它就那样一往无前地绽放了。恍惚间,玉兰树披上了霓裳羽衣,戴上了玉制冠冕。清风闻讯而来,令那硕大的花朵,在高高的枝头,飘飘欲仙。


如今,玉兰的辉煌即将陨落,那坦荡的花朵,依旧仰望着天空。它孤傲地释放了绚烂,也淡然地走向了凋零,宠辱不惊。风,牵走了漫漫花雨。枝上剩余的残花热情地展开双臂,拥抱着它所深爱的春天。


我目送着玉兰的离去,鸟雀唱起了悼念的歌,玉兰的葬礼,有花儿深情的回忆,是璀璨的生命痕迹。


指导教师 申春秀  


被定格的阳光

文汇中学初二(13)班 王敬宜

当你悲伤迷茫时,是否有一束光,划破长夜,将你照亮?太爷爷旧相机中的一段视频,就是黑夜中照亮我的那束光。


整理太爷爷遗物时,我发现了旧相机中一段珍贵的视频。那是我小时候,有一次在太爷爷家随意拍摄的。视频拍摄于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镜头先是晃晃悠悠地拍了窗前的太阳花,那是我与太爷爷种下的。耀眼的阳光洒在七彩的花朵上,我透过视频似乎闻到了鲜花的芳香。画面扫到一个背影,是奶奶在收衣服。她抱着一堆衣服,山西口音从视频里模糊地传来:“来,闻闻太阳的味道。”于是相机照向了晒在太阳底下的被子。


午后的阳光真暖和,我继续看下去。镜头对准了厨房,我紧紧盯着那里,太爷爷就在我眼前。他面对厨房窗户,正在案板上切水果。窗户半敞着,蝉鸣伴着热风从窗子飘进来。太爷爷嘴里不知道哼唱着什么年代的老调子,阳光给他的背影镀上了金边。说来也怪,年幼的我举着相机,竟在那里停下了,对着日后才知道有多么珍贵的画面,拍了很久、很久。


定格的画面映照在我眼中,曾经的美好留存在我心间。这段充满阳光的视频,带给我温暖的回忆。每当我感到迷茫无助时,一想到它,就有了昂首前行的动力。


指导教师 孙静  

我读名著 ★

爱的力量

——读《合欢树》有感

北京市忠德学校初二(1)班 李牧苁


每次看到合欢树,我都会想起史铁生的散文名篇《合欢树》,也会想起太祖母门前那棵高大挺拔、茂盛葱郁的合欢树。


在史铁生笔下,母亲亲手种下的合欢树年年都开花,暗喻着母爱的长青和永恒。如果史铁生能再摇着轮椅进到那个小院子,他一定会来到合欢树下,倾听它的故事,触摸它的温度,感受生命的有限与爱意的无限。文章结尾处,他们曾经住过的房屋里诞生了一个新生命,这代表着生命的传承。我想,当史铁生看到那棵合欢树时,一定会想起母亲的笑容,想起曾经和她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如果母亲还在世,她一定会为儿子的成就感到骄傲和欣慰。


我的太祖母家门前也有一棵合欢树,长在一片临河的空地上。那是太祖母出嫁时带来的小树苗,是与太祖父一起栽种的。小时候,太祖母经常抱着我坐在树下,讲她小时候的故事。那时,这棵合欢树已有两层楼高。太祖母说,看着树苗慢慢长成粗壮的大树,好像想念的人就站在面前,从来没有离开过。讲到这儿时,她的脸上溢满幸福的笑,仿佛又回到了跟太祖父在一起的日子。


如今,慈祥的太祖母已经去世。每当我看到壮硕的合欢树,闻到扑鼻的合欢花香,我的心情就同史铁生、太祖母一样,好像亲人就站在面前,从来没有离开过。我想,这大概就是生命的意义和爱的力量吧!

近期征文内容:

自命题作文

中心思想积极向上的虚构类和非虚构类作文。

长期征稿


读后感栏目【我读名著】 

阅读古今中外知名作家所著经典名著的心得体会。

长期征稿


投稿须知

    一般千字以内,体裁以记叙文、散文、议论文为主。可根据每期主题自拟文章题目。

    来稿请以word电子文档投至xiaomiaozhoukan@163.com,邮件标题请注明征文主题和学校,稿件中注明学校、班级、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刊发和联系。

    投稿作品应为本人原创,严禁抄袭。

    《小苗》周刊长期征集北京市中小学生的优秀习作,欢迎大家来稿。


《小苗》编辑组

2023年4月

编辑:张品秋
供图:视觉中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