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P立体呈现上海北新泾高密度城市中的绿色生活
最近,上海勾勒了2035年基本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这一愿景目标。北新泾坐落于承载上海城市记忆的苏州河的西段,同时又作为传统的老工业基地而有重要的经济意义。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当前的配套设施已无法完全满足新兴产业和城市的多维度需求。
Beixinjing, located at the west part of Suzhou Creek - a major shipping watercourse that connects Shanghai with Suzhou and a murmuring storyteller of Shanghai history - used to be an important industrial cluster of Shanghai. As the city grows, the replanning of Beixinjing becomes essential.
在这样的背景下,HPP事务所对该区域进行了充分研究和重新规划,提出“公园城市”的思路:首先是立体公园的设计;其次,将街区规划为适宜的尺度,配合大小各异的绿地;第三,创新性产业社区的规划,来吸引新兴产业和高端人才。新的规划方案致力于从绿色生态、产业经济和城市生活三个维度进行全面转型,必定会为该区域注入新的活力。
HPP Architects has suggested an urban planning solution that will rebuild the area as a “Park City”: First, a vertical, multi-layered park was designed, with an elevated platform to create connection with surrounding quarters and water landscapes. Second, the block scales were resized with inlayed green fields, making it more convenient and agreeable for residence. Third, a compound industrial community was planned, to better support innovative ways of working. The new plan of HPP Architects will help build an enhanced version of Beixinjing in terms of ecology, economy and urban living.
项目介绍
北新泾的城市设计范围东至真北路,南至苏州河,西至普陀区界,北至金沙江路,规划面积2.9平方公里。此项目服务范围包括:统筹功能布局、服务配套、道路交通、公共空间和生态系统等。
▲ 北新泾城市设计范围
上海提出2035年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HPP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建设一个“卓越的公园城市”的目标。公园城市不只是“公园”和“城市”的简单叠加,而应是公、园、城、市四个字的含义总和:
公:代表了公共性,对应公共交往的功能;
园:对应各种游憩境域与生态环境系统;
城:对应人居与生活服务配套;
市:对应的则是产业经济活动。
▲ “公 | 园 | 城 | 市” 概念的构成要素
概括而言,公园城市的发展内涵,是指在公共利益主导下的生态、生活和生产的“三生合一”。
▲ 北新泾未来展望
在本次规划中我们一直探讨和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公园和城市之间应该是怎样的关系?设计师研究了公园空间发展的层级性、服务设施的有效供给性、如何有效建立公园和城市的周边连接等内容后,提出一个“理想城市空间的发展模型”,并从层级、设施和网络三方面加以具体诠释。
▲ 理想城市空间的发展模型
多层级的绿色空间:除了中央核心绿地之外,地块内还分布了面积较小的块状绿地与条状绿地,与城市街区相嵌。它们疏密有致、大小不等,形成了多层级的绿地系统。
▲ 特色一:多层级的绿色空间
▲ 多层级的绿色空间
多元共享的服务枢纽:围绕着中央核心绿地布置了具有服务设施的枢纽,服务半径为300米和1000米,促进了公园和场地本身的流通和渗透性。周边居民可以享受到复合型的便捷服务,提升了空间粘性。
▲ 特色二:多元共享的服务枢纽
▲ 多元共享的服务枢纽
高效便捷的网络联系:设计建立了一个交通网络,将多层级的绿色空间、多元共享的服务枢纽及整个城市联系在一起,使各个空间可以便捷地与核心腹地联系,行人和车辆皆可顺畅到达。
▲ 特色三:高效便捷的网络联系
▲ 高效便捷的网络联系
研究方法
HPP在设计介入方式根据提出的“公园城市”的理想空间模型,分别从生态、形态和业态三个维度进行了研究设计的导入,从而塑造了本区域独特的景观特质、空间尺度和产业模式。
▲ “公园城市”的生态+业态+形态
生态比较:对比柏林、阿姆斯特丹和慕尼黑的案例样本,设计将生态绿地以平行和垂直两种方式楔入地块,通过连续的建筑界面围合公园周边、提高贴线率,尽量保持建筑界面的完整性;强调中央公园周边街区与公园之间的高可达性;公园不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而是涵盖了建筑、文化、体育、活动等一系列复合内容的空间。
▲ 绿色生态是北新泾规划的重要部分
业态创新:项目提倡“无界创新”的理念,在街区内实现多重功能的复合。产业定位为数字化的智慧产业承载区、泛在式的创新生态实践区和无边界的未来城市共享区。汇聚不同国籍、年龄、行业中热衷创新的人群,构筑传承历史、融合发展的后工业新生活力城市。
地区活力中心 • 创新共享城区
▲ 基地未来产业整体定位解析
形态限定:通过对城市类型学的研究,总结近百例世界范围内市中心区域的街区尺度统计,我们发现50-100m和100-150m街区尺度是被使用最多的空间。设计将基地地块重新划分,调整街区范围并细分至较小的适宜尺度;而后基于8m×8m的模数单位下研究不同类型建筑的平面,包括总部办公、花园办公、公寓及独立商业等;最后在43m的限高及3.0的容积率要求下,做相应的开发强度研究,确定基本类型和围合性的街区平面。
街区尺度对比图
▲ 原控规建议街区尺度 ▼ 方案建议街区尺度
街区适应性生长策略
▲“回”型(居住+商业) ▼“U”型(产业+服务)
设计特色
HPP力求在上海这样高密度城区规划一个生活更便捷、生态更宜人、生产更复合的苏河公园创新城,创造一个具有场所精神、人性尺度、设施共享、空间多样的创新生态人文高地。设计方案进一步延续了“三态”的介入式研究设计手段,提出了立体公园、共享街区和产业社区三大设计风貌区。
▲ 三大设计风貌
立体公园:在地块中央设计一座底层架空的环形建筑,不仅使原本割裂的场地、水系有效连接,也汇聚了空间的向心性。建筑内部置入服务社区的文化和体育等功能,以丰富使用者的体验。为提高可达性,设计在地块周边切分出多个小尺度的通道,通过外层的缓冲空间逐层向内收缩,最终将人流汇聚于立体公园内。
1. 现状:分割的场地和水系 2. 削减割裂,建立联系
3. 提升可达,汇聚中心 4. 引入问题,垂直生长
5. 塑造水环,串联空间 6. 丰富功能,提升体验
▲ 立体公园设计步骤
共享街区:共享街区从界面连续性、空间渗透性和街区交往性为重点,在立体公园周边布置了教育、医疗、办公、商业、住宅、街头绿化等功能,实现了城市服务设施的共享性。另外,采用100×100米左右的小尺度街区,可以实现街区的开放性和混合功能,增强了公园周边的空间可达性。最后,在立体公园和周边街区之间的街道界面是一个连续性、高贴线率的街道开放界面,吸引更多的市民来此进行文化休闲、体育健身和购物消费。
▲ 空间结构
产业社区:设计选取不同的产业功能,置入到产业社区里。本次设计的产业社区并不是传统、简单的产业+社区模式,而是共享、复合的生产生活一体化创新空间。设计以基准模数划分适宜的街区尺度,将不同功能模块,例如办公、商业、研发、人才公寓、住宅等置入高度复合的产业社区系统中,实现无界创新的发展目标。同时以不同宽度、特点的步行通廊将各个地块高效联系,塑造高低错落、疏密有序的空间密度类型。
▲ 空间验证
结 语
HPP事务所希望通过本次设计,为上海创造一个更富生态性、更具活力、更为高效的“公园城市”,并使生态公园与共享街区成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为了保证项目在规划阶段得以顺利实现,设计团队在项目初期便着力于解决场地本身所带来的各种挑战,如公园位置、建筑限高、产业模式创新等。借助未来上海苏州河沿岸的滨水公共开放空间的全面转型与多元开放,在设计中通过立体的生态公园及其周边配套完善的共享街区、功能丰富的产业社区重新形成了网络连接。新的公园城市将凭借一系列富有创新性的设计手段、高可达性的滨水休憩设施为当地居民带来更为优质的环境,同时也将使项目自身在城市中的品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扩大。
项目信息
业主:上海市普陀区规划和土地管理局
上海市普陀区长征镇人民政府
上海长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HPP Architects
主创:Jens Kump
项目负责人:李建
团队:张丽莲,Birgit Schloesser,高璟娴,刘晔天,周腾
研究范围:23 km²
城市设计范围:2.9 km²
可开发地块GFA:2,229,527 m²
净容积率: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