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丨去古诗文中过端午
端午节的起源和习俗
端午节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农历的“五月五日”除了叫“端午”,还有“重午”、“端阳”、“浴兰节”等名称。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广为人知的传说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据传端午节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都和屈原有关。
端午节
南朝吴均《续齐谐记》即如此说:“屈原五月五日自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由此可见,最初的习俗是用竹筒来贮米投到水中,和后来包粽子的方式不太一样。那么如何由“竹筒贮米”演变到以菰叶包粽的呢?《续齐谐记》记载道,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欧回见到有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对欧回说:“见祭甚善,常苦蛟龙所窃,可以菰叶塞上,以彩丝约缚之,二物蛟龙所畏。”这个自称屈原的人说,投下的竹筒中的米常常被蛟龙偷吃掉,因此他建议用菰叶将竹筒堵上,用彩丝绑好,这两样东西是蛟龙所惧怕的。这就是后代用菰叶包粽子的雏形吧。
据传说赛龙舟的习俗也是和屈原有关的。屈原投江后,人们划船来救他,就形成了赛龙舟的习俗。南朝宗懔所著《荆楚岁时记》,隋代杜公瞻注云:“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命舟楫以拯之。”
除了纪念屈原,端午节的起源还有不同的传说。一种是纪念伍子胥。相传吴王夫差大败越国之后,伍子胥建议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反而听信谗言将伍子胥赐死,并将他的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三国时魏国人邯郸淳所撰《曹娥碑》中即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而东汉孝女曹娥的父亲也是在这一天被淹死的,曹娥因此亦投江而死。因此五月五日这一天又有了纪念曹娥的意味。
其实,据现代学者考证,端午节的起源更为古老,本与纪念屈原、伍子胥等人无关。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端午的历史教育》等文章中指出,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都和古代百越民族的龙图腾崇拜有关。古代长江中下游的百越民族以龙为图腾,他们“断发文身”来模拟龙形,以避免伤害。《汉书》记载:“越人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象龙子,故不见伤害也。”他们将粽子投到江河中是为了祭祀龙神;而将舟船刻画成龙形在水面竞渡,也是对龙的图腾崇拜。后世关于屈原、伍子胥等人的传说都是逐渐融入到端午节的习俗中来的。
关于端午节的习俗,除了前面说的吃粽子、赛龙舟,其实还有许多。比如浴兰汤。这个习俗流传久远。《大戴礼记》云:“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荆楚岁时记》甚至称五月五日为“浴兰节”:“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但这里的“兰”不是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等花草和草药。古人认为这种风俗可以祛除病疫和邪气。
又如佩戴五色丝的习俗。东汉应劭《风俗通》云:“午日,以五彩丝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除了挂在手臂上,五色丝还可以悬在门上或床帐等处。
还有悬挂菖蒲和艾草的习俗。菖蒲和艾草都是有香气、可以入药的植物,端午节正处于病疫高发的夏季,因此古人常将菖蒲和艾草插在门口,据说可以驱邪、治病。晋代周处《风土志》中记载当时有制作“艾虎蒲剑”的风俗:“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清人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中记载清代北京也有类似的风俗:“端午日用菖蒲、艾子插于门旁,以禳不祥,亦古者艾虎蒲剑之遗意。”
除了这几种习俗,端午节还有斗百草、饮菖蒲酒等习俗。宗懔在《荆楚岁时记》分别记载了这两种风俗:“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草之戏。”斗草有不同的形式,或者以对仗的形式报花草的名称,多者为胜;或者以叶柄相绕,断者为负。后一种斗草的形式实际上一直流传到了现代。《荆楚岁时记》又载端午节饮菖蒲酒的习俗:“以菖蒲,或缕或屑,以泛酒。”当然也是为了避邪祛病的目的。
古代诗词中有大量关于端午节的作品,现在让我们来品读几首宋代人的诗词,来看看这几位宋代诗人是如何度过端午的吧。
北宋治平(1064-1067)年间,欧阳修在任参知政事时,受朋友邀约到家中做客,即席写下了这首《渔家傲》: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端午节时候正是榴花妖艳的夏季,一个“烘”字似乎显俗,但却写出了石榴花开放的热烈程度。这一年的端午下了雨,雨后的绿杨垂着沉重的枝条。筵席间,主人家用金盘送来了用五色丝缠绕的粽子;在炎热的天气中,大家用画着双凤的生绡画扇来扇风取凉。词的下阕涉及了端午节的几个思绪。首先是上文提到的在兰汤中沐浴。另外就是用菖蒲泡酒来喝,意在驱邪治病。在这样和谐融洽的节日气氛中,叶底的黄鹂时不时叫两声,似乎惊破了纱窗边的一枕闲梦。
我们再来看大诗人苏轼的一首比较著名的《浣溪沙·端午》: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这首词是北宋绍圣二年(1095),苏轼在贬到惠州的第二年时所写。这首词的上阕写的是端午节沐浴兰汤的风俗。主人公是一位女子,炎夏里微微的轻汗透过了她衣裳的绿色薄绸,而她沐浴过后的兰汤因为漂融着洗下的胭脂,显得十分香腻。词的下阕则写到了上文介绍过的端午节缠五色丝线和挂艾符的习俗。“佳人相见一千年”,是说作者希望与这位佳人能够相守千年。因此有人说这首词中的“佳人”就是苏轼的侍妾朝云。
南宋宁宗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71岁的陆游在家乡绍兴隐居。这一年的端午,他写了一首五言律诗: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重五”即五月五日端午节。陆游所居的山村风物静好,榴花红艳繁盛。“粽包分两髻”是说粽子分出两个角来。粽子是有角的,因此也曾叫“角黍”。“艾束著危冠”同样涉及了端午节佩戴艾符的习俗。“危冠”本是屈原戴的那种高高的帽子。屈原在《涉江》中云:“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在诗中用此典也是对屈原的致敬吧。“旧俗方储药”,涉及了端午节的另一个源远流长的风俗,即采药。《礼记·夏小正》载:“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荆楚岁时记》中亦载端午日“采杂药”的风俗。“羸躯亦点丹”则涉及端午节以雄黄点额的习俗。清带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洒之,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以避毒物。”古人认为用雄黄酒涂抹在人身上是可以驱邪避毒的。“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尾联的两句写诗人在忙完了一天的事情之后,面对着合家欢聚的筵席,不禁发笑。诗人陆游为什么发笑呢?我们知道,他本是有收复失地的报国之志的,而如今却“心在天山,身老沧州”,只能面对着日常生活中的节庆筵席,因此不能不作一苦笑了。
其实,像端午节这样古老的节日,其起源是多源的,其习俗也是在历史中逐渐层累而成的。而一代代关于端午的诗词,也不断增加着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今天,我们在传承原本习俗的同时,其实也在不断为端午增添着新意,而这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端午节,也会继续彰显其强大的生命力,绵绵不绝。(西安交通大学中文系讲师 中华好诗词第四季擂主、总决赛四强 李明)
精彩内容点击回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