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廉韵丨一琴一鹤入蜀地 “铁面御史”的清白故事
成都,天府之国,人文炳蔚之地,虽吹渡春风千载,历经变化万千,但锦城先贤们勤政爱民的本质、清白坚韧的追求和廉洁奉公的精神,却在岁月的洗礼中沉淀、愈久弥新,始终浸润着这座城,感染着这座城里的人。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犹如点点繁星,熠熠闪耀在巴蜀优秀传统文化的星空。近期,“清廉蓉城”融媒体平台推出栏目——天府廉韵,介绍成都历史上著名的廉洁人物,了解他们勤政务实、为民爱民、清廉树品的故事,敬请关注。
一琴一鹤入蜀地 “铁面御史”的清白故事
赵抃(1008—1084),字阅道,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人。景祐元年(1034年)进士,历仕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三朝。期间,他四次入蜀,两次任成都知府。北宋至和元年(1054),赵抃进京担任殿中侍御史,前后给皇帝呈上了近两百篇奏章,对北宋时期的大政方针、委官用人、抵御外患、安定域内,起到了十分重要建言作用。在为官四十余年中,赵抃清正廉洁、不畏强权、为民务实,素有“铁面御史”之称,宋英宗评价他为政是“中和之政”。苏洵、苏轼、苏辙父子,欧阳修、贾黯等宋代贤能之士,都曾被赵抃大力举荐。
赵抃四次入蜀,初入蜀在江原县(今崇州)作县令,第二次入蜀作梓州路(今三台)转运使,皆有清白名声。第三次作成都知府是在宋英宗时,由治平元年(1064)12月至治平四年(1067)共三年时间。第四次入蜀再度“知成都府”,则已是宋神宗时,由熙宁五年(1072)至七年(1074)共两年半时间。
他在廉政文化方面的特色是:自身以清廉自律,传承其清白家风,“吾门自昔传清白”(《清献集》卷三“信笔示诸弟侄子孙”)。从政则勤政爱民,忧乐天下际,“欲去民忧同乐之,敢孤朝寄独恬然”(《清献集》卷二“再经江源县有作”)。为政则能审势,宽猛相济,“弹劾不畏权倖”,“声称凛然,京城目为铁面御史”。苏轼、苏辙兄弟都十分称赞他,苏轼还专门为他写了墓碑《赵清献公神道碑》。苏轼是赵抃的友人,最了解赵抃,赵抃曾荐举其父苏洵。苏轼这块碑记是有关赵抃生平传纪的最早的记录,《宋史·赵抃传》《东都事略·赵抃传》以及后来的史志、笔记之属,皆沿袭苏轼碑记而来。
赵抃最有名的“清白”故事是第一次知成都府时以一琴一鹤,只身入蜀,过清白江,自誓清白。他平生有雷氏琴一张,琴是唐琴,当然很名贵,但琴是家传之物,鹤是家养的,故苏轼写诗称赞他:“清献先生无一钱,故应琴鹤是家传”。他不讲排场,不要车马随从,不要地方官迎接,只以“单马就道”,随身只带一把琴,一只鹤,除此以外,别无家财,真可谓一清二白。
他上任成都,经过湔江时说:“吾志如此江清白,虽万类混淆其中,不少浊也。”人们为了纪念这件事,就把这段湔江取名为“清白江”。从此,为成都留下了一个重要的体现“清白文化”的地标遗产,青白江区也因此而得名。赵抃以江的一清二白明其志,一心为民,虽万类混杂也绝不同流合污的精神,被载入史册,传承了下来。
第二次知成都府是神宗要求赵抃再治蜀的。这次再入蜀,他的行李更加简易。早在这次入蜀前,他已在泗州放了鹤,只带了个仆人“老苍头”入蜀。神宗表扬他:“卿前以匹马入蜀,所携独琴鹤,(为政简易),廉者固如是乎?”
以上是他两次和成都府有关清白的故事。他在成都经常穿行于街头巷尾,田间小道,与老百姓直接交谈,遇到冤案弊政,他都及时平反革除,“以惠利百姓为本”,贪渎因此不敢妄为。他的习惯是每天做的事一定每晚要自我反省。每到晚上即端正衣冠,焚香庭前,九拜首,告于天,向上天报告每天为老百姓做的事。如有不可告于上天的事,就肯定是对不起老百姓,不能去做的事,其清廉洁白无私如此。
成都在他治理下,“蜀风素侈”的奢靡之风大变,“好贤乐善之风大兴”,“蜀人安之”,长达百年。赵抃二十年间四次入蜀,蜀人听说赵公来,“男呼于道,女欢于灶”,都说:“我的碗筷能安于食,我的枕第能乐于寝,就是拜公之赐。公再来,它们又有依靠了。”在赵抃治理下,“梁岷之下,宴然已为乐国矣。”(文同:《丹渊集》卷二十六“送赵大资再任成都府诗序”)
由此可见,清白江得名的廉政故事、赵抃过清白江为官清正、名节洁白的故事,是清白文化的最佳体现。“清白文化”确是青白江区独有的廉政文化历史资源。
清清白白为官,清清白白做人,是中华传统道德自律和廉政处事的践行准则和理想追求,是历代廉政建设中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是为人做官的体现,故以“清白”二字作为形象的概括。它包含着丰富的哲理内涵,政治践行和人伦修养,历代都有不少清正廉洁为官的好故事和好思想流传下来,这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清白文化”。
编辑丨刘飞
来源丨青白江区纪委监委
更多精彩推荐
点击下方
赵乐际:坚守初心使命 认真履职尽责 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