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让7亿人脱贫,为啥拿不到诺贝尔经济学奖?

The following article comes from 乌鸦校尉 Author 乌鸦校尉

云南共青团

云岭青年“三有”(有用、有料、有趣)干货聚集地

转载自:“乌鸦校尉” (ID:CaptainWuya)


前不久,瑞典皇家科学院把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三个人。


理由是:“表彰他们三位利用实验性方法在全球脱贫方面做出的贡献”。


摆脱贫困?这个中国很熟啊,这三位经济学家做了什么研究呢?



这三位经济学家深入到印度、中东、非洲,经过一番调查和试验,发现了一个“贫困陷阱”怪圈:


“为什么穷人的孩子即使有钱也不去上学?


为什么他们放着免费的健康生活不去享受,却要自己花钱买药?


为什么他们能创业却难以守业?为什么大多数人认为小额信贷、穷人银行没什么用?……”


在以前,大多数西方经济学的观点里,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他们没有资源,只要给他们资源,他们都能摆脱贫困。


但是事实证明并非如此,全世界扶贫也有这么多年了,有些地方的贫困人口非但没有减少,反而还增加了。


图:世界各国贫困人口变化图


而这三位经济学家不一样,他们随机把人(学生、教师、农民等)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人为地对实验组实施某种政策干预,再和对照组进行比较。


而且这种干预都是很细微的,比如说要不要给孩子们打疫苗?要不要给穷人开个借记账户?要不要给每家每户发蚊帐?


比如打了蛔虫和没打蛔虫的两组孩子进行比较,就得出了一个结论:


一个童年打过蛔虫的肯尼亚孩子,比不打蛔虫的孩子能多赚20%。



比如在印尼农村做实验,一组人定期给加了铁元素的鱼酱吃,一组没有。


经过几年后发现,铁元素的补充让人工作更努力,收入也增加了,买一年的加铁鱼酱只要7美元,补铁后一个男性一年收入可以增加46美元,可以极大加快财富的累积速度。


比如在肯尼亚的一个学校里做实验,看给孩子们免费发教材和不发教材,允许孩子把教材带回家和不许带回家,学习成绩有没有差别。


哈佛教授相关论文里的部分表格


他们感到很疑惑,为什么不去提前打蛔虫,而是要等到生病才花钱治病呢?


为什么在买食物的时候不买有营养的加铁鱼酱,而是要买味道好吃的呢,营养不够工作效率怎么高呢?


最后,他们得出的结论是:“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他们没有有效地把资源用在自己和家庭的发展上。


图片来自果壳网


比起以前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这三位经济学家算是有不小的进步,因为非洲扶贫确实会碰到类似的事:


穷人把政府发放给他们防止疟疾的蚊帐,拿去做成了婚纱。把本来防艾滋病的免费TT当做了气球。



但是他们的研究成果,怎么看都和诺贝尔奖这个奖项应有的含金量不匹配。


因为类似的事情,中国早就已经做过了,而且早就有充分的成功案例和经验了,也没见谁给中国扶贫的人发个诺奖啊?




印尼有一个名为伊布·艾姆塔的村民,靠编织竹篮为生。


但是,她的丈夫不幸生了眼疾,她借了40万印尼盾(200人民币左右)。


然而,她只将其中的10万拿出来买药,30万拿出来购买食物。


印尼穷人的卧轨静电疗法


可是这笔钱不够把病治好,她丈夫的病一直好不了,没办法出去工作,一家人欠的钱就越来越多。


放高利贷的人甚至还威胁她说,要拿走她家所有东西。可是这个时候,她小儿子患上了严重的哮喘,她再也拿不出钱来给儿子治病了。



诺奖得主对此的研究结果是:“与有钱人相比,穷人没有预防疾病的意识,他们宁愿病了之后花大钱治病,也不愿意采取预防措施。


非洲人平均寿命只有四十多岁,很多家庭深陷贫困,很大的原因便是他们几乎没有接种疫苗的习惯,导致各种传染病横行。


诺奖得主通过在贫困地区的观察发现,即使疫苗成本已经有效降低,但穷人仍不接种。


她挑选了120个村落进行随机对照试验。她把这120个村落分成三组,第一组完全没有任何干预措施,第二组村落采取极少量的干预措施进行推动,第三组村落干预措施强度更大。


通过试验结果发现,只需要极少量干预,村落疫苗接种率就能获得明显提高,而强度略大的村落接种率居然能够达到37%。


说白了,只要政府推广一下,疫苗接种率就能提高。


如何提高疫苗接种率示意图


类似的事情,中国早就发生过了。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不仅贫困,也是世界卫生发展最落后的国家之一。人口预期寿命只有35岁,比世界平均50岁足足少了15岁。


1951年的时候,中国有6万人得了天花。1952年,麻疹发病人数104万,吸血虫病人更是达到了1200万。



那时中国的总人口只有4亿,却有1亿人面临感染传染疾病的威胁!


因为血吸虫导致腹部积水、脾脏增大的“大肚子病”,在全国农村都有,南方一些地区是重灾区,严重的会导致人死亡。



江西的余江县,从1920年到1950年,一个县就有2万9千人死于血吸虫病,到处是棺材村和寡妇村。



那时的中国人就意识到,对待疾病要从预防入手,预防比治疗成本低多了。


于是,中国就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消灭传染病运动。


比如血吸虫病,钉螺是血吸虫的宿主,地方官就带着群众一起浩浩荡荡地去打药灭钉螺;


血吸虫虫蛹会留在粪便里,粪便如果污染水源,就会引发大规模传染,所以每个人的粪便都要收集起来化验,一旦发现有病立刻免费治疗;


有些水源不干净不能喝,就在确保没有问题的地方打井解决用水问题。



就是靠着这样标本兼治的方式,中国在全国范围内,陆陆续续地消灭了血吸虫病。


1958年,毛主席得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之后,高兴地提笔写下了《送瘟神》的七律诗: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其他的丝虫病、疟疾、黑热病等等也一样,同样是科学家研究出系统性的解决方法之后,动用政府力量全国推行。


1959年,中国人民开始全面接种疫苗。


也正是因为消除了这些解放前在全国广泛存在的传染病,在很短的时间内,中国的人均寿命就突飞猛进。



1979年,中国消灭了天花;2000年,实现无脊灰目标;2006年后,白喉连续13年无报告病例;麻疹发病从最高年份944万4659例,下降至2018年的3940例,降幅达到99%……


大家经常拿来调侃的“多喝热水”,其实也不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是国家为了预防疾病,不遗余力宣传的结果。


新中国成立之初,很多人文化水平不高,细菌、消毒这样的观念都没有,经常喝生水,但是生水又不干净,会带来各种传染病,甚至死亡。


要预防这种情况,喝热水就是最简单直接的方法。



所以,中国在全国的工厂里都建了开水房,提供源源不断的热水,一直延续到现在,幼儿园的老师会定时监督孩子们喝热水,从小养成习惯。


中国农村人最早用上的工业品,除了手电筒,就是热水瓶,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



中国人喜欢用保温杯喝热水的习惯,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培养起来的,也就几十年的时间。外国人就很少有喝热水的习惯。


也正是这种一点一滴的小细节,才让中国人慢慢摆脱了传染病,变得越来越健康。



肯尼亚有一名叫肯尼迪(不是美国前总统)的农民,他种的庄稼每年都收不回成本。


于是,他开始借钱买种子扩大生产,可是种得越多,赔得也就越多,欠别人的钱更是还不上。


后来,他收到了政府援助他的化肥,结果一下便获得了20几倍于几年前的收成,终于摆脱了贫困。


诺奖得主经过研究认为,肯尼迪缺少的不是化肥,是逻辑思维的能力。


如果肯尼迪事先知道化肥能有这么大的作用,一定会拿出一部分钱去买化肥。等到粮食大丰收之后,有了钱再去买更多的土地。


这样循环往复,不出几年就可以脱贫致富了。


emmm,分析得是不错,但是教育大家种地要用化肥提高效率,这件事谁来做呢?难道让金坷垃来?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同样碰到过这个问题。


那时,各种重工业、轻工业才刚刚起步,农业还是支柱。


然而,中国虽然几千年来一直处于农耕文明,很多地方却一直处于靠天吃饭的境地,农民种地的经验没有推广开。


在1954年,毛主席把经验总结在一起,提出了“农业八字宪法”,即土、肥、水、种、密、保、管、工,简单好记,比如“密”就是要合理密植,“水”就是要兴修水利,“工”就是种地工具要改进,农民只要遵守这八个字,收成就不会差。


这八个字出来以后全国宣传,效果也是立竿见影。



疾病和粮食的问题解决了,还有教育的问题。


非洲马里有一个7岁女孩罗西娅,每天连饭都吃不饱,更甭说读书了。


一开始,有人给这个小女孩捐款。


但是,拿到钱以后的小女孩,有钱也不会去读书,而是拿去买食物吃。等花完了,还是照样饿着。最后没有工作技能,只能沦为妓女。


诺奖得主通过研究发现,如果把钱用在教育补贴上,会降低贫困地区儿童的辍学概率。



额,这个似乎中国也已经做过了。


民国时期,中国的文盲率达到了80%。1945年,《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写了:“从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中扫除文盲,是新中国的一项重要工作!


当时有一首《夫妻识字歌》风靡大江南北,很多人都是唱着歌走进了扫盲班的。


“黑格隆冬天上,出呀出星星。黑板上写字,放呀么放光明。什么字,放光明?学习,学习二字我认得清。”


即使在田间劳动的间歇时间,也不忘学上几个字。


扫盲班在地里通过实物进行扫盲教学


新中国成立后,在政府的推动,以及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中国文盲率开始迅速地下降。


中国历年文盲率


到现在,连中小学都没有读的青少年在中国已经几乎找不到了。



最近5年,全世界的贫困人口并没有减少,而是从10亿增加到了13亿,并且还正以每年2500万人口的速度递增。


有经济学家预测,如果发达国家不改变目前的政策,世界贫困人口到2030年将达到20亿。


而中国,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只用了70年,就带领了7亿人走出贫困,到了明年,最后的1000万贫困户也要摆脱贫困了。


换句话说,这几位诺奖得主研究出来的理论不是没用,只是中国不但早就付诸实践了,还成功让全世界最多的人口成功脱贫了。


所以,我们中国人在看今年诺奖经济学得主的成就时,或多或少会有一种“这也能拿奖?”的疑惑。



其实,中国人这样的成就却拿不到诺贝尔经济学奖,归根结底,是因为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中国人在经济学上一直没有话语权。




2001年7月,美籍华裔律师章家敦出版了一本书——中国即将崩溃》。


章家敦认为:“中国四大银行的坏账已经高到不能维持的地步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最多只能维持5年……崩溃时间就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


他还说:“五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导人还有选择的机会,但现在没有了,他们没有出路了,也没有时间了。”



从2001年开始,章家敦每年都会发表言论唱衰中国,但每一次都被狠狠打脸。


2002年,章家敦说:“进入WTO也拯救不了中国!”


2006年,章家敦信心满满地说:“中国已经到叛乱的边缘”“中国已经走到崩溃的半路了!”


2008年,美国银行因为坏账太多,贷款收不回来破产,引发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


而中国却成了那次金融危机全世界“最靓的仔”,GDP增长率依旧保持9%以上。


……


章家敦和特朗普的智囊纳瓦罗似乎很有话聊。这两人一个信奉“中国崩溃论”,一个信奉“中国威胁论”


然而,预测失败的章家敦不仅没有道歉,更没有收手,反而厚着脸在预测“中国崩溃”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2009年,章家敦又开始发表文章:《中国奇迹终结了》,《中国的统治明天将结束》。


2010年,章家敦又在雅虎上发表了名为《中国:全球下一个经济大崩溃》的文章。


到了2012年,章家敦的《中国即将崩溃2012版》居然也出版了。



打开章家敦的书,你就能解锁一千种“中国崩溃”的姿势。


他的预言连美国媒体都看不下去了。美国《外交政策》曾经说“章家敦的话是2012年最糟糕的十大预言之一”。



而中国网友,则淡定地把章家敦调侃为“自己人”,说他战略忽悠。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人们都以为西方资本主义自由经济模式战胜了共产主义计划经济模式。


当时西方经济学界有一个共识:“政府主导的经济或是计划经济,因为存在政府干预、扭曲,是不可能成功的。”


可是,他们太过傲慢,太过相信自由市场的理论了,信心百倍地认为这个理论放之四海而皆准。


然而,中国每一步几乎都没有按西方的路子走,而是按照自己的法子,摸索出了一条前所未有的路。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中国出口锐减,GDP增长率大幅度下滑。


中国用西方经济学家最讨厌的那只“看得见的手”,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利用外汇管理制度以及人民币坚挺两个杀手锏,挡住了金融风暴对中国的冲击,同时也稳定了整个亚洲的经济。



在西方经济学家的一路唱衰之下,中国反而一路高歌猛进。


事实已经证明,西方经济学的观点并不适用于所有国家,至少在中国不适用。


中国几乎是做了他们认为的所有错事,却取得了他们都没有取得的成果。




遗憾的是,中国在经济上取得了如此显著的成就,但是在经济学上还是没有话语权。


西方经济学家们出乎想象的倔强,按道理,理论错了现实对了,那么应该回过头来修正理论。


但西方学者的思路很奇怪,现实和理论冲突,那一定是现实错了。


比如,有西方学者就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这么快是因为体量大,坚持认为政府调控没有好处只有坏处,如果没有政府调控,中国经济会增长得更快。



可是事实上,没有政府调控导致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开始下滑,于是叶利钦从1992年1月开始,按照西方经济学理论,采用“休克疗法”,也就是政府完全不管市场,放开物价,让市场自动回复平衡。


然而进行“休克治疗”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俄罗斯通货膨胀率已经高达2509%,到1996年,物价更是上涨了6000倍。


西方经济学家说休克休克,市场上的物价自己就平衡了,但是俄罗斯按他们的法子试了一下,直接“整个人”都休克了。



还有人提出了“中国例外论”,认为中国走的发展道路是一个例外,非洲国家不能学,学了也不会变强。


又或者是用别的对他们有利的方式,来强行解释中国的经济,试图证明他们没有错。


比如以前很流行一种说法,中国的发展全靠“人口红利”,全靠“廉价劳动力”,一旦红利消失了,中国的经济就要崩溃。


但是,印度的人口不比中国少,廉价劳动力也多得多,印度共和国成立时间比新中国还早,为什么发展到现在,印度的“人口红利”就没有帮印度取得中国这样的成就呢?


更何况,中国工人的平均工资虽然比发达国家还差了一些,大概是80%左右,但是已经超过了巴西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的工人不但不廉价,反而工资越来越高,后面几年如果能持续增长的话,达到甚至超过发达国家水平也是早晚的事,怎么也没有其他国家取代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呢?



还有什么中国在非洲进行“经济殖民”,种种说法层出不穷。


这些解释虽然看上去乱七八糟,但是还是或多或少地影响了不少人,成为了某一段时间的流行观点。


甚至还有人坚信中国去帮非洲兄弟们搞基建是去“经济殖民”,给他们制造“债务陷阱”的,是不道德的。


估计他是看BBC和CNN看多了。



中国之所以在经济理论上一直没有话语权,说到底,是因为人都有思维惯性,很容易先入为主。


如果我们自己不形成一套理论,把中国的经济发展好好解释清楚,那我们的成就就永远都会被西方人曲解、贬低。


北大的林毅夫教授就是打破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其中一人。



在1994年版的《中国奇迹》一书中,林毅夫大胆地预测:到2015年,中国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DP指标会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


在那个“中国崩溃论”横飞的年代,林毅夫的话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然而,2014年,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DP指标,中国就已经超过了美国。



还有复旦大学的陈平教授,用了一套焕然一新的“代谢增长论”,以复杂的数理模型去解释了西方经济学无法解释的问题,想前人之不敢想,极具独创性。



虽然这些理论都有待时间的检验,但是他们无一例外,都没有迷信西方经济学的观点,而是跳出了桎梏,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看问题。


图:陈平教授


可以预见的是,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在各种科学理论上的创新也会迎来一波大爆发,百家争鸣。


参考资料:
新浪财经:林毅夫20年前预言中国奇迹成事实 改革还在路上
阿比吉特·班纳吉 /埃斯特·迪弗洛:《贫困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困?》

观察者网:“中国崩溃论专家”章家敦言论合集:马上崩溃 我敢打

校 审丨木 马

编 辑丨初 二

投稿邮箱丨qccynmtzx@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