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等等!TA朋友圈怎么变成横杠了?!🤯”


近日,#为什么朋友圈这条线有长有短#冲上热搜,引起网友热议。


不卖关子,揭晓答案。朋友圈的“短线”,代表对方设置了“仅聊天”、“不让他(她)看朋友圈”,或者已经将你“拉黑”;而“长线”则代表对方已单方面将你删除好友。

朋友圈的两种“横杠”

无论你是否事先清楚它们的含义,大多数人看到“横杠”后,下意识的反应,是心里先“咯噔”一下,接着火速切回聊天界面,小心翼翼地发起转账,最后在看到付款密码的输入框后,长舒一口气。(被删除微信好友后不能发起转账)

在微信好友列表中,我们或多或少能见到这种令人“心惊肉跳”的朋友圈。不论是“长舒一口气”,还是盯着“无法转账”的提示发呆,我们都得承认一个事实:有些人选择大大方方地分享生活,而有的人选择藏匿自己的“数字踪迹”。

为什么很多人不发朋友圈了?


大家上一次发朋友圈分享生活是什么时候?对你而言,朋友圈的意义是什么呢?有人认为,朋友圈就像人生的笔记本,每条动态都是努力生活的证明;有人认为,从运动步数到分组可见,再到只言片语,每个细节都可能藏着意想不到的“雷点”。

不过,不论是i人还是e人,分享欲和表达欲都是与生俱来的天性。翻开社交媒体动态,总能发现打动你的内容:有最新的影评,告诉你刹那的心情;有偶遇的宝藏餐厅,记录下生活的美味;有好看的云、奇怪的树、美丽的倩影,提醒你美好或许就在身边。

朋友圈这个“数字平台”,为用户自我设计的“公共形象”提供了展示的空间。自己偶尔随便翻翻,过往记忆涌上心头;新的好友点击查看,陌生形象顷刻饱满——悦人又悦己,何乐而不为?于是,“留言达人”丛生,“点赞狂魔”出没,甚至截图“炫耀”朋友圈长长的点赞和留言列表,也成了一种乐趣。

然而,随着朋友列表的不断延伸,发布社交动态收获的快乐,却在不断递减。原本可以表达“率性”的地方,在亲属、同事、领导、客户的参与后不可避免地滑向“失真”的边缘。比起展现“真实的自我”,许多人不得不花大气力扮演“想象的自己”。加班已经够辛苦,分享出去会不会被理解为“含沙射影”?孩子考得比上一次好太多,晒一晒有没有可能被误认为“耀武扬威”?

越来越多人感慨“朋友圈已经不再纯粹”,自己正在失去对朋友圈的支配权和使用权。“公司强制发朋友圈”“公司要求统一换头像”成为热议话题,同样反映了这一点。所以,当顾虑越来越多,包袱越来越重时,有些人索性一了百了,选择不再分享。


朋友圈,发,还是不发?


古人讲求“喜怒不形于色”,今天亦有“哀乐不显于朋友圈”。如今,有些人不再大大方方展示情绪,而是小心翼翼经营隐忍;不再想做社交平台上“最靓的崽”,而是把自己隐藏在“momo”大军里拒绝被凝视;有人在大号之外养起小号,“双线作战”,经营“人设”。结果就是,一边厌倦着社交媒体的信息过载,一边又努力扮着精美妆容、打起万分精神,努力维系台前的社交角色。


正因如此,有些人把“不发朋友圈”当做善于“审时度势”的结果,将它和一个人“是否成熟”挂钩。诚然,把真情实感藏在心里,不论是幸福快乐还是痛苦难过都自我消化,是一种独立的生活方式;不过,把丰富的内在酣畅淋漓地表达出来,保持一定的“钝感力”,不过分在意别人的看法,何尝不是一种自在的活法呢?一个人是否成熟,并不一定要和“是否发朋友圈表达自我”相关联。

有趣的是,在英文版微信中,朋友圈的名称是“moments”,即“片刻、瞬间”。在社交媒体的“个人领地”上,“怡然自得”可能比“皆大欢喜”更值得。

#今日话题#
大家平时会选择大方展现自己还是设置“仅三天可见”?一起来留言区聊聊吧~
封面表情包自取

青春聚力,筑梦扬帆,为帮助困难青少年实现人生出发的美好梦想,团省委、省少工委、省青联、省学联决定在全省广大少先队员、团员青年中开展“ 云岭青春扬帆基金”公益活动,旨在引领全省少先队员、团员青年、团干部、青年志愿者本着自愿奉献爱心的原则,积极主动参与公益事业,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积极向上、平稳有序、共同参与的公益氛围。扫描下方二维码,让我们一同助力云岭青少年启航美好人生!



云南青基会将对所筹善款专款专用,并对项目的实施过程、结果进行公开公示,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微信又改版啦!

现在不星标、不常读的公众号

推文封面会变成一张小小的缩略图

一不小心就会错过

动动你的手指给【云南共青团】加个星标吧~

这样我们就不会“走散”啦~





▼识别图中二维码,云团团微信你值得拥有▼


编  辑丨杨进取校  审丨薛祎然
编  委丨金   树来  源丨人民日报评论(作者 于石)、人民网、广东共青团等投稿邮箱丨qccynmtzx@163.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