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倒奶式追星选的不是“秀”是“羞”

罗聪冉 法治日报 2021-05-07


《青春有你》第三季,责令暂停!

 

5月4日晚,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发布通报称,针对群众举报网络综艺节目《青春有你》第三季存在的相关问题,已责令暂停《青春有你》第三季节目录制。对此,节目组连夜回应,诚恳接受,坚决服从。

 

距离总决赛仅剩几天、一个眼看就要成团的选秀节目,缘何被紧急叫停?先从一段令人瞠目结舌的视频说起——

 

视频中,《青春有你》节目的粉丝为打榜投票,雇人将所购买的奶制品倒入水沟。由于《青春有你》的投票二维码印在了瓶盖内侧,要投票就需拧开瓶盖,所以大量奶被倒掉,只留下了瓶盖。而且只倒掉手头的这些还不算完,远处还有堆成墙高的一箱箱奶制品等待被“销毁”。


眼瞅着白花花的奶被成桶倒掉,先不说这些奶价值多少、倒进水沟会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单就这般浪费行为就让人觉得三观尽毁!很快,如此疯狂的打投方式引发了舆论关注,也成为网友质疑该节目的原因之一。

 

买奶制品,并非因为产品本身,只是需要印在产品瓶盖里的二维码,活脱脱一副现代版“买椟还珠”。无疑,这种荒诞的追星方式,是对劳动的不尊重,也是对法律的亵渎和蔑视。

 

4月29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正式实施,反食品浪费不仅是全民共识,更是公民的法定义务。这种大张旗鼓的浪费,不仅站在公序良俗的对立面,对青少年三观造成严重误导;还可能会成为法律认定的“浪费”,违反者必将依法严惩,为自己的行为“买单”。

 

而深究“病根”,不难发现,如此疯狂的“奶票”背后,是粉丝经济下一种畸形的“捞金生意”。

 

在《青春有你》第三季中,要想给自己喜欢的偶像投票,除了在播出平台上投票之外,还可以购买赞助商的产品,即某品牌奶制品,扫描瓶盖上的二维码兑换助力值。在平台上投票往往有次数限制,但“奶票”没有数量限制。节目制作方为了提升赞助商产品的销售,规则制定“奶票”越多,助力越多。可以预见,粉丝们的真金白银都进入了节目制作方和赞助商的口袋。这种以浪费和挥霍为代价的牟利方式,说是吃相难看,也不为过。

 

早在2020年2月发布的《网络综艺节目内容审核标准细则》就明确规定,“节目中不得出现设置‘花钱买投票’环节,刻意引导、鼓励网民采取购物、充会员等物质化手段为选手投票、助力”。从此次事件来看,节目组将选手出道机会、购买赞助商产品、粉丝投票捆绑在一起,变相鼓励粉丝采取购物等物质化手段为选手助力,这样诱导粉丝的做法无疑有违规之嫌。

 

近年来,在各大视频网站上,自制的偶像养成系选秀节目层出不穷,“爱豆”“成团”“C位出道”等话题隔三差五霸占热搜。但在一片火热背后,节目内容却着实空洞,“流水线”“划水”“空有皮囊”等问题越来越凸显。而在“数据比实力更重要”的导向下,粉丝们为了让心仪的爱豆顺利晋级、走得更远,花钱集资送偶像出道、为偶像刷榜冲人气等行为,已经成为年轻人的常见操作。只是,节目播出几个月下来,他们为偶像出道花钱投票助力,是在定义青春、追逐正能量,还是被定义与被裹挟?想必大家心中有自己的答案。

 

此次《青春有你》第三季被叫停,是一种警示,也是一种信号。大众文化须以正确的价值观为导向,唯金钱至上必定是条绝路。

 

促进饭圈亚文化的良性发展,不仅要使各类平台、企业担当起社会责任,遵守法律法规,积极正向引导饭圈追星;还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推动“饭圈”在法治化轨道上运转;更要粉丝群体摆正自身的观念,适度追星,不掉入不理性追星的漩涡。

 

一句话,倒奶式追星选的不是“秀”是“羞”!靠浪费才能出道,这样的出道能带来什么“正能量”?



作者|罗聪冉

来源|法治日报

编辑|渠洋 张博 罗琪


往期推荐

《小舍得》引发教育焦虑反思:内卷式鸡娃不“舍”不会有“得”

眼泪?“演”泪!

“熟鸡蛋返生”的道歉,鸡能同意不?

新编《孔乙己》

郑爽涉嫌偷逃税被调查,一旦属实会有牢狱之灾吗?




有你的“点赞”“在看”法报君会更努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