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语 | 宵夜是一座城市的性格
有没有一种食物,能让你思念家乡?
有没有一种食物,能让你忆起父母?
有没有一种食物,能让你热泪盈眶?
有没有一种食物,能让你乡愁遍地?
食
宵夜,广州的灵魂
在经济匮乏的年代,深夜里一碗清凉爽口的糖水便足以慰藉身心疲惫的一天;在经济宽裕的时代,一碟干炒牛河,一碟炒螺,几瓶啤酒才能勉强称得上一顿能“医肚”(治愈饥饿)的宵夜;
而现今的年轻人们,则可以凭着手机APP,轻易找到最“火爆”的网红小龙虾、烧烤摊和音乐餐吧,不管它是在光鲜热闹的中心街区还是狭窄却不失烟火气的无名小巷。
顺势南下的“打工潮”不仅带来了丰富的劳动力,也同时让宵夜档在“鑊气”和“人气”之中成街成市,发展壮大。
“宵夜”也从这时候开始,逐渐从单纯的“加餐”转变为具有社交功能的重要生活场景。
多年后,他们中的很多人也许已经离开广州,但他们也将广州独特的“宵夜文化”带到了他们正在奋斗的地方。
今时今日,“宵夜”的种类也早已从最早的粥、粉、面、拉肠、糖水这样非常“广东风味”的菜肴扩展到了小龙虾、麻辣烫、烧烤等“当红”品类。
但不变的,是挑剔的食客们一如既往对于食材“生猛”的追求……
岁月流转间,当年一起大快朵颐的三五知己也许已经天各一方,但当年宵夜摊旁的壮志豪言和人生感叹一定仍不时在耳边回响……
食
魂牵梦绕的陕西
说到陕西,第一反应居然不是古城!居然不是兵马俑!
而是各种让人眼花缭乱、馋涎欲滴的美食,羊肉串、羊肉泡馍、黄桂柿子饼、灌汤包、麻酱凉皮、胡辣汤……对!陕西就是个美食古都,是国内饕客必去之地。
从游客专属的回民街到本地人最爱去的大皮院、西羊市,都能给你想要的感觉。
沿着城墙根,深入到城市的小脉络当中,顺城巷环绕着古城,世事的换迁,为这里蕴育了道之不尽的历史文脉,每块砖瓦都似乎可以讲述一段,或许平淡但值得我们留心的故事。
如果说把中国地图看成一只鸡的话,那么,陕西就坐落在胃的那个位置。
提起陕西,人们想起的还有种类繁多的面。
刚到陕西的外地人,即使你是北方人,大多也会被这里的各种面食阵仗震惊到:老板来碗面!撒面?油泼还是炸酱?拉条子还是扯面、还是软面?肉臊子还是素臊子?为什么?吃碗面就这么难!
在这里,吃面代表了这座城市的性格!也代表这座城市的文化符号!一碗面条下肚,不仅是温暖了大家,更是赋予了生活在这座城市人们的力量。
食
上海美食地图
虽然近年来网上流传度最广的一句话便是“逃离北上广”,但在我心里,上海可能是我去了就不想离开的地方。
不单单是因为城市魅力,最关键的就在于,那些隐藏在上海大街小巷之中的精致美食。
想要留住一个人,就先留住他的胃,这话一点也不假。
在上海,你可以寻找到任何你想吃的美食,而透过这些美食,你也可以窥见上海人对于生活的一种态度。
就像许多百年老店一样,店铺大小,地理位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份对待食物的态度。
或许这,也恰恰是上海最诱人,最让人不忍离去的原因吧。
早安上海,一份生煎打开你的味蕾。咖啡的醇香,double才过瘾。
下午茶,还需甜品来帮衬,在上海人眼里,下午茶是精致生活的标配。无论是水果还是甜品,没有下午茶的一天总归是不完整的。
上海美食千千万,但要说最能代表上海的,还是得属本帮菜。那浓油赤酱,小小一块餐盘之间,尽显上海人民对于吃这件事情的认真程度。
夜上海的美,都藏在酒杯里,喜欢一边安静地喝酒,一边欣赏午夜时如红磨坊一般的华丽演出,可以说是视觉和味觉的双重享受。
食
用吃货的方式打开成都的一天
虽然老话说:“少不入川,老不出蜀”。但我觉得这个时代恰恰相反,少要入川,老要出蜀,才是正道。
但成都人骨子里就有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慢而不懒,任世界纷扰,我自有自己的节奏,在爱玩的年龄痛快去玩,过最让内心舒适的生活。
而成都人的小日子,是一口一口吃出来的。
如果用吃货的方式打开成都的一天,那么他应该是这样子的。
用一碗红油抄手叫醒成都人的早晨,再磨人的瞌睡虫也会被馋虫打败。
很多人觉得喝茶是件很高大上的事情,而他们用一碗茶的时间,思考人生。用一个蛋烘糕,回到小时候。
吃一碗伤心凉粉,告别伤心。
最后用一顿火锅、一锅串串,化解生活的辛辣,成都人火辣热情的性格,不知道是不是和喜爱吃火锅有关。
在成都吃火锅,你几乎不用纠结哪家好吃,因为这儿的火锅就没有不好吃的。我只关心作为一个外地人去成都吃火锅,到底该不该点鸳鸯锅?
食
中国菜--龙门阵
鲁菜、川菜、粤菜、苏菜、闽菜、浙菜、湘菜、徽菜,一个个浓缩着人间烟火气息的名字,带着鲜明的地域特征,不知疲惫地为我们讲述着饮食江湖的故事,麻辣鲜咸,清香爽口,各种味道层出不穷,让人忍不住食指大动,在锅碗瓢盆的交响曲里,尽情享受美味在舌尖上的律动。
蒸煮烧烤,煎炸焖焗,酱卤爆炒,不同的烹饪手法,幻化出多重诱人的滋味,牢牢抓住了饮食男女的胃,也让平淡无奇的生活拥有了无限幸福的空间。
舌尖上的味道,终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和念念不忘的思乡之本。
推荐歌单
好文推荐 | 点击可跳转原文
文章来源:共青团中央(ID:gqtzy2014)
图片来源:堆糖、网络
编辑:全国学联新媒体工作小组 张蕾(华中师范大学站)
校审:全国学联新媒体工作小组 黄小格(浙江师范大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