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乘风破浪近百年,起底便利店发展史(下)

便利网 2022-12-31
在互联网电商领域,流传着一句名言——“商业竞争的本质是成本和效率的竞争”,便利店降低了消费者的购物时间成本,而互联网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效率,二者的融合升级是必然事件。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0中国便利店景气指数报告》,由于受到疫情的冲击,加上多种零售业态的叠加影响,2020年的便利店行业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
便利店行业需要在新商业模式构建、店面数字化转型、供应链管控等诸多领域进行创新与升级,这方面正是关乎便利店竞争力和市场独特价值的核心要素。

回顾便利店在国内的发展历程,仅有约25年成长史,便利店之所以在国内起步较晚,一是由于我国宏观政策、城市化进程的原因,二是长期的计划经济以及国营零售体制的原因。
本篇我们主要探讨,便利店在国内的萌芽、扩张、升级以及发展趋势,探寻便利店保持竞争力以及市场独特价值的有效路径。
1
便利店的极速生长

20世纪90年代,国企改制浪潮风起云涌,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占据主导地位,国家开始扶持民营经济的发展,在此背景下,零售行业也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1992年,知名连锁便利店品牌7-11在深圳开设了第一家门店,上海牛奶公司于1995年开设了可的食品便利店,这个阶段可谓是国内便利店的开端,此后,中国便利店迎来初步扩张阶段。

乘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以及市场化改革的东风,便利店深深植根于我国大大小小的城市商圈当中,大到繁华都市的CBD,小到城镇的路口和街头,都能看到各式各样的便利店,深深融入了周边消费消费者的生活中。

此次疫情黑天鹅的出现,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和出行习惯,也让人们更加认识到了便利店不可或缺的功能和不可替代的价值。

便利店经营的SKU以刚需、高频、便携、易用为主要特点,正好满足了消费者便利性、即时性和应急性的消费痛点,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夜生活文化,24小时便利店的开店数量与日俱增。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相关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便利店总数约13.5万家,销售额超2800亿元,即使今年面临不确定因素的叠加影响,销售额仍有望突破3000亿元。

根据便利店行业发展的历史经验和规律,当一个区域人均GDP达到2000-3000美元,进入最佳导入阶段,当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进入迅速扩张阶段;当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时,进入饱和竞争阶段。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2019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全年国内生产总值990865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0892元,折算为美元则已经超过1万美元,由此看来,我国的便利店行业已经迎来了饱和竞争的发展阶段。

对于便利店行业从业者而言,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只有学会创新和升维,才能跳出低价等不良竞争怪圈,找到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生存之道。

尤其是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当然一线城市作为互联网巨头进行商业创新和探索的热土,也给该地区的便利店创新升级带来了难得机遇。

对于连锁便利店而言,除了在一线城市谋求融合互联网的创新升级,还可以探索自身的下沉扩张之路。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存在区域的不平衡和不充分,二三线城市、四五线城市乃至城镇乡村,仍然有大量的空白市场,相关数据显示这部分潜在用户规模超过6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相配套的生活基础设施也会随着继续发展,便利店作为其中的刚需业态,依然保持着颇具规模的增长空间。

零售巨头也在抢滩这个领域的巨大市场,包括天猫小店、京东便利店、永辉生活,华润万家便利超市等等。

2
便利店的想象空间

由于便利店诞生较晚,经过分析会发现,便利店其实是大卖场和商超进化出的一种新业态,弥补了大卖场商超的核心缺陷——便利性不足。

便利店之所以能够快速成长,是运用了大卖场商超的成熟运用管理系统,并将其创新升级,使之更符合“小而美”的便利店业态。

便利店满足了快节奏城市对于便捷生活方式的需求,此外随着人们对于时间成本意识的强化和便捷消费意识的形成,愿意为购物的便利性买单,这里的便利性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时间空间便利,在消费者的步行生活圈范围内,位置便利,营业时间长,店内商品类目清晰,货架陈列简单易辨别,降低顾客的搜寻和选择成本。

(2)满足日常消费,高频消费的预包装食品、果蔬蛋奶等生鲜、洗护日化等用品类目齐全,以便携类、小包装类为主,满足日常生活所需。

(3)提供增值服务,包括代收代发快递、暂存物品、代购各类产品等等,提供增值服务,不仅能提升顾客到店率,而且有利于建立和维护客情关系,提升消费者复购率。

上篇文章中,我们提到商业进化的三大核心驱动力,科学技术驱动、商业模式驱动和市场消费驱动。

放在如今的中国便利店行业,以生活方式为内核的市场消费驱动,是推动便利店业态进化的原动力(代表品牌:盒马鲜生),商业模式驱动是便利店规模化的推动力(代表品牌:美宜佳),而科学技术驱动则是便利店创新发展的加速器(代表品牌:便利蜂)。

互联网最初渗透到便利店领域的探索是打造无人便利店,2016年底,全球零售电商巨头亚马逊打造了无人便利店Amazon Go。

次年,国内电商巨头阿里巴巴推出了无人快闪店淘咖啡,根据近几年的表现,无人便利店似乎在业内并未搅动太大的“水花”。

今年的疫情催熟了互联网到家业态,并推动了社区生鲜便利店的发展,“社区生鲜店、三公里生活圈”等概念成为后疫情时代的零售业热点话题,即打造本地化零售生态圈。

便利店作为线下流量的重要入口,今后必然在社区团购、社区生鲜、本地生活、到家电商等新零售、新消费领域承担重要角色。

作为便利店从业者,最重要的是深知自身的核心价值,在未来面临同业或异业竞争时,依然保持自身的核心价值。

当然,最靠谱的护城河是真正把握消费者的需求,依靠自身灵活的特点以及长时间沉淀的客情关系,成为周边消费者生活的一部分,只有在消费者生活中担当不可替代的角色,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不可替代。

便利店满足的是消费者的即时性、便利性的消费,叠加便利店老板店员与顾客的客情关系,使得便利店更加了解周边消费者发需求特性以及生活习惯等,当然,便利店的数字化发展升级也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无论便利店将来演化到什么样的形态,最终不会脱离的是经营的本质——从经营产品到经营门店,再到如今的经营顾客。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零售最终是为了服务于人,不断优化消费者购物体验,降低选购的时间精力成本,提升顾客黏性,才是未来发展中应当秉持的经营之道。

版权与免责声明

便利网自媒体平台所发布文章等内容,除了行业专家、咨询顾问、项目团队原创稿件以外,部分来自全网公开信息,如有异议,请通过后台留言联系我们,团队会及时进行处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