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医疗环境和理想有差距,如何应对孩子生病?

裴洪岗 drpei 2023-10-13


早上在微博看到了那个就医经历的帖子。


对这样事我真的不会感到奇怪,甚至也很清楚为什么那两家医院的医生会给出这样的治疗,就像之前在《为什么医生科普的那种医疗,在医院里很难体验到?》这篇文章中所分析过的。


我也不觉得这种现状短期内能有大的改变,现状之下应该如何应对孩子生病?再分享一下之前写的这篇文章。




孩子一生病,守在家里不放心,上医院又怕被乱用药乱做检查,该怎么办?

儿童疾病有个特点,那就是常见的、多发的大多是自愈性疾病。儿科门诊每天人山人海,但大部分是发烧、咳嗽、拉肚子之类的问题,很多都是由普通感冒、支气管炎、轮状病毒肠炎、手足口病之类的自愈性疾病引起。

 

去医院看个发烧排队几个小时,可能还没看到医生,烧都已经自己退了,好不容易手足口病好了,可能发现因为交叉感染开始感冒了。

 

在国内医疗条件下,就算看到了医生,得到的治疗措施也未必会对孩子更好,本来自愈性的疾病,自己在家观察,好了也就好了。但如果你去了医院,医生接诊后就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在医患关系紧张的现实下,医生担心漏诊误诊,往往会多做检查来排查,以减少自己的风险,这就是为什么到了医院经常是抽血拍片。

 

医患关系越紧张,家长越焦虑,检查做得也就越多。检查做了一圈,没发现什么大问题,最后还可能是被开一堆没用还可能有害的药和治疗,原因在为什么医生科普的那种医疗,在医院里很难体验到?这篇文章中解释过了。


所以,在这种医疗环境下,家长应该自己多了解一些儿童常见问题的处理原则,知道发烧、咳嗽、拉肚子的日常护理,就可以减少很多去医院的机会。平时多多看点育儿知识,看得越多,懂得越多,心里也就越淡定,去医院自然会少。

 

推荐每个家庭买一本《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一本靠谱的书胜过十本乱七八糟的书。(我自己写的那本就不王婆卖瓜了)



也可以关注一些靠谱医生的微博微信,空闲时看看也可以长不少知识,过去8年我也把儿童常见问题写得很齐全了,收藏这个文章合集就可以备不时之需。合集见👉:一个儿科医生8年写成的「育儿宝典」,值得每位中国父母收藏


比如那个帖子里的这位妈妈如果之前读过合集里的下面这几篇文章,应该就不会有这样的经历里,就能让孩子少很多罪,少吃很多药,也能省下不小的一笔钱。


如何应对孩子感冒

如何应对孩子咳嗽?

为什么那么多孩子被诊断支气管炎?

医生为什么喜欢查血常规?

孩子用抗生素,家长应该具备哪些常识?

国家药监局也公告了,这些感冒药家长不要自己给幼儿吃

医院自制药,是宝贝药还是垃圾药?

给孩子拍背排痰,用实掌还是空掌?

没用还可能有害的儿科用药


如果觉得合集里的内容太多看不完,现在也可以在 小程序里搜问题,里面的解答都是有循证理念的医生们回答的,而且经过其它医生或编辑审核。


那孩子生病就在家自己看科普查科普让孩子扛?当然也不是。


儿童疾病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因为孩子代偿能力差,病情变化会比较快,而且孩子不会诉说,病情更难判断。肺炎突然呼吸衰竭了,拉肚子突然脱水了,手足口病突然出现重症表现…为避免这些情况,碰到心里实在没底的状况,该上医院还是上医院。

 

只不过了解了遇到这些问题什么时候该上医院就不会那么担心。做了父母然后成为半个育儿专家,这是在当前医疗条件下无奈的选择。


如果你看完科普自己心里还是没底,如果有专业对口的医生朋友,也可以问问他们,如果没有,或者不想欠人情,现在还有很多网络咨询平台,不是紧急的情况可以花点钱咨询医生,虽然不一定能解决所有问题,但多一个专业人士的分析判断,心里也会踏实很多。


如果不适合网上咨询的问题,或者病情需要,该上医院肯定还是要去医院。至于医院和医生怎么选,可以参考下面两篇我之前写过的相关文章。


如何找到靠谱的医院

如何找到靠谱的医生


当然,现实之下医院和医生可能并没有太多选择,到了医院,如果是那些你非常明确可以不用的药,比如 没用还可能有害的儿科用药(2020版)这篇文章里总结的这些药物,你不想浪费钱可以跟医生说自己家里还有。


除此之外,我们也只有相信医生。医生可能在一些知识点上没有更新,但对病情的判断和治疗能力,通常还是比普通家长高很多,从概率上说,相信医生比相信自己会更可靠。


除此之外,生后尽量纯母乳喂养6个月,有条件尽量把一类二类疫苗都接种上,平时做好家庭卫生,让孩子养成洗手的好习惯,这些都是减少孩子生病的主要方法。

 

总的来说,父母多储备一点儿科疾病常识,会处理一些最常见的儿童常见症状,平时做好预防工作,生病不慌乱,不病急乱吃药,懂得观察病情,遇到心里没底的状况及时就医,这就是我对父母们在当前医疗环境下应对孩子生病的建议。




这篇文章最早写于2015年,本次推送略有调整。和最初写这篇文章时情形不同的是,当时我还在公立医院上班,那时也还没有怡禾。现在怡禾所做的事,就是希望在查健康知识、咨询医生、看病这些环节,都能给家长们多一个不一样的选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