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想给孩子培养好习惯?可以试试这4点

熊禎 drpei 2023-10-13


“明明3分钟可以搞掂的刷牙,东摸摸西晃晃,硬是弄了10分钟”;“就一面作业,可以从晚上8点写到10点”;
“你给他说动作快点要赶紧上学,他偏偏不紧不慢地穿鞋”;
任凭你苦口婆心,孩子依旧“我行我素”……

孩子拖拉磨蹭,是很多家长经常遇到的问题。对于如何培养孩子的时间概念,建立好的习惯,有如下建议供尝试:

1.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时间知觉

首先,从发育阶段来看,3-6岁是培养孩子时间知觉的最佳时期。
  • 0-2岁
谈论事件的具体顺序,比如妈妈要上班,出门前对孩子说:“妈妈会在你中午睡觉后回来。”
及时回顾当前发生的事情。比如到了中午对孩子说早上的事情,“我们早上先在家里玩了一会,然后再出门玩了滑滑梯”。
  • 3-4岁
和孩子阅读关于时间词汇的书籍。比如在睡前程序中,家长与孩子阅读经典儿童绘本《晚安,月亮》,帮助孩子结束一天的生活。
上幼儿园后,保存一份班级“活动手册”,画一些图片或者拍一些特殊事件的照片。并且继续向活动手册中添加连续的页面,以形成一个有趣的可视时间线来与孩子回顾和讨论。
  • 5-6岁
创建一个天气日历来标记日子的流逝。保持每月晴天、多云天、多雨天或下雪天数的天气图。孩子可以通过观察九月和二月的天气图来观察季节的变化。
教孩子如何写“时间日记”或日记。孩子可以用普通的纸盘来制作书页,并像钟面一样装饰它们。告诉孩子如何在时钟上画时间,然后让他们画、粘贴或写下他们通常在那个时间做什么,并把纸页装订在一起做成一本书。
其次,要经常有意识地跟孩子提到时间概念。“再过10分钟就吃饭”,“还有5分钟就要出门”……这里家长提到的具体时间长度,在孩子看来,并没有直观体验,也就是说,孩子还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那么,通过具体的事物将二者联系起来,让孩子对时间有感性认识,比如小时候告诉孩子天亮了出太阳要起床,晚上天黑了要睡觉休息;孩子大一点了,用各种不同时间段的沙漏、定时器或闹钟等方式提示孩子时间;5-6岁孩子可以在家长帮助下用日历标记要做的事情。
再者,可借助一些活动来培养孩子的时间知觉。比如养动物、种植物等都是帮助孩子建立对时间知觉的有效办法。还可以利用具体事件取代抽象的时间数字,比如周一该干什么(穿校服),今天是什么日子(爸爸生日)、下午3点做什么(零食时间)等,把“时间”与“事件”关联起来。

2. 让孩子自主掌控时间
习惯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家长需要鼓励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的作用是引导,而非替代。比如什么时间读绘本,读多久;什么时间户外活动或吃饭睡觉,制定好合适的时间点和时间段后,通过闹钟或者沙漏起到提醒督促的作用,让孩子形成时间观念,这样做事更有效率。

3. 可视化提醒与适时奖励
大多数爱拖延的孩子做事缺乏连续性,没有目标指引,那么,视觉化提醒,比如可视化的作息时间表、儿童用手账本能发挥不错的效果。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和孩子一起罗列出每天的学习、生活条目,并规划好时间和时长,逐条执行后打“√”;定期复盘日程安排的执行情况,分析不足之处,并根据执行情况调整作息安排。
当孩子日程安排执行较好时,应该及时鼓励或奖励,“重奖之下必有勇夫”,当孩子获得越来越多良好体验时,他们对时间的掌控就会越自如。

4.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举止都是孩子学习的来源,因此,家长要以身作则,不拖延,今日事今日毕,发挥高效做事的示范作用。
最后,提示一点,当孩子拖延磨蹭,并伴有与年龄不相符的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家长应该咨询发育行为儿科医生,排除多动症方面的问题。
本文首发于「怡禾心理」公众号,关注后可获得更多儿童行为心理相关科普



针对文中提到的可视化提醒与适时奖励,怡禾准备了一个辅助工具:好习惯养成表
这是一款通过 “达成任务→得到星星→获得奖励” 的正向增强回路、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养成好习惯的磁贴辅助工具,通过下面图片可详细了解。

可上下滑动查看详情


点击视频,可以了解好习惯养成表如何使用。


目前有机会通过下面活动免费获得
1. 扫描海报二维码后,已经关注「怡禾科普」的用户需要准确回复关键词“邀请有礼,才能参加活动。2. 从未关注「怡禾科普」的用户则不需要回复关键词



相关阅读你家有个爱磨蹭的宝宝吗?送给磨蹭宝宝的十大建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